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联合3D Body解剖软件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培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23r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在麻醉镇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操作不易掌握。本文探讨了翻转课堂联合3D Body解剖软件在麻醉专科住院医师学习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时的应用价值。该创新教育模式包括课前、课中、课后3部分。课前由带教教师研究教学大纲后制作教学微视频,加入3D Body解剖软件中的横断面解剖有助于住院医师理解;课中,将住院医师分组,汇报交流学习心得,并组织讨论,最后由带教教师点评;课后由带教教师布置作业,对住院医师进行考核,并进行满意度评价。本教学模式有助于住院医师对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的掌握,并获得了学员满意的评价,有助于推广。“,”Ultrasound-guided thoracic nerve bloc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but it is not easy to be mastere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lipped classroom combined with 3D Body anatomy software for anesthesia specialty residents to learn ultrasound-guid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This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l includes three parts: before class, during class and after class. Before class, the teachers study the syllabus and make teaching micro-videos, and the cross-sectional anatomy added into the 3D Body anatomy software helps the residents understand. During class, teachers divide the residents into groups to report and exchange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 organize discussions, and finally give them comments. After class, the instructor will assign homework, assess the residents, and evaluate their satisfaction. This teaching model helps residents master the ultrasound-guided thoracic nerve block, and obtains satisfactory evaluation from the trainees, which is helpful for promotion.
其他文献
以叙事教育为主的叙事医学改革在国外的医学教育中早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国内的叙事教育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本文针对护理心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叙事医学的新兴视角,在学习国内外叙事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护理心理学叙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从收集和建立叙事素材资源、借助网络平台辅助叙事教育、结合实际构建叙事教育程序3个方面对护理心理学的叙事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和探索。“,”Narrative medicine reform based on narrative pedagogy has became a de
目的:开发聚焦于传染病突发事件、适合医护人员继续教育、系统全面的培训项目。方法:以前期研究构建的应急能力指标体系为内容框架,借鉴“成人教育观”核心理念选择培训方法,基于问卷调查结果设计培训形式,运用专家小组会议论证、修订培训项目。结果:最终形成的《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培训项目》采用“小组化”培训形式和模块化设计,共包括3类模块9项内容。配套的培训项目资料库包括便携版培训手册、技能视频、情景案例脚本、考核试卷等。结论:开发形成的培训项目可用于定期继续教育培训或传染病突发事件爆发后抽组防疫小组成员的强化培训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开展情况,探索第二课堂感知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成绩的影响。方法:自制第二课堂感知调查问卷,问卷涉及组织支持、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等方面内容。于2019年8月对某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系大四全体在校学生利用该问卷展开第二课堂感知问卷调查。同时从该校共青团委处获得学生第二课堂成绩,从该校预防医学系教务科获得学生第一课堂成绩。对第二课堂感知各维度及总分、第二课堂成绩、第一课堂成绩分别做Pearson相关性检验,验证第二课堂感知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成绩的影响。采用SPSS 19
目的:探讨基于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伤口换药培训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试验方法,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外科轮转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51名)和对照组(49名)。试验组护生采用基于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伤口换药培训模式,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伤口换药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在入科与出科时进行伤口换药能力自评调查,出科时进行伤口换药操作考核以评价其教学效果。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生在伤口换药能力中的了解程度、兴趣程度、理论掌握、伤口类型评估、实践操作、独立性、成
目的:以库伯理论为基础,探究体验式学习在“知识”“情感”“行动”3个层面的阶梯性学习路径及其内在逻辑。设计“基于成长体验的个体发展报告(experience-base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nterpretation,EBIDI)”学习法,并在“儿童生长与发展”课程中加以实施并评价其效果。方法:2016至2019年在卫生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中开展了EBIDI学习法,运用个案资料分析中的“抽象化阶梯法”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反思报告和小组案例调研分析报告进行分析,剖析EBIDI学习法的应用
目的:探索合理应用新教学技术,建立适合临床医学本科生《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方法:从西安医学院2016级18个临床医学本科班中抽取临床1604班(n n=62)和全科1618班(n n=54)为研究对象。1604班为试验组(A组),采用“传统演示+混合”式教学法;1618班为对照组(B组),采用传统演示法。从满意度问卷、教师自评和成绩3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n t检验和秩和检验。n 结果:学期末两组对统计学的价值认知比上课前均有提
志愿服务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高度耦合,参与志愿服务是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医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学校、个人层面上存在不足。强化全员性、全过程、全方位志愿服务顶层设计,搭建特色鲜明、常态开展、多方受益的志愿服务平台,创建“校地共建”志愿服务品牌,评选医学生志愿服务先进模范,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运行、激励、保障等长效机制,对医学生提升自身志愿服务意识、保障服务过程合法权益、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力、增强志愿服务有效性意义重大。“,”Voluntary service spirit is highly coup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