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要点分析

来源 :食品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ding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成了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为了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应用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避免流入市场的食品出现安全问题。那么,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要点有哪些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微生物检测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带来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若要保证社会与经济长久稳定发展,就必须重视食品安全,并将其当作民生工作来开展,进而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

一、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保证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时,会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应用不同的检测方式,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了解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因为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应用不同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食品进行检查,在检测过程中能够确定不同的微生物含量;第二,检测工作具有极强的准确性,因为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微生物检测,且每一种检测方式所得出的结果都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进而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一)电阻抗法
  在检测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会利用电阻抗法进行检测,其检测方式就是在微生物繁殖的过程中,利用电阻抗法对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脂类等分子物质进行检测,通过其相应的导电性以及阻抗结果,得出最终的检测数据。
  (二)快速酶触法
  快速酶触检测法也经常被应用到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对微生物以及差异性酶进行分析,在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指示剂或者底物开展工作,通过检测将最终结果统计出来。
  (三)分子生物技术
  相关工作人员还会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开展检测工作。在检测中经常利用PCR技术、核酸探针技术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PCR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加热对食品DNA进行双链裂解,最终得出微生物扩增的特性。核酸探针技术则是通过碱基互补的原理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验,保证最终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四)免疫学抗体技术
  免疫学抗体技术包含以下三种:首先是荧光抗体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抗血清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验,之后通过荧光显微镜总结出最终数据。其次是免疫酶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应用酶、抗体、抗原特异性等属性对食品进行检验,进而检测出食品中含有的相应微生物类型。最后是IMS技术。这一技术应用的方式则是通过磁场作用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测。

三、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


  (一)人员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若要有效地提高检测质量,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能力过硬是检测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有效提高检测质量与效率,需要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而有效地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效率与质量。
  (二)仪器控制
  在检测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仪器精密度进行控制,以保证检测数据更加精准。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通过维护、保养、检查等工作对仪器进行控制,进而有效提高仪器精密度。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对检测仪器进行定期消毒,避免因为检测仪器内微生物含量超标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三)耗材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将耗材问题重视起来,例如培养基,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提高关注度。首先在收入时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保证其水分含量、 PH值等标准达标。同时,还需要重视样品采集工作,结合相关要求,将各项工艺应用起来,进而有效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工作能够满足需求,进一步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特点以及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技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开展工作,结合相关规定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有序检测,进而有效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作者简介:
  陆荣荣(1991.5-),女,汉族,江苏省泰州市人,本科,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微生物檢验。
  通讯作者:
  王艳(1979.7-),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本科,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主任技师;研究方向:微生物检验。
其他文献
摘要:质量体系文件是食品检验机构规范化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使管理工作量化的重要工具。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如何使食品检验机构肩负起时代责任,质量体系文件提供了必要的执行依据。本文将主要围绕质量体系文件如何加强食品检验机构的有效性管理而展开探讨。  关键词:质量体系文件;食品检验机构;检验管理;运行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食品污染等问题日益关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追求健康,对于美容也有了更高要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美容可以通过药膳调理达到目的。与医学美容不同,药膳的主要作用是对人体中的气血和五脏进行优化,从而达到调整气色的作用。而黄芪作为效果较好的补气药品,在美容药膳当中十分常用,不仅能达到人们的美容需求,还能使食物的味道更加鲜美。本文从中药黄芪的基本性能等作为切入点进行阐述,分析了此种中药的药用价值和美容
摘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关乎社会的稳定。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食物中毒病例中,食源性致病菌属于关键因素,这类中毒占比80.0%以上。近几年,微量元素污染也是导致食源性疾病出现的主要因素,是当前社会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确保食品安全,必须注重食源性疾病的管控,注重微量元素的检查。本文主要是监测2015年-2019年某地区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
摘要:鸡肉具有丰富的营养,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在食用肉类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肉鸡制品需求量逐渐增大,为了促进该行业的快速发展,应在加工中提升肉鸡制品的质量。本文将对肉鸡制品加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措施及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肉鸡制品;加工技术;要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肉鸡制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必须逐步改善加工技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食用需求。鸡肉的营养价值较高
摘要:本文将围绕课程思政理念来阐述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立足于课程思政理念,结合食品添加剂课程本身的特点及性质等来对其课程教学进行反思及创新,最终促使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不仅能让学生们在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中学会专业知识,还能够学到相应的思政内容,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及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政理念;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  我国大部分高等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都较为重视对学生们专业知识的
摘要:烹饪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复杂性和系统性,因此培养烹饪专业学生,教学模式是极为重要的,适合学生职业发展的教学模式更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本文以适合职业学生发展的教育为指引,分别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烹饪专业教师、企业负责人进行调研。通过本次调研发现目前高职烹饪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模式;餐饮职业;烹饪;调研引言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真
摘要:挤压膨化作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会对其中的多种营养成分造成一定影响。在现代的食品中,主要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类的成分。本文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两个层面:对于碳水化合物,主要将其分为淀粉成分和糖制成分;对于蛋白质类的营养成分,将其分为蛋白质和氨基酸。  关键词:挤压膨化食品;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引言  挤压膨化过程中对食品的处理环境温度较高,同时也会对相关的原材料
摘要:本文从绿色产品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依托互联网,强化宣传,扩大品牌效应,提高绿色产品标准化生产能力以及监管力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互联网+一、绿色食品概念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不再停留于解决温饱的阶段,“绿色”一词开始出现并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说到“绿色”,第一感觉是和大自
三孩生育政策对婴幼儿奶粉市场产生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  红星美羚董事长王宝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孩政策出台有望促进新生儿数量的增长,婴幼儿配方奶粉作为婴幼儿的刚需产品,其消费需求也有望得到拉动,这对整个行业都是利好。  “三孩政策对陕西羊乳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羊乳婴幼儿配方奶粉将会有非常大的市场机遇。”陕西乳品安全生产协会秘书长王伟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尚处于初级阶段  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重要意义,进而分别从糖类、维生素、氨基酸、食品色素以及防腐剂五个方面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使用有效技术手段进行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食品质量检测;食品安全问题引言  现阶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也在不断增强,食品质量检测作为实现食品安全管控的主要方式,在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