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完美无瑕的奔跑

来源 :经营者·汽车消费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ijiaz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宾利是一位有些偏执的绅士,它坚持相信钢制车身是最坚固的,而且搭载W12的发动机,加重车身令汽车更稳地在高速奔驰;它真的是偏执的,坚持以最原始的方法8次打蜡出它光洁的表面,坚持用400多张顶级优质牛皮缝制自己的内囊,坚持选择进口胡桃木树瘤和鸟眼枫木罕见的独特纹样。但或者正是因为这种偏执的坚持,才令它有了更加纯正的英国血统和贵族品质。
  触碰这款全新的欧陆GT你仿佛能够感觉出它手工完成后的余热,并直接握手那戴着礼帽的绅士。艺术家潘然从它不张扬的线条里看到了它皇室般的坚持;心理学家黄琳妍在它的色泽里品到了高级红酒从馨香到馥郁的过程;设计师陈群一从它的侧面看到迎风驰骋的烈马;“台湾传奇”迪克牛仔则更是将它比作一位会Rock的绅士。
  是怎样的一辆车,让四位完全不同领域的代表都从各自的眼神中看到了无疑的肯定。赶紧跟我们一起去穿越时空,脱下礼帽向这位标号2012款宾利欧陆GT 6.0L W12的英国绅士致敬。
  2012款宾利欧陆GT 6.0L W12
  长/宽/高(mm) 4806/1944/1404
  轴距(mm) 2746
  车重(Kg) 2750
  最高时速(km/h) 318
  0-100km/h加速时间(s) 4.6
  发动机 6 L 双涡轮增压 W12
  变速箱 8挡手自一体
  参数 700/1700N?m/rpm,575/6000kw/rpm
  驱动方式 全时四驱
  前后轮胎 275/40 R20 (可选配275/35 ZR21)
  售后 3年/不限公里
  市场指导价 308.0万
  工信部测定油耗 16.6L/100km
  必答题
  潘然 | P 黄琳妍 | H 陈群一 | C 迪克牛仔 | D
  艺术家潘然,心理学家黄琳妍,设计师陈群一以及艺人迪克牛仔都通过《汽车消费报告》的必答问卷,发表了对 2012款宾利欧陆GT 6.0L W12的看法,一起看看他们对于这款高端豪华轿跑的意见和建议吧。
  1.以下哪个描述最符合你对这款车外观的第一印象?
  P: 优雅 / 时尚
  H: 充满个性/速度感
  C:运动感/速度感/高贵
  D:充满个性/运动感/速度感/强势/活跃/时尚
  2.你是否喜欢这款车的外观?
  P: 喜欢
  H: 非常喜欢
  C:非常喜欢
  D:非常喜欢
  3.以下哪个描述更符合你对它内饰的第一
  印象?
  P: 典雅/舒适
  H: 优雅/和谐
  C:奢华/科技
  D:奢华/优雅/舒适
  4.你是否喜欢它的内饰?
  P: 喜欢
  H: 非常喜欢
  C:喜欢
  D:非常喜欢
  5.请你给它的内饰按照以下方面打分,起始分0分,满分10分。
  P:创新 8 / 个性 8 / 舒适 8 / 感知价值 7 / 简约 8 /驾驶吸引力 8 / 安全可靠 9 / 实用性 9
  H: 创新 8 / 个性 9 / 舒适 9 / 感知价值 10 / 简约 8 /驾驶吸引力 8 / 安全可靠 10 / 实用性 9
  C: 创新 8 / 个性 8 / 舒适 9 / 感知价值 8 / 简约 8 /驾驶吸引力 8 / 安全可靠 9 / 实用性 8
  D: 创新 10 / 个性 9 / 舒适 10 / 感知价值 9 / 简约 10 /驾驶吸引力 10 / 安全可靠 10 / 实用性 8
  6.请你对它内饰的感知价值按照以下方面打分,起始分0分,满分10分。
  P:精确度和完整度 8 / 形状 8 / 操控感 9 / 光线明暗 8 / 材料感觉 8 / 触摸感 8 / 风格整体一致性 8
  H: 精确度和完整度 9 / 形状 10 / 操控感 9 / 光线明暗 10 / 材料感觉 10 / 触摸感 10 / 风格整体一致性 10
  C: 精确度和完整度 8 / 形状 8 / 操控感 8 / 光线明暗 8 / 材料感觉 9 / 触摸感 9 / 风格整体一致性 9
  D: 精确度和完整度 9 / 形状 10 / 操控感 10 / 光线明暗 10 / 材料感觉 10 / 触摸感 10 / 风格整体一致性 10
  7.你认为以下哪个描述符合这款车外观与内饰的关系?
  P: 内外一致性做得不错,符合宾利的一贯风格,个性化明显
  H: 看起来,内饰比外观更有吸引力
  C: 看到内饰后有些失望,并不像外观看到的那样吸引人
  D: 内外一致性做得不错,符合宾利的一贯风格,个性化明显
  8.你是否喜欢这款车?
  P: 喜欢
  H: 非常喜欢
  C:非常喜欢
  D:非常喜欢
  9.如果要购买高端豪华轿跑,是否会考虑购买它?
  P: 会
  H: 会
  C: 会
  D: 会
  10.你会考虑购买或不购买的原因更多是出自?
  P: 品牌及产品个性是否与自己气质相符
  H: 品牌及产品个性是否与自己气质相符
  C: 品牌及产品个性是否与自己气质相符
  D: 品牌及产品个性是否与自己气质相符   11.如果朋友要购买高端豪华轿跑,是否会推荐它?
  P: 会
  H: 会
  C: 会
  D: 会
  12.你会考虑推荐或不推荐的原因更多是出自?
  P: 品牌及产品个性是否与自己朋友气质相符
  H: 品牌及产品个性是否与自己朋友气质相符
  C: 自己对产品口碑好坏的判断
  D: 品牌及产品个性是否与自己朋友气质相符
  13.你认为这款车适合什么样的人?
  P: 追求个性,注重品质,外表时尚,内心古典
  H: 儒雅知性的人
  C:年轻新贵
  D: 有一定经济条件实力的,喜欢操控感和速度感的人
  14.这款车哪个地方让你最动心,为什么?
  P: 英国制造,因为在英国的生活经历,以及对英国文化的偏爱
  H: 内饰,经典精致
  C: 侧面,姿态比例
  D: 外观和内饰,时尚,够拉风,内饰又够典雅舒适
  15.如果让你针对这款车做一些改动或改进,你会想动哪里?为什么?
  P: 我会去除座椅的手工线装饰部分的痕迹,既然已是手工缝制,无需多余强调
  H: 车轮,与车身的流畅感不符,有点突兀
  C: 内饰,科技感不足
  D: 不用更改,已经很喜欢了
  如果让你用一种动物来描述它的特性,你觉得它更像哪种动物?为什么?
  P: 狮子,有王的气场
  H:狮子与豹的结合体,进气格栅有点像狮子张开的嘴,尾部像是豹子背部的线条,很有速度
  C: 黑豹,蓄势待发,动势内敛
  D: 牦牛,有力量感
  一枚祖母绿的戒指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后面好看过前面,体现着一种古典和传统的美感,整个感觉像一枚祖母绿的戒指,有一种从妈妈的妈妈的妈妈往下传承的感觉。
  潘然(艺术家)
  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高级进修班,长期游学英国
  我在伦敦生活过,比较喜欢英国的文化,比如全世界都知道的绅士风度和它们优雅的礼仪文化,都是我感兴趣的部分。其实它的根源就是一种皇室的等级贵族文化,这些在现在这么强调简洁的社会来讲好像很复杂,人们都呼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简单。我个人却会更偏好古典一些,大家都觉得繁文缛节应该摒弃,但我个人认为那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坚持,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就真的要有这种态度,我对这个车的好感也正是源自它是英国车。再来,我选车就选黑色的,我对黑车也有一种偏执喜爱。
  来自妈妈的妈妈的问候
  宾利欧陆GT的外型我挺喜欢的,因为我不欣赏太大的车,但是小跑车我又肯定不会去选择,所以反而我觉得它的大小很合适,线条又充满了英国的文化,透露着绅士的气息,看着很彬彬有礼。这么多年,欧洲的皇室都在没落,只有英国的皇室依然在坚持。包括宾利的设计,很多年都没有去做一个大的改变。它首先就不愿意改变,甚至连尝试都没有,这个品质我很喜欢也很欣赏。
  它的侧面看起来比较一般,没有那么打动人。前脸和后屁股却是我喜欢的圆润线条,特别是前脸,它呈现出来的厚重设计看着很有安全感。尤其是前引擎盖这一片,尤其觉得安全,比较强壮。尾部呢,更大方、得体和庄重,不华丽,是不张扬的美感。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后面好看过前面。后车灯的设计也比较独特,跟其他车的后灯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和它自己的整体车身线条又很一致,都在体现一种古典和传统的美感,整个感觉像一枚祖母绿的戒指,有一种从妈妈的妈妈的妈妈往下传承的感觉。
  
  偏爱手工的手工创作品
  这款车的配色也基本是我的标配了,所以内饰的颜色我很喜欢,我的很多画也都用的这个颜色。早期那一阵子,有一些偏执,大约五年在自己的画里几乎都用这个颜色——用深黄加一些深褐再加一些钛白调出来。
  它空调出风口的开关很有意思,圆形的按钮,像伸出来的小触角,有一种手工的感觉。再来,它座椅垫的柔软度很高,在没有乘坐之前,我觉得下次换车应该不会选择它,但是乘坐了之后,如果我要换车,它会在选择之列。只是座椅面上的双匝线过于强调自己手工出品的品质,其实却没有实际的用途,我不是特别喜欢这种经过设计的东西,我更喜欢不着痕迹的设计,像门把手处的皮面缝合我就觉得很好,没有明显的匝线在那里强调,这样反倒很自然,但是也完全能够看出来是细腻的纯手工作品。
  至于内饰上木质的花纹,我没有太多触动。我个人更喜欢纯色的,不太喜欢带花纹的东西,还有金属元素的介入,我觉得如果是金色的话可能会更好,这个车的内饰搭上银色的金属元素就显得有些多了。如果这些银色的部分全部把它换成金色,会很华丽 ,但不俗气,应该是一种典雅。
  后备箱可能过于小了,对于艺术家来说,认为车都是要为自己服务的,就会想要能够拉一些画,考虑它的实用性。因为它是一款跑车,所以不能要求太高,只能装一些很小的作品。
  这个车标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有一点小复杂,它可以更简洁一点,但是跟它的文化来说,它是英国皇室的用车,如果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宾利的车标跟它的定位是匹配的。它放在这个车上不会突兀,很合适。
  坦白的说,里面的设计只能说是还好,外面设计更加精彩。
  Q&A 对话
  偏执有理
  《汽车消费报告》:作为艺术家,选车的时候是视觉系的吗?
  潘然:我自己开车很容易走神,属于感性思维比较发达的人,比较容易发呆,开车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累,所以我不享受驾驶,我只享受乘坐。当然,我开过很多车,但是再漂亮的车对我来说都没有吸引力,人家看车要看外型,我看车第一个要求就是要看舒适度。就是坐着舒不舒服。如果一排车,我挨个儿上去坐,一坐觉得不舒服很辛苦,我就不会想要这个车。
  如果一辆车除了座椅舒服别的都不舒服,也会去选择?
  呵呵,舒适度我是很在意,但再来我就很注重它的精神层面,这个车有没有一点历史和文化,或者它的历史和文化里都没有我感兴趣的东西,我也不会购买。有些品牌它非常强调自己的设计和创新,但是它强调的部分并不是我关心的内容,所以我反而更加的不在意和不喜欢,我更热爱一些守旧的东西。   那有没有想过为汽车做创作呢?
  如果要做的话,我会很挑的,特别是对它的背景,如果它的品牌历史或者文化让我很有兴趣,那我就会很有兴趣去为它创作。因为我个人的创作是从心里流出来的,要最真实的。最真实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先不说去打动别人,就说先打动自己吧。当然,这可能也是我做画家的奢侈之处,我不需要去做违心的事情。我还是会按照我自己的性格,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也算是一种偏执。
  馨香驶入馥郁
  这个颜色由浅入深,外面是动感兼顾现代化的复古,里面是纯手工的古典之美。喜欢这款车的人一方面是对以前贵族和经典有执念,另一方面他又不是古板的人,他对时尚和潮流有一定的诉求。
  黄琳妍(心理学家)
  清华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心理咨询师。对健康与管理心理学、社会文化心理学有着浓厚兴趣和深入研究,对积极情绪与心态、文化与身份认同、风险认知与决策等话题有着独到见解,长期担任李家杰心理热线接线员。
  原来就知道宾利的存在,但是了解的不是很多,我觉得这个跟宾利的品牌策略有关,像宝马、奔驰、保时捷,就宣传的挺轰炸式的,宾利的感觉就是低调式的,好像之前也没有太大范围的宣传。
  我知道宾利是英国的,所以在我的印象里,它是贵族,当我看到它,发现它做的是那么的精致,或者这就是一种贵族精神的体现。
  很温和的怀旧
  宾利的标志比较别致,不像有些标志很大很扎眼,它有一对翅膀,彰显出它崇尚自由崇尚个性的发展。可是中心的“B”又很圆润很古典,有一种和谐统一。
  欧陆GT的整个前脸想要传达一种大气和温婉的感觉。可能用温婉形容它偏女性了。应该说它是一辆保持传统且大气的车 ,没有特别尖锐的元素,线条也比较柔和。后视镜做的很不错,感觉很舒畅很恰当,不突兀,觉得它就是这个车的一部分。
  后屁股很有动感,比如流线,比如溜背,比如张力,当然很多跑车也都有类似的设计,所以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前脸。特别是它的进气格栅,跟内饰上的棱形很呼应,设计的也很独特,前脸更能彰显它品牌的特质。
  我觉得一般来说选这个车的人应该是比较温和的人,温和当中有一些个性。拿欧陆GT的白色和香槟金相比,我更喜欢后者,一来白色太多了,突显不出来它特别的个性,买跑车的人应该也不会想要购买一种很大众的感觉。再来这种颜色也不是很夸张,是一种很柔和的感觉,很温暖,更典雅,比白色更有品质感,并且有点怀旧与复古。所以我觉得选择这台车的人应该有一种怀旧与复古的情怀。
  有文化的执念
  它比较有意思的是外面和里面的感觉不太一样,里面给人感觉是一个特别舒适和特别私密的空间。我觉得这个内饰应该是有一定年纪的人才会喜欢的,至少很年轻的人应该不会很欣赏,大约应该是35岁左右人的选择,男性可能会比较喜欢,因为颜色很儒雅又不张扬。
  真皮座椅上的打孔细节,不但为通风散热做好了准备,而且看得出其精细的程度。再加上座椅上棱形格纹的匝线,跟英国风最爱运用的格子形纹样也很统一,追求经典传承的人会比较喜欢,可又不是特别特别的复古。比如中控区域的流线,包括颜色还是很有现代感的。所以喜欢这款车的人一方面是对以前贵族和经典有执念,另一方面他又不是古板的人,他对时尚和潮流有一定的诉求。
  这个车比较适合做金融的,或者是家族企业,但是这个家族企业一定是传了好几代的,不是一夜爆发的,并且本来家里就是有读书氛围有文化气质的。
  在我看来这辆车最完美的地方是它内外颜色的递进与搭配,它就像一瓶酒,外面感觉淡淡的味道,淡淡的贵族气息,但是一到里面就是那种很浓厚的颜色,很馥郁的味道,是醇香,应该是一瓶欧洲的高级红酒。
  Q&A 对话
  打一剂补药
  《汽车消费报告》:之前提到这个车与“暴发”气质最不相符合,可是购买它的人群中这样类型人的比重却不小。
  黄琳妍:可能他们也知道自己欠缺了什么,有种缺什么补什么的意思,他们是为了寻求一种认同。人内心深处肯定对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会有一种期盼,希望去融入。他认为在金钱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阶层方面还是没有办法融入完全的上流社会和贵族。因为贵族可能有一种对于细节的追求,以及一种品质的传承。不是能在很短时间里就打造出来,因此他只好依靠外在的,比如购买标志这一阶层的辅助工具,让他自己能够更快的融入这个阶层,同时也是他表达了这个融入的诉求。
  缺啥补啥买豪车,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吗?
  我觉得挺健康的,因为至少他能够通过一种方式去部分的实现他内心的需求,通过一些外界手段达到了他的需求满足之间的平衡,不管他的手段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因为他内心肯定还是对这种文化和价值观有一种追求。
  那么人们真的会因为一辆车而去把他看做是这种人吗?
  我觉得人的心理和行为是跟他的环境互相影响的,他买了这个车之后,他也会受到这个车的品牌的浸润,然后可能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有一些改变。可以粗浅地这么说。
  心理学家选车会注重什么?
  我会从一个第一感觉去选择,我觉得应该是文化。一个东西的品牌文化会引导它这一个企业具体的设计一辆车和具体的制作流程对员工的要求上。文化虽然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但是它会在无形当中影响我们设计制造直至最后购买这辆车。
  新古典主义之风
  它的侧面,灵感如何通过型面落实?新工艺、新材料如何重现以及升华古典元素?
  陈群一(设计师)
  阿尔特(中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坐在后排,还是去前排开车?优雅的年轻新贵,现在更愿意自己握着方向盘,让司机更少参与自己的隐私,让驾驶欲望和W12发动机一起释放。
  所以,这辆宾利GT的设计,在皇家贵族的气质中更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运动精神,同时也透露了汽车消费市场年轻化的趋势。
  腰线上移与“灯笼骨衬”
  你可以先站的远一点看它,先不论与同品牌车型的最大不同,与其他豪车相比,它的整体比例,长、宽、高、轮距、轴距都很长,所以整体感觉非常稳。   我非常喜欢从侧面看它,前悬很短,后悬相对较长,这给人什么感觉呢?像不像一匹迎风驰骋的马,突然被主人拉起缰绳,在后仰的一刹那所体现出的力量与矫健。
  那么从型面上怎么塑造这种感觉。仔细看,A柱倾斜更大,为整个车身增添动感,又与C柱、侧窗、轮包的线条一气呵成,共同营造出后仰的感觉,体现出新古典主义的掀背概念。
  另外,侧面线条之所以这么流畅,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也是下面我要说到的新工艺新材料对古典元素的重现与升华——宾利GT从前翼子板到车顶,再到后备箱,以及后围是一个一体化的整体,没有拼接,这种制造手法叫做铝超塑工艺,从而让这匹后仰的马,从细节上更显整体。
  刚才路上过去的北京现代伊兰特和一汽-大众CC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看看这两辆车的腰线,你再看看这辆车的腰线,自从去年法兰克福车展之后,汽车设计又一个趋势——腰线上移,视觉重心上移,就像一开头所说,因为消费市场变得更加年轻,顾客们需要更年轻的表达方式。
  随之而来的是,对于侧窗与车门的比例,奥迪强调要达到1:2,而有的车甚至都超过了1:2,比如路虎极光,强调视觉中车辆重心的提高,体现跑车兜风的感觉。
  看完比例,之后我们来看。现在全世界的车型强调“新锋锐”线条,强调棱线,而不是饱满的面。我举一个例子,在10年前,流行气球一样的形体,很圆很薄,现在是灯笼,区别就在于内部是否有骨架把型面衬出一种力量感,即使整体还是一个饱满的面,但是其中又有很多反凹的面,反凹的面显得很有张力,比原来的设计要显得更加犀利。
  孤立的圆与古典
  那么对于传统的东西,从一些细节和内饰可以一一发掘。比如,车头的四眼圆灯、进气格栅、后尾灯、行李箱盖,这都是新古典的思想。所谓古典,就是完全的复古,新古典是用全新的工艺、材料对需要传承的设计语言进行演绎。例如,前车灯在设计上强调宇宙星系的概念,包括MINI COOPER,里面有无数的圆,也运用了同样的概念,不仅仅象征着永不过时,也的确在市场中收到很好的反应。
  在内饰中,也可以发现无数个“圆”的造型,是孤立的圆,也就是自己是一个封闭的圆,而现在很多车是贯通的,把孤立打破,融进一种大的整体。
  中控的设计,像机翼一样将线条延伸至驾驶和副驾驶前面的内饰面板上,中间再嵌入一个有“航空制造机”之称的瑞士顶级航空表制造商——百年灵公司,专为宾利制造的钟表,让内饰设计变得丰满。
  对于方向盘,就像外观中新古典与新锋锐的结合,方向盘的设计没有像菲亚特500一样强调更多的古典主义情节,用一个大圆套着层层的小圆,而是更有雕塑感,刀削与型面的转折变化,营造的是一种锋利的感觉,再配合标准的运动色橘色,即使身在优雅的方格内饰中,还是可以激发出一定的驾驶欲。
  Q&A 对话
  生存的智慧
  不仅仅是宾利,我们还谈到那些出生在英国的品牌,MINI、路虎的一些变化。
  10年之前和10年之后,陈群一认为,财富获取方式的改变催生了大量新贵阶层,他们不再像父辈端庄地坐在后排,看着报纸或者抽着雪茄,让带着白手套的司机温文尔雅地开车。他们要自己握着方向盘,自己去注视眼前的路,自己去感觉驾驶的快感或者路人投来的各种打量目光。
  消费市场变了,为了生存,更好的生存,不仅仅是豪车品牌,每个汽车品牌都要好好考虑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看看日产、奔驰、宝马、PSA在中国设立相应的部门,看看从保时捷到兰博基尼推出SUV,或者林肯车型在MKZ概念车的改变,总需要有人为车子买单吧,否则一个车型或者一个品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所以,必须要改变。
  就如前面提到的新古典主义。陈群一谈到的一个话题非常有趣,让新工艺、新材料重新升华过去的、需要传承的经典元素吧,比如你现在看到这辆宾利GT的四眼大灯,虽然轮廓线依然使用自身品牌设计语言,但是内部如太阳系一样构造,完全可以采用更先进的工艺。
  再或者如MINI COOPER,车灯与车门依然是传统语言,但是设计师通过不断重复画老款设计草图,获得新的灵感,让这个近百岁的品牌获得新的生命力。或是路虎,看看极光,这款车的成功不仅仅为自身带来更多的现金流,更是用设计语言的进化带来新的品牌活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所以,是不是可以归结为,一个车型何而生存?是为品牌的当下或是不能抛弃的历史。一个车型如何生存?它应是自己家族的一员而又更富活力。
  设计师点睛之笔
  1.车侧:大的比例,轮距、轴距首先奠定了很稳的姿态,A柱、C柱和轮眉上的特征线,共同营造出运动的溜背感,这种感觉是一气呵成的,没有断续,更逼近浑然天成的感觉。
  备注:车顶和前后翼子板的一体化制造工艺为铝超塑工艺,这种工艺要先将铝板加热到大约500摄氏度,之后通过气压进行塑形。由于采用了单片铝板,所以车身面板光滑无缝,也不需要焊接环节。
  2.腰线:腰线上移,视觉重心上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因为消费市场变得更加年轻,顾客们需要更年轻的表达方式。所以你再看车窗比例,变得越来越小。
  3.无边框车窗:配合整体设计,突出周围的镀铬设计。
  4.起伏细节:反凹面和正弧面在流畅的过渡和变化,这就是雕塑感。
  5.镀铬条: 每一个细节,即使是镀铬条的处理,不是一个片,而是体—一定是很多面的转折。这种细节没有画蛇添足,它的作用是在一体化的型面下,让整车变得生动、灵动。
  会ROCK的绅士
  我觉得它跟我身上有一种相通的东西,就是既柔和又刚强。如果用我的歌来表达这款车的话,我想会是我新专辑的一首歌叫做《没有爱的人都一个样》——有一点颓废,又有一点点摩登。
  迪克牛仔(歌手)
  原名林进璋,歌迷通常亲切地称他“老爹”。迪克牛仔从25岁开始舞台生涯,曾组团演唱,历尽坎坷,直到40岁时机遇来临,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当红歌星。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一千次的挫折,一万次的失败,就不会有迪克牛仔。”如今,在香港、台湾,迪克牛仔在有几千个座席的场所举行独唱音乐会,几个小时门票就会销售一空。迪克牛仔演唱的《一言难尽》、《爱》等歌曲在歌迷中广为传唱,他的成功被演艺界誉为“台湾传奇”。   在我看来选择一款车,可能会代表一个人,当然可能是代表一个人当时的状态。现在人的车都不一定只有一辆了,他们一会儿想变成这样一会儿想变成那样。
  虽然以前对宾利接触不多,每一次也只是到同样类似的地点去逛过,觉得它不好亲近,因为单价都比较高。但是,我觉得我挺适合欧陆GT的,大小也适中也不会太夸张。
  摩登颓废装甲
  我觉得欧陆GT很精致很有个性,明显区别于市面上的普通豪车,有自己的特点。它的整体车身造型蛮好的,很man,我个人喜欢man一点的车,这样跟我个人的气质和形象也更加相符。尽管现在我们看到它车身线条都是圆润的,可是这种圆润透露着一种力量感,不是那种单薄的圆润或者是很女性的圆润。
  它标志很好看,非常符合摇滚精神。比如史密斯飞船乐队,他们的logo也是中间是乐团名字,然后有着翅膀。所以我觉得它的翅膀还是很有rock精神的。
  相比较内饰而言,我会更加喜欢外观。刚刚的时候,我有注意欧陆GT的轮毂,我觉得还蛮炫的,大尺寸,整个轮毂的花纹我也很喜欢,仿佛从轮毂就能看出它性能很不错的样子。
  我觉得它跟我身上有一种相通的东西,就是既柔和又刚强。如果用我的歌来表达这款车的话,我想会是我新专辑的一首歌叫做《没有爱的人都一个样》——有一点颓废,又有一点点摩登。我觉得我跟这个车的关系也跟这首歌的感觉一样,有一些细腻,又有一些奔放和粗旷。而宾利的这种奔放是内在的,它的结实感和线条都透露出来,它比一般的车更像是装甲车。
  钢铁火车时代
  欧陆GT的内饰其实做的也非常不错,可能很多人去看它,更多的是因为它来自英国而看到了绅士文化,但是我去看,就会体验出一些古典和摇滚时代的复古感觉。比如座椅上的一些皱褶,有一些像沙发,像我这种比较强调舒适度的人就会很喜欢。
  空调的出风口突起的小圆按钮,手工感非常强,还有一点钢铁时代的味道,又有一种火车时代的意思。包括圆形的眼镜盒,还有换挡的把手,每一个颗粒和细节都强调的很精确,做的一丝不苟。
  内饰上木质的面板我觉得很好,现在豪华车都喜欢用这样的元素,不过,我个人会更偏向于少一些颜色,更加单纯的黑白银我就觉得很好。当然,我知道宾利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出各种他们的需要,所以我就更加喜欢它多一点了。如果是我自己来定制这款车,会给他加上更多摇滚的元素。
  Q&A 对话
  摇滚的向往
  《汽车消费报告》:你自己会考虑去选择欧陆GT吗?
  迪科牛仔:如果价位稍低一些的话,会去考虑。
  那选车的时候什么是你最在意的问题?
  实用为我最基本的需求,然后就是要符合我自己的状态。我个人现在不怎么开车,但是一定要后座舒服。我玩吉他,所以就会希望后备箱要大一点,如果鼓手需要的话,还可以放一些小鼓在里面。如果房车这样有点可惜。
  当下的状态适合什么样的车去形容呢?
  车分两种,一种是自己开的,那么我觉得欧陆GT就很不错,如果是别人开的话,我只要求宽敞,音响一定要好。再来就是隔音一定要好,我比较要求私秘性,喜欢在自己的天地里面,其实我也不怎么开快车。
  如果要选一辆车来配我现在要发的新专辑的话,我们早起玩音乐的都很向往灰狗巴士,摇滚乐团去做美国的巡回演唱,要大一点的,里面有床,可以在里面生活,我们是蛮向往那种生活的,那个可能是一个梦,现今时代不一定会实现。
  ●TIPS
  灰狗巴士:是美国跨城市的长途商营巴士,客运于美国与加拿大之间,开业于1914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希宾市,在1929年成为有限公司。现在的公司总部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作为美国最著名的全国性长途汽车公司,在美国各地都有班车服务。灰狗巴士的车身非常高大,上面绘着一条奔驰着的灰狗。车身下部有巨大的空间,专门用来装载行李。车厢内部座位宽敞,每个座位靠背均可调整角度,让乘客舒服地躺下歇息。车窗采用特制玻璃,从车外望去黑黝黝的,从里向外看却是一清二楚。车内有空调设备,每个座位旁有调节角度和亮度的小灯。最方便的是,车身尾部还设有厕所。在美国旅游,乘灰狗巴士可说是最方便又节约的了。与乘飞机相比,它的价钱要便宜一半。同开小汽车相比,它可以免去自己动手开车、搬运行李之劳。而且乘坐灰狗巴土,售票时只问最终目的地,以及在出发地点的上车日期和班次,沿途则任由乘客下车观光,愿定哪条路线都可,只要自己计算好时间,搭乘任意班次的灰狗巴士在半个月之内到达终点站就行。
  Q&A 对话
  梦一定要在
  《汽车消费报告》:新专辑和以前比,是否有一个大的改变和突破?
  迪科牛仔:这张专辑的音乐性有点多和复杂,我尽量希望我试试看我能够做什么,也就是音乐上的可能性。歌词,旋律我都会参与,包括编曲。还有你想赋给这个歌什么东西,我觉得这个专辑,我尽量去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岂不是很梦幻,会穿越?
  其实也没有那么悬,会是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
  那你觉得最难突破的是什么?
  其实我觉得做艺术都是很多地方要下决定,很多方向,最困难的应该是在做选择的时候。包括每一首歌曲的定位。我觉得越是在这样的年代,越要回归自己内心的东西。目前来说,音乐是修,照片也是修,很多东西就忽略了原来的本质。
  这张专辑很多都是没有经过修剪的?
  当然也要,是有技术的混入,当然,比如我们拍照,打光是必要的。这个是难免的。但是不能失去他的原貌。其实也不是,在我看来,每个人在这个时代都面临很多新的东西。也不能一味的去排斥,很多东西只有你接近它接触它之后,才会知道,我们要不要这样做,这样子对不对。
  它想要传达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想要传达我就是我。我长期观察自己下来,发现我的音乐是在表达我自己,我觉得就是在说我自己的故事,就算去符合市场,我也是在说我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抉择,不一定对,但是现在看在当时不一定对,走到现在觉得都是有贡献的,无论你当时做的错误的决定。现在再回头去听当时的错误,也是一种美。
  面对市场是否会去妥协?
  会,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商业的行为。我会出唱片就是一种妥协。我从来没有想当过歌手,但是因为只玩音乐太穷,刚好有机会,可以当歌手。
  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有没有对于未来的展望?
  梦一定要在,梦其实是比较不清楚的。会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其实每个阶段都还在学,都还要修正。只要往前走就对了。我一向都是比较规划近期的。目前艺人就只有我自己,好好的经营我自己,然后有能力了再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公司。
  如果现在有很多爱音乐的后辈,会给他们什么样的忠告?
  想要做什么样的音乐,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比较担心的是现在市场上的孩子,他在音乐上付出的,比他要求要得到的要少的多。我觉得比较不好的地方,理想很多。我可能要反问这些人,你为这些东西付出多少。
其他文献
买车通常是一道单选题,如果能把新阳光的价格、配置、空间,用花冠的外型来呈现,或许这10万元左右的购车预算,就不会让你身处两难境地。  2.4万元,我试着查了一下,这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中,我国城镇居民一年的人均总收入。那么一个家庭想买一辆10万元左右的轿车,显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而他们也会对性价比、用车成本更加敏感。  东风日产新阳光和一汽丰田花冠,这两款车
期刊
改装“天王”  这辆三菱3000GT对于1990年代的日本来说,是件足以让车迷们兴奋的礼物,同样在十几年后,对于岳鑫来说,也是一件礼物,一件来自父亲的礼物。    改装车主:岳鑫  改装车型:进口三菱3000GT(美规SL版)  购车时间:1995年  购买价格:30万元左右  原厂动力系统:V6·3.0L自然吸气·4挡自动变速箱·前置前驱(美规,SL版)  改装后动力系统:V6·3.0L双涡轮增
期刊
北京车展ACR专属相车团  又是一年北京车展,面对这样的大型车展,《汽车消费报告》再一次重新操盘“年度大聚餐”,将本刊的“专属相车团”带到了现场。这一天,艺术家、艺人、设计师、心理学者从京城的各个环线上涌到了这一片香艳的区域,与我们选定的4款车型一一相遇。这些选定的车型,是我们描画出的一个车展横截面,因为我们企图去还原最真实最丰富最完整的现场,让这些社会中不同身份的观察家去触碰全球的限量、新款的上
期刊
古语有云:顺其自然,道法自然。人的生活出行亦是如此,在适宜的季节出行,就能得到与时节相对应的收获。仲春的清明来临之际,时常穿越神州大地去收获美景的刀锋FB小分队,一路游走吴越江南,来到了具有中国传统民居之乡美誉的徽州。  乡野与水的聚会  都市里生活的我们,整日游走在水泥森林,时常会怀念儿时乡间玩耍和水边嬉戏的美好时光。  在刀锋们的眼中,遥远的山川和广阔的草原有一种博大之魂,而村氓小径和潺潺溪流
期刊
每当到了车展之际,几乎每一本刊物都会非常应季地推出各种名录的主打车型,有些推荐可能是发自内心的,有些推荐可能是推荐者自己都不愿意相信的。所以本月《汽车消费报告》与12580生活播报的热议“调查”话题就是从“推荐”开始,一起讨论一下这些“推荐”的意义。   12580给出的数据   随着北京车展的来临,各大媒体都在争相报道车展上亮相的新车和最受期待的车型,消费者是否会根据媒体的推荐而去购买
期刊
奥迪A7 Sportback 3.0T VS 奔驰CLS 350一惊,见棱见角的三叉徽耀目而立;一艳,修长的溜背,怒目的鹰眼。奔驰CLS 350和奥迪A7 Sportback乍现,而深入体验后,才发现这两款车搭载了更多难以想象的配置,仿如一身铁甲钢牙的斗士矗立两旁。  外观 惊艳双绝  记得在2009年,奥迪在北美车展上推出A7 Sportback的概念车——“Sportback concept”
期刊
如果说茶叶的醇香是中国用来PK咖啡那浓郁小资调调的利器,那么火锅的沸腾便是国人用热煮来抗衡西餐冷食的又一道专属密旨。  硕大的锅,浓郁的汤,完满的地将人们聚众到这一口圆形里,而空气中弥漫的香味儿,更是将你有形的身体包裹在无形的气味里,哪怕走出店,它依然追随你,希望更久远的地占据你的记忆。  或者也没有哪一款车比长城C30来得更合适与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一种强烈的自主滋味——你可以选择辅料去调味,你可以
期刊
●“东南商报”记录到:  浙江卫视报道,生死时速,高速路轿车时速锁死125公里,系统瘫痪刹车失灵!惊险一幕,车主将巡航时速定在125公里之后,一键启动系统没法关,定速系统失控,刹车失灵,所有能停下来的方式全部失效,就这么在高速公路上狂奔了一个半小时,直到警察安排了一辆货车去撞,才脱离险境。  ●网友赛德仕回应:结合新闻视频及截图图片,结合20万元全进口轿跑,结合节目中菜饭的广汽丰田的经销商,偶猜测
期刊
从88年前“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到今天,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正在发生着蜕变,从简单的单一赠物转变为来自社会层面的主动合作者,通用汽车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地深入与扎实地履行着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义务。  记得早在1924 年,与通用汽车一样,同是来自美国的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就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
期刊
一辆超跑家族出生的孩子,却混进了Hybrid的绿色血液,这一刻其他的问题都不是关心的重点,能不能依然疯狂的奔跑才是考量的落点,因为它是一辆保时捷。那么,混进来的东西究竟是否会让人们对它开始产生质疑或者迟疑,是噱头是大势所趋还是真的有实际意义?今天,我们就带来了一批“质检员”,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有着挑剔的目光与神经,让他们去为我们评定这台“混合物”能否质检合格。  去掉矫饰的巴洛克会是怎样的情形,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