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情感教学之我见

来源 :长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ir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越来越强调“人才观”“素质观”的现代社会,教育领域中的情感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实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情感也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情感与兴趣一样,是使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的个人倾向,也是推动人去积极思考和创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参与学习的动力。那么,“主体地位”“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在多个层面上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状况下,积极主动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升级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的优秀作品,如诗情画意的散文、情景交融的诗歌、引人入胜的小说等。这些作品除了具有丰富的知识因素外,无不包含作者浓烈的情感因素。文中不管是优美动人的自然景观,还是赏心悦目的花鸟草虫,也不管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是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都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特别英雄模范的高大形象作为社会道德的化身,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些道德形象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品质。因此,好的艺术的作品对学生情感的陶醉有明显的效果。然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陶醉是通过自身复杂情感体验实现的。所以语文的情感教学应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特异功能,促使学生实现与具体艺术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那么,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情感教学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与尝试,浅谈几种做法。
  
  一、朗读激发
  
  朗读是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作。情意盎然的朗读,或使人凝思静想,心驰神往;或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朗读或录音播放,能让学生在“品味”中理解课文的篇章结构,领略文章的主旨和含义,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乐书中所乐,悲书中所悲。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有感情而略带悲伤地朗读其中一段: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学生静静地听,默默地感受着这一段文字隐含的深意,体会文中的“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和父母对于勒叔叔冷酷无情的不解。这样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意境创设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结合生动的身体语言,创设语言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吸引学生进入情景并为之动情。以《驿路梨花》为例,作者以饱满深情的笔墨,采用以景入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热情讴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揭示了雷锋精神深入人心的社会本质。在教学中我从文中景物描写入手,创设意境,把学生引入意境中去。如文章的开头,作者以重彩浓墨描写故事发生的自然背景,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群山起伏,茫茫苍色的雄伟画面。课堂上,我先是把从网上下载的这一画面并配录音播放,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接着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梨花美景的句子:“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花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地飘落在我们身上。”我要求学生再从中找关键性的词语,从视觉、触觉、感觉多方面地去引发学生美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以抒情的语调朗读这段文字。这样,学生就如置身于幽深恬静的梨花树林之中,获得了美的享受。
  
  三、联想引入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当学生驾驭联想的骏马驰骋纵横的时候,心中的爱憎感情就一发不可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写松骨峰战斗的场面,我指导学生找出来志愿军跟敌人搏斗的“抱”、“掐”、“摁”、“衔”、“抠”一系列动词配以身体语言去叩击学生的心扉,使静态的文字变成了动态的现象。这时,学生就会被志愿军战士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壮烈场面而深深感动,热爱、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然后,我再推波助澜,满怀深情地设计了这么一段导语:“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诗篇,我们的战士不愧为最可爱的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为保卫社会主义的建设,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在历史的丰碑上镌刻着不朽的篇章。”真挚、深情的话语,引起了学生的翩翩联想。于是,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也就会在学生面前一一浮现,热爱、崇敬、自豪的感情自然在学生心际汹涌澎湃。
  不管是朗读激发,意境创设,还是联想引入等,都是寓情于文,潜移默化的方法,就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教材中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人格,都可以对学生产生感染力量。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应多多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想方设法诱导学生进入情感教学的最佳境界,获得思想的感染和情操的陶冶,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在新的形势下,寻找有效路径实现两者的结合是高校教育面临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
摘 要:诚信准则是我国司法领域民事立法价值的一种追求,它在物权法和债权法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也在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但它却无法在具体实施中达到相应的效果。本文从诚实守信准则的内涵体现,一步一步分析信誉体系的建设和一系列的相关条件的不足,诚实守信准则的民商事法律为完善路径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民商法;诚实守信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培养法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应看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法学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法律信仰教育缺失、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以及与法律资格考试的关系失衡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应积极探求解决措施提高法学人才法律信仰解决理论与实践教育脱节的问题正确把握学术研究与专业法律职业教育的关系力求达到以培养合格专
摘 要:作为一名新时代环境下的学生,应该明确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要明确在新媒体时代下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优势,它不仅能够保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能大大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能有效提升其教育水平,对我们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新时代下应该合理的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法制宣傳教育,进而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作用,并为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
构建和谐化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点。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帮,重知识轻能力的课堂教学管理方式已经显露出其弊端。在新课改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才能促进教学,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更加科学化、和谐化。    一、新课改中的新问题    1 束手束脚。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多种多样,经常开展讨论、探究与合作学习,但在教学中,我们也会看到
摘 要:征收拆迁中的法律行为有单方法律行为和双方法律行为之分,而两种不同法律行为的法律救济途径不可混淆。在我国现行立法背景下,征收拆迁中的不同法律行为的法律救济需从主、客体等多方面因素细加甄别。在被征收拆迁方不履行补偿协议的情形下,征收拆迁方可实施两种救济途径。  关键词:征收拆迁;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法律救济  中图分类号:D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
摘 要:虽然我国行政法发展有一段时间,但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风险和冲突,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保证行政执法的和谐顺利;在执行行政法律过程中,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产生冲突,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阻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就行政执法的风险和冲突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行政执法;风险防控;预防控制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已经迅速发展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和未来发展起着重大的
摘 要: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帮派犯罪。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本文选择青少年网络帮派犯罪,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对于当前如何开展引导与检视进行探索。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帮派犯罪;引导;检视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9-0213-01  青少年利用网络勾结犯罪的案件。已经成为了
摘 要:自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宣告自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2017年6月2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宣告我国绿色税制正日趋完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那么本作者仅就税务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环保税;排放量;计税方法  中图分类号:D922.22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2095-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