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_gi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收治的80例行PCI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PIC术后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1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计数、全血黏度高切值及低切值]与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源性死亡、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支架内血栓、脑梗死)、并发症(轻度出血、重度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不良预后(复发、致残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年后,2组FIB,PLT,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值及PaCO2均较治疗前降低,PaO2、pH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降低/上升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4.114,P=0.043);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致残与死亡等不良预后的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4.114,P=0.043)。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行PCI患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不仅减少术后并发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指标,显著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小复发、致残与死亡风险,有效提高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如何科学把握作业设计的维度,提升作业的质量,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是一线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挖掘作业设计的内容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伴随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教师要针对学习的不同阶段,挖掘对应性作业,让设计的作业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铺垫感知阶段创设探究情境。
期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和谐的民族关系。基于关系建构主义视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建构各民族的共生关系、利益关系、合作关系和情感关系。同时,需要遵循关系原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治理关系选择的过程、民主关系文化的展现、身份关系语境的建构和分歧关系视角的理解。为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考虑他人想法来提升民族认知、以沟通交流达成民族共识、以民主素质扩展民族包容、以担当意识促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入党誓词言犹在耳,不忘初心谨记心间。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全党展开,"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
期刊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教师来说,幼儿园班级的管理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幼儿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小,对教师处于盲目崇拜阶段,听从教师指挥,便于管理;另一方面,此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理解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领悟教师下发的任务,自制力差,好动性强,不利于班级秩序的管理。一、教师营造合理的班级氛围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处于离开父母的初级阶段,
期刊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了“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强调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战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行动。从“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理念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典型代表,经历千百年的衍绎,形成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及语言体系。水墨不仅意味着一种物质材料或技法语言,更是以精神意象为审美框架的文化程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水墨画在创作风格上与内容描绘上也更加注重融入现代性的元素。本文主要着眼对水墨画的审美特征及现代性进行探讨。
研究保定市不同主体功能区划下乡村地域功能格局,并进行功能分区,识别其乡村功能发展的障碍因素。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及重复二分聚法实现乡村地域功能分区,利用障碍诊断模型乡村地域功能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定市乡村地域农业生产功能最高值为0.628,高值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及南部平原区域,功能值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工业生产功能最高值为0.630,高值区主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进行性的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密度(BMD)低下,且易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上升。目前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4年提出的,即女性的BMD测量值比年轻人BMD的平均值下降2.5个标准差(SDs)以上。另外,疼痛、后凸、身高下降和脆性骨折史也被作为骨质疏松症的手术定义。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