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量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l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宿主因素、病毒因素以及组织学参数、生物学指数(CD34指数,Ki-67指数)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并进行多变量比较.方法 单纯α-干扰素治疗60例,每日6~9 MU,干扰素总量480~720 MU.疗效评价分为完全治愈(CR)、部分有效(PR)、无效(NR).检测患者血清基因型.组织标本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Azan-Marroy和过碘酸Schiff反应(PAS)染色,根据Knodell等提出的肝组织活动指数评分系统(HAI)进行定量评分.所有标本同时行CD34、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干扰素治疗后,CR 22例,占36.7%;PR 21例,占35.0%;NR 17例,占28.3%.血清基因型与干扰素疗效相关(r=-0.378,P=0.004),2型血清基因型的干扰素治疗效果优于1型.小叶内坏死评分与干扰素治疗效果成负相关(r=-0.298,P=0.021),小叶内坏死程度越严重,干扰素治疗效果越好;汇管区炎症、汇管区周围坏死、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肝组织活动指数总分在CR、PR、NR不同的干扰素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在不同的治疗效果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不同干扰素治疗组CD34、Ki-67指数均数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多变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清基因型与干扰素治疗效果存在线性关系,血清基因型为惟一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结论 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治疗HCV感染的疗效成强相关,是干扰素疗效评价的重要预见因子.组织学参数中小叶内坏死评分与干扰素治疗效果相关.CD34、Ki-67生物学指数不能作为疗效评价指标。

其他文献
在各类技工院校的PLC理论和实训教学中,总有一些难点困惑着初次接触PLC的人们,特别是已完全熟悉继电控制电路的人。根据学习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在PLC理论和实训教学中易忽视
我科自2002年至2005年应用微波治疗传染性软疣3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共326例,成年男性130例,成年女性102例,儿童54例,婴幼儿40例。
p185蛋白是癌基因neu编码的跨膜糖蛋白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它的激活可调控细胞的有丝分裂、增殖和分化,其过度表达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并与预后和复发有关.本文就p185及其编码基因neu与头颈部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不同的课堂角色会对教师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而能否扮演好这些角色,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准确把握自己在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