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是他留恋不舍的圣坛——忆韩善续

来源 :剧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禺老院长语重心长地说过这样的话——rn“我是爱北京人艺的.rn“因为我和一些老同志在这个剧院的天地里翻滚了四十年.我爱那些既有德行又有才能的好演员、好导演和那些多才多艺的可爱的舞台艺术工作者们.我爱剧院里各种各样性格的工人们.我和他们说笑、谈天、诉苦恼,也不知道有多少回了.rn“戏演完了,人散了,我甚至爱那空空的舞台.微弱的灯光照着硕大无比的空间,使我留恋不舍.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疏血通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85.18%,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
大号是铜管乐队的组成乐器之一,也是管弦乐队中中音和低音的担当,与倍低音提琴一起都是管弦乐队合奏的基础。大号的音质低沉醇厚、庄严饱满,在音色上既有柔和动听、沁人心脾的一面,又可以大气豪迈、蓬勃激昂,在强弱音的配合下表现力十分丰富。大号的历史虽然并不久远,但是自创造以来经过历代演奏艺术家的改良和提升,其演奏方法和艺术魅力逐渐被人们认识和肯定。大号发明之前,首先出现的是蛇形号。1835年德国人魏普莱西特
期刊
一、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幼儿园应成立专项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层层把关、防范第一、定人定岗”的安全工作管理模式,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具体责任到人。从组织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琵琶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代表,其发展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了。最早“琵琶”一词并不是指乐器,而是多种弹拨乐器的总称。西汉时期琵琶从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并与中原乐器相结合,成为今天中国抱弹乐器中发展最成熟的乐器,是弹拨乐器的首座。琵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诞生之初的宗教色彩,在历代乐师的改良下,成为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主奏乐器。根据形态不同,有五弦琵琶、四弦琵琶、月琶、响琶、南琶、水晶琵琶等种类。从演
期刊
小提琴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是在中国发展的几百年来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逐渐浸染了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音乐的民族化发展是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舞台的必然途径。所谓民族化即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从本民族的人民生活中汲取灵感和养分,运用本民族的艺术思维方式来组织材料,反映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艺术作品。小提琴的民族化发展可追溯到二十世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
具有“乐器皇后”之称的小提琴在二十世纪初传到中国,它歷史悠久,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无论独奏还是合奏,小提琴都展现了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百年来小提琴和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绽放出蓬勃的生命力,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生活、艺术、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渗透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国小提琴创作具备情感美的审美特性。小提琴是在明末清初传入我国的,最初的小提琴创作相
期刊
一、学前儿童家庭劳动的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日益重视儿童的学习和健康,却忽视了对儿童劳动能力的培养。目前,学前儿童家庭劳动现状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忽视
期刊
中国杂技艺术历史悠久,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杂技是各类技艺的统称,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与远古时期的祭祀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杂技在奴隶社会逐渐演变为特权阶级的娱乐工具,随着王朝更迭、社会动荡,杂技流落民间,成为江湖卖艺的手段,但同时也融入了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其表演形式更加多种多样。新中国成立后,杂技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杂技与多种舞台艺术形式相结合,推陈出新,甚至在国际舞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