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ks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病理现象,其可压迫脊髓而导致脊髓损伤。OPLL在日本发病率较高,然而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提高,其在北美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报道也逐渐增加。胸椎后纵韧带骨化(TOPLL)在临床上并非多见,发生率远小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COPLL),同时因为胸椎较颈椎稳定,TOPLL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概率亦小于COPLL患者。TOPLL在中年人中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常呈多节段广泛分布,其中以中上胸段多见。根据骨化物的形态可分为线形、鸟嘴形、连续波形、连续柱形及混合型(图1)。根据骨化物的分布则可分为局限型、节段型、连续型及混合型。TOPLL常合并有胸椎黄韧带骨化、COPLL等。Park等因此提出了"串联骨化"的概念来描述这种同时有颈椎和胸椎椎旁韧带骨化的现象。TOPLL可长期无症状,但一经发现常呈进行性加重,导致严重的脊髓损伤,甚至瘫痪。因其临床表现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相似之处,且常可同时存在COPLL等,临床上容易被漏诊、误诊。而下胸椎或胸腰段OPLL,由于压迫脊髓腰膨大和(或)圆锥,可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损害,从而具有一定特征性。由于胸椎活动度较小,动态因素并不是胸椎脊髓病变中的关键。一旦出现神经压迫症状,静卧休息等保守治疗往往无效,手术治疗成为惟一办法,且宜早期手术。此外,由于上胸段脊髓的血供非常浅在,极易损伤;中胸髓又位于两根动脉血供交界部位,易发生脊髓血循环障碍,减压后脊髓功能的恢复较差。

其他文献
1996年Hotchkiss[1]首次提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国内李庭等[2-3]亦称为肘关节"可怕三联征"。近年来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以此命名的研究报道日渐增多,此疾病名称确实吸引眼球,有那么"恐怖"吗?所谓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为肘关节后脱位同时合并桡骨头骨折和尺骨冠状突骨折,坠落和车祸是常见原因。随着高空作业及交通事故的增加,其发生率
目的通过对创伤后膝关节僵直康复治疗、关节镜松解和联合微创治疗方法的比较,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9年11月的66例创伤后膝关节僵直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15~74岁,平均41岁;关节僵直时间为0.5~108.0个月,平均为15个月。其中康复组21例、关节镜组22例和联合微创组23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ROM)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
患者 男性,77岁,因发现"腹部搏动性肿块2年余伴疼痛1个月"于2011年10月27日入院。既往无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及心脏病史。10年前曾行阑尾切除术,右下腹麦氏切口。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稳定,血压128/68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肿大,脐周可及一搏动性肿物,大小约4 cm×5 cm,质地稍较硬,边界清,活动度欠佳,伴轻度压痛。右下腹可
目的研究腰椎融合节段相邻退变节段棘突间置入动态稳定装置Coflex短期椎间隙退变进展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至11月腰椎融合节段相邻椎间隙退变程度为Thompson分级Ⅲ级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交替分为Coflex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Coflex组患者融合节段相邻退变节段棘突间置入Coflex,对照组患者融合节段相邻退变节段未予任何处理。所有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植入术中、术后的假体植入并发症及其应对策略。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133例行Coflex植入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性62例,女性71例;年龄35~81岁,平均60.8岁。其中出现Coflex植入并发症者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41~71岁,平均58.6岁。分析Coflex植入并发症并根据不同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治疗策略,对
目的初步探讨靶向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诱导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载组和实验组,空载组和实验组按感染复数(MOI)=100分别进行空载体腺病毒(Ad-null)和含有bFGF小分子干扰RNA的重组腺病毒(Ad-bFGF-siRNA)转染,转染72 h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应用流式
目的评估近端为主胃癌的两种胃切除、重建方式对其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山大学胃癌诊治中心1994年8月至2011年1月期间近端为主胃癌265例,依手术或重建方式分为根治性近端胃切除/胃食管吻合组(radical proximal gastrectomy,PG)(63例)、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radical total gastrectomy,TG)(202例)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PADUA评分为中危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1年6月79例就诊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泌尿外科的PADUA评分为中危(8~9分)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8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54±9)岁。肿瘤平均直径(2.8±0.8)cm,其中左侧37例,右侧42例;腹侧35例,背侧44例。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侵犯集合系统13例,累及
患者 男性,43岁,主因"颈部疼痛伴四肢麻木1个月"于2010年12月19日入院。体检:身材矮小,"O"形腿,颈部有压痛、叩击痛,双上肢肘关节以下感觉减退,双侧屈肘、伸腕、伸肘肌肌力4+级,双手握力4级,双侧Hoffman征(+),双小腿内翻畸形,双足底感觉减退,左下肢伸膝肌、踝背伸肌、伸踇长肌、踝跖屈肌肌力4级,左侧膝、跟腱反射亢进,右下肢肌力5级。4年前有"左股骨颈骨折"病史,未予特殊处理。父
“要不是因为我们从小在父親的指导下读书,后来我当话剧演员、到译制片厂工作,都不会那么顺利”  曹聚仁与邓珂云共育有两女两子。  长女曹雷,1940年出生于江西,1965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当演员,1982年起任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兼导演,已退休。   长子曹景仲,1945年出生于乐平,1970年因公殉职。   次女曹霆1945年夭折。   幼子曹景行,1947年生于上海。曾任凤凰卫视资讯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