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养生 因时制宜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g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又云:“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可见茶叶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上至文人墨客,下至黔首百姓,大家都喜欢饮茶、品茶。茶叶是饮品,品茶是生活礼仪,同时茶叶又是养生的佳品,品茶亦是怡情养生的举措。
  饮茶养生,无论是茶叶的选择与搭配,还是饮茶、品茶,都需因时制宜,根据季节不同而做出调整。
  春季阳气生发,
  饮茶宜喝花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季为四时之首,自然界阳气生发,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因此复苏,草木发芽,枝叶舒展,天地间焕然一新,万物姿容得以布陈、显现。
  花茶甘凉、并有芳香气味,其既可生津、清热,亦可促春阳生发、肝气条达,有助于散发冬天积聚在体内的寒气、畅通人体的气血、强健脏腑的功能,因此最宜春季饮用。
  花茶,又名香片,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花茶根据所用鲜花的不同,有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茶、珠兰花茶、玳玳花茶等品种。
  花茶的饮用,应选用带盖的玻璃茶杯,取花茶适量,放入杯里,用初沸的90℃开水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两三分钟后,即可饮用。饮茶时,要一观,端起茶杯,静静地观察茶叶与花卉的形态;二闻,揭开杯盖,慢慢地深吸茶叶与花卉的香气;三饮,一小口一小口地啜饮茶汤。观之形美,闻之气香,饮之甘甜,顿觉天地一新,精神振奋,活力倍增,人与天地和美如一。
  夏季阳气旺盛,
  饮茶宜喝绿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三月,此谓蕃秀,……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烈日炎炎,雨水充沛,天之阳气盛极而下交于地,地之阴气微微萌发上交于天,万物因此繁荣茂盛。
  绿茶味略苦、微甘,性质寒凉,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止泻止痢的作用,可对抗暑热、养阴生津,同时亦可调治暑热、暑湿引起的泄泻、下痢以及疮疡肿毒,因此最宜夏季饮用。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以保持其绿色,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绿茶根据加工时干燥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清绿茶等品种。
  绿茶的饮用,应选用玻璃茶杯,用80~85℃的开水,不必盖上杯盖,即可饮用。用玻璃茶杯,在于观察茶叶、茶汤。如品饮龙井,龙井茶水一开水泡它就像兰花一样慢慢地展开;品饮碧螺春,采取上投法,即先倒上水,然后再放碧螺春,放茶叶的时候碧螺春就可以徐徐下沉,下沉过程中如同云雾一样,这些都是精神上的享受。观察茶叶的变化,体会茶叶绿、茶汤绿的清凉境界,可使我们宁心静气,达到清凉祛暑的目的。用80~85℃的开水冲茶,可以保持绿茶汤色、叶底的翠绿和保存茶中的维生素。冲泡绿茶时不必盖上杯盖,以免产生热闷气,影响茶汤的鲜爽度。
  秋季阳气敛藏,
  饮茶宜喝青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自然界阳气收敛,阴气微生,天气由热转凉,万物因此成熟而形态平定、不再生长。
  青茶味微涩、微甘,不寒不热,具有生津止渴、清除积热、润喉养肤的作用,可对抗秋季燥邪引起的燥证,同时可使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因此最宜秋季饮用。
  青茶又称乌龙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青茶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甘醇,因其叶片中间为未发酵的绿色,叶缘呈已发酵的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乌龙茶减肥效果显著,这不仅是因为乌龙茶能降低血脂及脂肪,并且其属于半发酵茶,其含有利尿的咖啡碱以及茶碱、生物碱、草酸等物质,这些物质通过一定的机理,在人体内促进脂肪代谢,因而可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临床上,单味乌龙茶或乌龙茶加入药材,经证实,均有较好的减肥降脂作用。
  乌龙茶的饮用,应选用紫砂小壶,用沸腾的开水冲泡。乌龙茶泡茶、饮茶最为讲究,一般可分为置茶、烫杯、投茶、注水、分茶、品茶、饮茶等环节,所谓梦沉壶、闻香杯最有特色。泡茶、饮茶如秋天阳气敛藏、内敛,用小壶泡茶以聚拢香气,用小杯饮茶以慢慢享受、体会生活的乐趣,先闻茶香,再观汤色,之后再分三口把它慢慢喝下去。
  冬季阳气闭藏,
  饮茶宜喝红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季自然界阳气闭藏,阴气最为隆盛, 天寒地冻,生机潜伏,万物因此闭藏。
  红茶、黑茶味甘性温,可蓄养阳气,生热暖腹,增强人体对寒冷的抗御能力。此外,冬季人们的食欲增强,进食油腻食物增多,加之冬季人们活动较少,饮用红茶、黑茶还可去油腻、开胃口。因此红茶、黑茶最宜冬季饮用。
  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是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的过程,使所含茶多酚氧化而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小种红茶如正山小种、烟小种等,工夫红茶如滇红、祁红、川红、闽红等,红碎茶如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红茶就使用的茶具来说,可分为杯饮法和壶饮法,各类工夫红茶、小种红茶、袋泡红茶和速溶红茶等大多采用杯饮法;各类红碎茶及红茶片、红茶末等习惯采用于壶饮法。红茶的饮用与品鉴,可分为工夫饮法和快速饮法:工夫红茶饮法重在鉴赏其清香和醇味,所以多用冲泡法,即将红茶放入白瓷杯中,然后冲入刚开的沸水,盖上杯盖,使其在杯中慢慢沉积、积淀,如同冬季万物闭藏、积蓄能量,几分钟后,揭开杯盖,先闻其香,再观其色,然后品味醇香,一杯茶叶通常可冲泡2~3次;快速红茶饮法是本世纪发展起来的饮用方法,主要针对红碎茶、袋泡红茶、速溶茶等品种,一般冲泡1次,多则2次,茶汁就很淡了。此外,在红茶汤中加入糖、牛奶、咖啡、蜂蜜、柠檬片或香槟酒等,是现在比较时尚的饮茶法,而加入一些药食两用品种或药材,亦可制成药茶,如加入生姜制成生姜和胃茶可调治胃寒脘腹冷痛、呕吐清稀等病症;加入蜂蜜、红糖制成糖蜜红茶饮可调治中焦虚寒脘腹疼痛。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自然之气分明,但当传统的生活方式被空调、暖气改变后,人们春夏秋冬茶叶的选择亦应随之发生改变。
  春夏阳气生发,盛达于外,而胃中虚冷,绿茶性味苦寒,如过量饮用绿茶,加之孵空调太久,容易造成中寒而伤及脾胃之阳。秋冬阳气入里收藏,表现为阳气在里,胃中烦热,尤其久居装有暖气的居室,燥热气较甚,红茶性味甘温,过饮燥阳伤津,容易内生痰浊积热。因此,夏季若居空调之室,孵空调太久,饮茶又当以红茶为主,兼以绿茶,既能温胃健脾、散寒祛湿,又可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冬季若居暖气之室,燥热气太过,饮茶又当以绿茶为主,兼以红茶,既能清解燥热,又可温阳散寒。
其他文献
瘦脸是一种美容时尚,我们生活中就有一些小方法,可以瘦脸.rn方法一:仰头拍脸.将头部缓慢向后仰,达到极限时用双手掌心轻轻拍打脸部,直至略微发红,接着缓慢恢复原姿势.这个简
2001年底,甘肃省机械工业总公司受甘肃省经贸委和省科技厅委托,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天水锻压机床厂新产品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会。来自甘肃工业大学、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兰化公司、
期刊
目的 研究后肾间充质干细胞(MMSC)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C57BL/6J雄鼠分为正常组(n=5)和实验组(n=30).正常组作为术前对照,实验组进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处理
介绍了基于机械自动化设计软件SolidWorks研制的客车常用锻件锤锻模CAD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关键技术的处理方法。通过运用成组技术和高级语言开发,系统缝合了SolidWorks强大的三维造型、设计和装配功能,从而极大提高了锤锻模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中医中药美容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草药美容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许多消费者对其情有独钟,然而由此也产生了一些对中草药美容的误区。  误区一  凡是中草药化妆品都安全  其实,中草药并非绝对安全可靠。我们知道,中草药都具有一些药理作用,“是药三分毒”是不争的事实,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另外,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复杂,有些成分和作用机理还不为人所知,所以不能达到绝对安全。  误区二  自己配制
介绍了激光强化的基础知识,分析了激光固态相变硬化机理,设计并进行了模具及模具材料表面的激光强化实验。将使用计算机模拟得到的指导性参数与使用经验参数获得的强化效果对
期刊
随着平板高清电视机的大量上市,高清信号源成了最大的追求,全国除了有20几个城市的有线电视台转播国内1~3套高清节目(每天播出时间很短)外,也有用户使用高清播放机来收看,但更
分析了液压胀形变形特点及成形机理,对板材液压成形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坯料厚度变化规律,确定了提高材料胀形成形极限的具体措施。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for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