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胰腺肿瘤精准手术切除策略探讨(附15例报告)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小儿胰腺肿瘤手术切除方式的因素及精准手术切除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儿童胰腺肿瘤15例的临床资料。15例中,女10例,男5例;年龄4个月~14岁,平均8岁4个月。肿瘤位于胰头部9例,胰体尾部6例,伴肝转移1例,合并肝、肠系膜病变1例。

结果

本组均接受手术治疗。肿瘤位于胰腺头部9例行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行肿瘤切除术2例,此2例肿瘤均来源于胰头钩突部;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6例,均行胰体/尾+脾切除术。病理检查报告: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瘤9例,胰腺母细胞瘤3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胰岛细胞癌1例,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瘤1例。15例患儿术后恢复顺利,随访6个月~12年,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瘤1例患儿死亡,余者均存活。

结论

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儿童胰腺肿瘤得重要手段,多数患儿仅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长期存活。手术原则是尽可能保持胃肠道连续性,精准手术,尽可能多的保留正常的胰腺组织。影响决定小儿胰腺肿瘤术式的主要因素是肿瘤部位、周围重要组织是否受累肿瘤是否累及胆管、主胰管及脾血管。CT、MRCP属非侵袭性检查方法,可多平面分析,且无需注射造影剂,可对胆管及胰管状况肿瘤进行术前评估,为胰腺肿瘤确定精准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不仅影响到患者个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而且造成全社会日益增长的巨大和沉
期刊
目的探讨小儿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及新华医院收治的19例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结果,应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特点,同时统计临床及随访资料。19例患儿中,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19个月,标准差为22.7个月,中位年龄10个月。14例位于皮肤及皮下软组织,3例原发于盆腔,2例原发于骨。临床上多出现局部肿块,少部分因发生凝血异常症状
随着重症医学的飞速发展 ,其救治的患者人数明 显增多 ,同时也使重症患者病死率明显下降.以往衡量救治成功的终点多为转出至普通病房或出院 ,但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 ,许多转出
目的研究Dickkopf-1(DKK-1)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KK-1在42例NB,19例神经节细胞瘤及15例正常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DKK-1在分化程度依次增高的3株NB细胞株IMR-32、SK-N-SH和SH-SY5Y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
目的评价应用低管电压(kV)并加大螺距扫描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对于血管强化程度、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选择可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40例,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
目的研究Notch信号通路在婴幼儿血管瘤(IH)中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对血管瘤周细胞(Hem-pericyte)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增殖期与消退前期IH瘤体组织。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检测Jagged1、Notch3及Hes1在增殖期与消退前期IH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增殖期与消退前期Hem-pericyte中Jagged1、Notch3及Hes1基因表达水平。使用No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