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揭示莴笋贮藏过程中亚硝酸盐产生的本质原因,对莴笋进行保持原状、颗粒状、粉末状处理,并置于1、4和8℃条件下贮藏,分析莴笋中亚硝酸盐含量和菌落数的变化规律及二者的动态
【基金项目】
: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13QK27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莴笋贮藏过程中亚硝酸盐产生的本质原因,对莴笋进行保持原状、颗粒状、粉末状处理,并置于1、4和8℃条件下贮藏,分析莴笋中亚硝酸盐含量和菌落数的变化规律及二者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粉末状处理在8℃下贮藏时,莴笋最早检出亚硝酸盐,且亚硝酸盐积累量最大。莴笋中菌落总数变化与亚硝酸含量变化存在动态关系,3种初加工方式莴笋中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快慢和亚硝酸盐含量高低及最早检出时间都表现为保持原状〈颗粒状〈粉末状。分离得到的6株细菌具有硝酸盐还原特性,为挑取总菌落数的6/10,初步推断硝酸盐还原菌的大量繁殖导致了莴笋
其他文献
本文从网络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入手,从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分析了网络对翻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以期对网络时代的翻译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介绍了在一种料库自动送料的电气控制系统,其自动送料机在完成自动送料的同时,能够适时的进行弯曲面的转换,其电气控制系统全部采用PLC编程来完成送料和弯曲面转换的自动控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时期、近代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时期和现代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时期。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有特定官员管理,为少数特权阶层
为加强科技档案的管理,以省级农业科学院直属机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科技档案工作为例,对科技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直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