谁让大蒜如此“疯狂”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3839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国内蒜价一路飙升,曾经几毛钱一斤的大蒜如今卖到几块钱,上涨了数十倍,北京等地甚至出现了10元一斤的“天价”。
  关于蒜价暴涨的原因,各种猜测不断,一时未有定论。而不久前金乡蒜商朱熹刚的“被抓”,更令大蒜涨价问题再添谜疑。
  2010年5月底,在新的蒜季到来之际,《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赶赴“中国大蒜之乡”——山东省金乡县进行实地调查,揭开蒜价“暴涨’内幕。
  
  蒜农“今年不赔了”
  
  5月31日下午,山东省金乡县,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大蒜味道。
  在兴隆乡苗刘村北头一块蒜地里,程海新一家正在忙着收蒜。
  程海新告诉《膝望东方周刊》,她家今年种了10亩大蒜,每亩能产1800多斤,按照当天“鲜蒜两块钱一斤”的行隋,她家的大蒜每亩能卖3600多元。
  加上卖蒜薹的收入和套种棉花的收成,除去2000多元的成本,程海新家每亩蒜地能收入3000元左右,“我们也沾了涨价的光,今年不再赔了。”
  得知外地蒜价暴涨到10元一斤,程海新也觉得很疑惑,“咋会那么贵呢?”她说,她家去年卖蒜时才1.5元一斤。   距程海新家蒜地不远,就是大棠树村三组村民张德龙家的蒜地。此刻,张德龙花钱雇用的十几位民工正在帮他收蒜。
  6亩多的大蒜已经收完,装好的红色蒜袋一排排竖在那里,在绿色的田野里愈显壮观。
  不过,张德龙看起来却并不开心。张德龙告诉《腺望东方周刊》,2009年冬天,他家的6亩蒜地以每亩3400元的价格包给了同村的赵海军。当时预付1000元,今年收蒜时再付剩余的2400元。
  当时约定,“包地”期间,张德龙负责大蒜的种植、管理,蒜种、化肥、地膜、除草剂、浇水、人工等花费大部分要张德龙自己支出,“成本2000多元”,而收获的蒜薹、大蒜要全部归赵海军所有。
  今年蒜价高涨,他家的大蒜长势良好,原本可以卖更多的钱,可是如今,他却只能拿到每亩1400元的“包地”收入,远不如自己种划算。
  
  说“涨价百倍”不妥
  
  金乡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年产大蒜70万吨左右,出口量占全国的70%以上,被誉为“中国大蒜之乡”。
  西关大街与缗城路交叉口,是金乡县城最容易堵车的地段。每天清晨,来自各地的蒜贩都会开着满载大蒜的农用车向这里聚集。
  本刊记者在这里看到,各种蒜车沿路停靠,东西、南北绵延数千米。操着不同口音的蒜商穿梭于蒜车之间,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这里每天的上货量有600车左右,每车至少4吨。”金乡县南店子大蒜现货交易有限公司经理杨桂华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这些都是蒜贩,他们从蒜农手里直接收购大蒜,然后转手卖给蒜商。
  杨桂华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从事大蒜等农产品行情咨询及现货交易服务的机构。金乡县每天的大蒜价格、交易量等数据,都会被他们详细记录。
  该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1月至今,金乡县大蒜销售价格一路飙升,从最低时的0.2元一斤,飞涨到4.5元一斤,最高时达到6元一斤。
  再往前溯,2008年金乡蒜价曾跌至4分钱一斤的历史新低点,由此推算,两年多来,金乡县大蒜售价“暴涨了100倍”。
  不过,杨桂华指出,这样的算法并不科学,“不能简单地拿最高的和最低的比,它们都是极端价格。”
  杨桂华说,判断蒜价的波动,应该以其“合理价格”为参照。当蒜价从极低点向“合理点”上涨时,属于合理回归;只有超过了“合理点”继续上涨,才算是“暴涨”。
  例如2009年,考虑蒜农和储存商的成本,2.2元左右一斤的价格“比较合理”,但当年的蒜价后来涨至6元,“涨了近三倍”。
  《瞭望东方周刊》查阅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格波动数据获知,2010年1月1日到6月1日,新发地普通大蒜的每斤批发价格为3.3元到5.5元之间,而在2009年同期,仅为0.2元到0.87元,平均上涨了8.22倍。
  尽管杨桂华认为媒体报道的“暴涨百倍”说法欠妥,但他同时觉得北京等地10元一斤的蒜价“确实不正常’。
  “差价太大了,”杨桂华表示,金乡的蒜价是2元左右,怎么也不该卖到10元,“可能是流通环节出了问题。”
  
  大蒜“涨价”之路
  
  一颗大蒜,从蒜农的地里产出,到进入消费者的菜篮,中间经历了哪些环节?蒜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金乡县南店子大蒜现货交易有限公司经理杨桂华向本刊记者介绍,首先是蒜贩从蒜农手中收购大蒜,然后卖给储存商,储存商把大蒜卖给批发商,批发商把大蒜从冷库运到各地市场,然后经过超市或小贩,再卖给消费者。
  在流通环节中,各方的利润空间究竟有多大?
  来自山东菏泽的蒜贩张玉良告诉本刊记者,他们也仅仅是挣个辛苦费,“一斤能赚一毛钱”。
  从吉林来到金乡的储存商王东海也说自己“赚不了多少”,他每储存一斤大蒜获利只有几毛钱,“但风险很大。”2008年,他贷款近百万元来金乡购蒜,结果蒜价暴跌,他赔得血本无归,导致老婆和他离婚。
  而主要向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供应大蒜的批发商李多仁则告诉本刊记者,他们利润很有限,主要靠走量赚钱,他平均一天半向新发地发一次货,每车30吨,每斤只有5分到一毛钱的利润,“加价最多的是超市,然后是小贩。”
  综合多位蒜农、蒜贩、储存商、批发商、业内人士的说法,本刊记者推算了大蒜流通过程中的价格变化幅度。
  以2009年鲜蒜为例,蒜农以每斤2元的价格卖给蒜贩,蒜贩加上0.1元的运输、人力成本和0.1元的利润,以2.2元的价格卖给储存商。因为鲜蒜含有水分不易保存,储存商需要先将鲜蒜晾晒成干蒜才能存人冷库,每斤鲜蒜大约能晒出7两干蒜,于是,经过晾晒的干蒜价格已升至3.2元。其间,储存商需要承担人工、包装、掉秤、利息、损耗、冷库费、次品差价等成本每斤0.4元,加上10%的利润,蒜价升至4元。
  此时,出现两种情况:拥有区域市场的储存商会把大蒜运到相关省市批发,此时,加上每斤0.15元的成本和0.1元的利润,蒜价升至4.25元。而自身没有市场的储存商会把大蒜卖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批发商,批发商再把大蒜运至各地市场批发,同样加上0.15元的成本和0.1元的利润,蒜价变为4.25元。
  接下来,如果批发商把大蒜批发给小贩,小贩再卖给消费者,每斤加价1~1.5元,蒜价为5.5元左右,如果批发商选择进超市,然后超市再卖给消费者,则往往加价2~3元甚至更多,蒜价变成7元左右。
  于是,经过漫长的“进城”之路,当大蒜最终到达消费者菜篮里,价格已经从当初的每斤2元左右,飙升至6~7元。
  按照上述算法,流通1吨大蒜,蒜贩能赚200元,储存商能赚800元,批发商能赚200元。   金乡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以上仅仅是对“合理利润”的保守算法,事实上,由于2009年蒜价飞涨,很多储存及批发商都低买高卖,赚取的利润成倍增加,“储存商每吨能赚3000多元。”
  而批发商由于走货量大,利润更加可观,按照平均每天20吨的发货量,每年获利数百万元之巨。
  
  谁是“助涨”帮凶?
  
  从几分钱到几块钱,再到10元一斤的“天价”,大蒜价格为何一路疯涨?
  对此,金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曾子祥介绍,由于2007年、2008年大蒜产量大,库存多,2008年赶上国际金融危机,出口受阻,大蒜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导致蒜价暴跌至4分钱一斤的“冰点”。2009年,国际经济复苏,出口量增加,加上大蒜产量减少,大蒜价格才逐步回升。
  “由于2010年天气持续低温,大蒜大幅减产也是涨价原因之一。”金乡县商务局局长唐建中说。
  金乡县南店子大蒜现货交易有限公司经理杨桂华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近两年的大蒜涨价,主要原因确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但也“不排除有些人做小动作”。
  采访中,金乡县官方和蒜商都否认有“囤积居奇”现象,但本刊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近两年,蒜商对蒜源的控制力度正逐步加大。
  蒜商通过向蒜农“包地”,摆脱了对蒜贩的依赖,直接控制了蒜源,进而掌握了大蒜的定价权。
  在金乡县周边,“包地”现象越来越多,行情也一路看涨,从最初的每亩3000元涨到后来的4500元。
  一位蒜商告诉本刊记者,在金乡,虽然“包地”的总量不到种植面积的10%,但由于都是大的蒜商,动辄“包地”上千亩,对蒜价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去年他们就赚了不少钱。”
  此外,在金乡蒜商看来,“电子大蒜”也对蒜价异常波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为了做多,不惜赔钱放货,拉高现货价格。”
  据了解,山东龙鼎电子交易市场因为大蒜交割价格太高,远超现实,最后崩盘,使得很多参与炒作的蒜商血本无归。随后,该电子盘受到当地政府的查处。 对于是否有“游资”参与炒作的说法,金乡县商务局局长唐建中表示“目前没有发现”。
  不过,坊间还是有“游资炒作”的传闻频繁出现,而金乡“四大蒜王”之一朱熹刚的“被抓”,更是让炒蒜魅影如现眼前。
  6月1日下午,朱熹刚在金乡被警方从家中带走,随后,警方拿着朱熹刚的照片到金乡的冷库、村庄找人辨认,调查其是否参与炒作大蒜。
  现年40多岁的朱熹刚是山东单县人,90年代至今,因经营大蒜业绩骄人而跻身金乡“四大蒜王”。此前,坊间盛传朱熹刚炒作大蒜,他在市场公开高价购买大蒜,拉高蒜价,同时大量抛售,“他这边买了100吨,那边卖了2000多吨,大赚了一笔。”
  对此,“又被放了”的朱熹刚承认自已被警方带走“配合调查问题”,但否认“炒蒜”,他说,当时自己“一头蒜都没买过”,并且他总共存了1100吨大蒜,5月20日开库的时候发现有400吨变质了,从3元多卖到1元多,成本2元多,赔了不少钱,“怎么可能卖了2000吨?”
  不过,知情人透露,朱熹刚的问题并未最终定论,他目前仍被限制离开金乡。
  
  “大起大落”亟待纠正
  
  从2008年的4分钱一斤,到2010年的10元一斤,大蒜价格的“大起大落”着实令人震惊。
  不过,金乡县南店子大蒜现货交易有限公司经理杨桂华告诉本刊记者,大蒜价格的“异常波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以前没有这么大的幅度。
  杨桂华介绍,纵观近年来的行情数据,2005年、2006年大蒜价格高涨,2007年、2008年蒜价又暴跌,2009年至今,蒜价再次飞涨。
  “这样的暴跌暴涨极不正常。”杨桂华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蒜农根据蒜价盲目调整种植面积,导致来年大蒜供量大幅波动,“势必造成蒜价的异常波动”。
  5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行为,整顿规范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其中明确指出,“对交易价格严重偏离现货市场、没有现货资源依托、交易规模过小、投机性严重,以及存在市场主办方人市操纵价格、挪用保证金等行为的,坚决予以取缔。”
  采访期间,金乡县官方和当地蒜商都承认目前蒜价暴涨的“不正常”,但作为蒜价暴涨的受益者,他们对“囤积、游资”等问题却极力回避。
  杨桂华建议,国家应该对大蒜种植进行调控,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引导蒜农理性种植,避免造成供量剧烈震荡。与此同时,蒜商也要加强自律,合法经营,避免囤积、炒作,否则,“受伤的还是蒜商自己。”
其他文献
今年北京的三月仍似寒冬,在穆旦描述为“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不到傍晚六点,窗外便又冷又昏黄。位于东城的后拐棒胡同里,三只小猫在四合院门口游逛。  105岁的周有光住在这片老城区近30年了,四间房加起来不到50平方米,他刘此从不介意,称“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9平米火的书房里有一张黄漆小书桌,漆已掉了许多。左边摆着书稿,右边搬开电了打字机,就能挪出一片写字的位置。周有光坐在书桌前,笑眯眯讲
4月26日上午,北京,一场听证会在位于车公庄大街21号的新大都饭店举行。听证会的主题,是北京市的出租车是否应该由目前的每公里1.6元提高到2元。  出租车是近年来中国公共事业领域的一个关键词,它与消费者利益的相关性也不言而喻。正因为此,此次听证会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听证会两天前,也就是4月24日,来自民间关心和研究出租车行业发展的专家、市人大代表、出租车司机、个体司机和市民,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
2010年,将有更多关涉民生的法律、法规出台。仅从2009年底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审议的侵权责任法、社会保险法等草案中,就能见出端倪。这既是社会长期吁求之结果,也是对转型社会发展规律清醒认识之结果。    还有哪些产品消费不能告    已实施15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消法),将于2010年迎来第一次大修。此前,修改消法已经列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5年立法规划。  本刊记者从中国
台商医院50%的运营成本是医生的薪资,大陆公立医院的医生薪资约占总成本的20%。大陆的医生是属于医院的,而台商医院的医生与医院是合作者    “原来我们在大楼外立面上,是有‘辰新医院’标志的,就在‘电力医院’下面,在一次外墙清理中,我们的牌子‘ 掉’了下来,就再也没有挂上去过。”  指着路口一幅只有两个鞋盒大小的绿色指路牌,周明仁对本刊记者说: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辰新医院”四个大字,重新出
两台挖掘机不知疲倦地挥舞着巨大的铁爪。瓦砾堆中,中国银行的营业楼及家属楼(以下简称“中行楼”)像是一座孤岛。马路对面,一幢尚未竣工的大厦已拔地而起。进入3月,中行楼里的人们仓皇地张罗着搬离,政府给他们的期限是3月27日,到期不搬,就要強拆。  天津市宁河县东棘坨镇史庄中心小学的英语老师张熙玲眼看要成为钉子户,对此,她说自己早有准备。  2009年10月底,这名普通的小学老师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最高领导
在硬件设施上,国内银行已与外资银行相差无几,不光有富丽堂皇的理财中心,还提供免费高尔夫球练习时间、机场VIP候机大厅。购物优惠、停车免费等贵宾客户独享的服务。然而,在软件上,国内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差距还非常大    殷小文(化名)是上海一所高校的老师,她先生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副总,夫妇俩年收入30万元左右,家里固定资产包括:一栋180平方米的别墅、一套150平方米的三房两厅,还有45平方米的一室户小套
瓦希德说“我是中国人”并非随意杜撰,而是有着一番渊源。实际上,他的祖籍属于福建泉州,其先祖乃伊斯兰教长老陈金汉,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随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前往印尼传道,并定居印尼繁衍生息至今,所以瓦希德也会说一点点闽南话。    悉闻印尼前总统瓦希德于2009年12月30日病逝,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他在北大演讲时的场景。这位昔日自称“我是中国人”的印尼,总统,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他赢弱的外表下跃动着一颗
如果没有更高一级反腐、司法外力介入,这起可能包含官商黑金线索的地方窝案,会不会包藏在咸阳城内不了了之?    陕西省泾阳县公安局某副局长夫人一这应该是李春最为显赫的社会身份。除此而外,她被证实是街道清洁工人,同时是一家街边美容门店的老板。  但显然,这3个身份都与李春的真实面目毫不搭边:过去几年中,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人,以并不富裕的西部城市咸阳为阵地,以子虚乌有的期货交易为幌子,创建出一个交易规模
义务教育均衡化绝对不是个新鲜话题。因教育资源不均衡引发的“择校”、“条子生”、“疯狂奧数”从未淡出过人们的视野。  “老百姓是最讲实惠的,如果学校都很好,他们不会花那么多钱,跑那么远路去择校。问题的根源是教育不均衡。义务教育是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2009年11月,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番言论,让人期待2010年教育领域将在“均衡”上
小雨,下了一夜,丝毫没有惊扰睡梦中的都江堰。拂晓时分,都江堰人呼吸着湿润的空气,睁开睡眼。  一袭白纱的金璇欣赏着镜子里的自己,抑制不住满心欢喜。  2009年12月12日的这个清晨,她安静地等待着她的新郎叩响迎亲的房门。在都江堰,12是个吉祥的数字,取意“月月红”。  这是一场迟到的婚礼。  2008年6月28日,原本是金璇步入婚礼殿堂的日子,她一直牢牢记着。  从5月12日至今,都江堰人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