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后期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金融欺诈和财务丑闻事件,亚洲发展中国家也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而这些事件都将矛头指向同一个问题:财务治理。近年来,会计舞弊、财务虚报、利益输送、非法关联交易、利益侵占……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问题频现。因此,准确、全面、客观地评价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指数报告(2011)》从财权配置、财务控制、财务监督和财务激励等四个方面设计出包含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财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报告选取2010年在中国A股上市的172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计算出这些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全面描述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现状,主要有五大发现。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指数及格率不足30%,财务治理状况令人担忧。在报告选取的1722家上市公司中,财务治理指数最大值为82.17(凌钢股份),最小值为21.26(金顶),平均值为54.66。大多数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指数分值在50-60分之间,只有463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高于60分,占比为26.89%。这说明,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不及格(以60分为及格线),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水平令人担忧。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依赖外部监管的财务监督和财务控制优于源自企业自主的财权配置和财务激励,充分表明了严刑峻法的必要性。
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表现较好,传统类上市公司风险控制意识薄弱。2010年,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以63.20的财务治理指数均值成为财务治理水平最高的行业,28家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及格率达到71%,远远高于26.89%的平均及格率。相比之下,农林牧渔业、木材家具业、纺织服装业和造纸印刷业等传统行业的财务治理指数和财务治理分项指数均较低,表明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对财务治理和财务风险控制的意识较弱。
国有资产监管见成效,国有绝对控股公司财务治理领先。2010年,1722家样本公司中共有819家国有控股公司,占全部样本的47.56%。这819家国有控股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均值为55.86,而民营控股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均值仅为53.57。其中,国有绝对控股公司的财务治理表现更为突出,领先于其他所有制类型公司。不仅如此,国有绝对控股公司的财权配置指数、财务控制指数、财务监督指数和财务激励指数均居五类所有制类型上市公司的首位,且优势明显,表明了中国对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见成效。
首次体检,创业板上市公司交出合格答卷。2010年,59家创业板样本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均值为62.09,远远高于深市主板公司的54.83和沪市主板公司的53.97。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不仅在总体水平上明显好于主板上市公司,其财权配置指数、财务控制指数和财务监督指数均明显高于主板。报告认为,样本中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均为2009年第一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这些公司不论在公司业绩上,还是在机制设置上,都较为突出,因此财务治理水平较高。
财务治理能有效抑制过度投资,显著减少审计风险,降低财务重述的概率,吸引资本市场关注。报告发现,财务治理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公司绩效,还能通过改善投资效率提升公司绩效;财务治理在抑制过度投资方面的作用不是很明显,但能够明显降低企业的投资不足;财务治理质量越好,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可能性越低,这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银行贷款;较高的财务治理水平能降低非标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间接对银行贷款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指数报告(2011)》从财权配置、财务控制、财务监督和财务激励等四个方面设计出包含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财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报告选取2010年在中国A股上市的172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计算出这些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全面描述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现状,主要有五大发现。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指数及格率不足30%,财务治理状况令人担忧。在报告选取的1722家上市公司中,财务治理指数最大值为82.17(凌钢股份),最小值为21.26(金顶),平均值为54.66。大多数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指数分值在50-60分之间,只有463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高于60分,占比为26.89%。这说明,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不及格(以60分为及格线),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水平令人担忧。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依赖外部监管的财务监督和财务控制优于源自企业自主的财权配置和财务激励,充分表明了严刑峻法的必要性。
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表现较好,传统类上市公司风险控制意识薄弱。2010年,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以63.20的财务治理指数均值成为财务治理水平最高的行业,28家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及格率达到71%,远远高于26.89%的平均及格率。相比之下,农林牧渔业、木材家具业、纺织服装业和造纸印刷业等传统行业的财务治理指数和财务治理分项指数均较低,表明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对财务治理和财务风险控制的意识较弱。
国有资产监管见成效,国有绝对控股公司财务治理领先。2010年,1722家样本公司中共有819家国有控股公司,占全部样本的47.56%。这819家国有控股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均值为55.86,而民营控股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均值仅为53.57。其中,国有绝对控股公司的财务治理表现更为突出,领先于其他所有制类型公司。不仅如此,国有绝对控股公司的财权配置指数、财务控制指数、财务监督指数和财务激励指数均居五类所有制类型上市公司的首位,且优势明显,表明了中国对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见成效。
首次体检,创业板上市公司交出合格答卷。2010年,59家创业板样本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均值为62.09,远远高于深市主板公司的54.83和沪市主板公司的53.97。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不仅在总体水平上明显好于主板上市公司,其财权配置指数、财务控制指数和财务监督指数均明显高于主板。报告认为,样本中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均为2009年第一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这些公司不论在公司业绩上,还是在机制设置上,都较为突出,因此财务治理水平较高。
财务治理能有效抑制过度投资,显著减少审计风险,降低财务重述的概率,吸引资本市场关注。报告发现,财务治理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公司绩效,还能通过改善投资效率提升公司绩效;财务治理在抑制过度投资方面的作用不是很明显,但能够明显降低企业的投资不足;财务治理质量越好,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可能性越低,这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银行贷款;较高的财务治理水平能降低非标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间接对银行贷款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