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we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量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识字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注重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更要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识字教学情趣化、简单化。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对枯燥的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一、发现规律,触类旁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所以,识字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识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联系具体事物,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使学生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
  1.在教学形声字时,让孩子们知道形声字总是分两部分: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表意部分称为意符,表音部分称为音符。意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范畴,音符则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形声字有以下几种最常见的类型: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旨在使学生提高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大大提高识记生字的效率。在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我们时常提醒孩子们注意归纳使用同一偏旁的生字所具有的共同点,如“脑”、“脖”、“胸”、“脯”、“腰”、“肚”、“腿”、“脚”、“肝”、“肠”、“肺”、“胃”,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它们都与人体有关,并告诉孩子们,在古时候,人们把“月子旁”叫“肉字旁”。孩子们听了,思维越来越活跃,学习生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2.在教学象形字时,如火、山、目、日等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字与图、物结合起来看,知道这种模拟事物样子造出来的字就是象形字,从而在学习和比较中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引导学生学会识字。孩子们渐渐地成了识字的有心人,懂得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3.教学会意字的时候,可以编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如“三口品,二人从,田力男”,从而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学会学习同类别的字。
  4.对于形近、音近的字,可组织学生比较、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如日——目、木——禾、她——他——地——池、开——升、马——鸟、白——自等都可以在比较中达到深层认识和巩固。
  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孩子对新鲜的事物总是非常好奇,如果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识字的兴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开启思维,巧编字谜。
  第斯多惠说:“知识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地掌握他们。”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如果直接地、原原本本地把字形摆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机械地、死板地记忆,往往事倍功半。如果教师采用变换的手法,给字编写谜面,让学生尝试自己写出字形,便能使孩子们开开心心地牢牢地掌握生字,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如,在教学“游戏”的“游”的时候,根据历年所教学生的掌握情况:把“游”字写成“三点水”加一个“放”字。在教学这个字时,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一个大人带着他的孩子,在一个方方的池塘里游泳,千万不要把右边写成一个“放”字了。因为你把池水都放干了,那你怎么游泳呢?通过这样的编字谜,班上的学生基本都不会写错这个字了,而且经过了解,确实比同年级的其他孩子都记得牢。从那以后,在识字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孩子开动脑筋,编出来的五花八门的字谜。如女人开始上台了(始);到北京去看日出(景);房子着火了(灾);眼睛流水了(泪);三个人去春游(春);7 一(丑);一 一(王);两个人坐在土上(坐)……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们考虑问题的角度更广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更全面了。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本枯燥繁琐、难写难记的方块字变成了一个个充满趣味的书写符号。
  三、快乐游戏,愉快识字。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其好动好玩的心理,使其注意力不但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短暂,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做游戏便是其中之一。我把汉字中结构比较复杂的合体字分成几个部件做成小卡片让孩子们自己拿着,然后我说出一个新学的合体字,让孩子们找出组成这些字的各部件。
  1.常见的方法:“开火车”、“摘果子”、“猜字谜识字”、“猜认生字”、“组词造句”、“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文找字”、“玩字卡”、“找朋友”、“邮差送信”等。
  2.低年级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有时候,用肢体动作演示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还能帮助他们记住字形。如教学生字“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识记“看”字,我让一名孩子上台表演孙悟空往远处看的动作,并引导孩子们观察他是怎么看的。通过观察,学生一下子明白“把手搭在眼睛上就表示看”,“看”是由“手”的变形和“目”组成的。还有“打、跑、闪……”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认识。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其他文献
科学研究表明,人一生中近八成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取的,热爱阅读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根据这一理论,阅读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之一,阅读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受益终身。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二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 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孩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以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自1987年首次在美国出现以来,一直是世界养猪业防控的难题。而在我国白200
摘 要: 在新时代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渐渐凸显了重要性,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融入人文教育值得我们每一位小学教师思考。本文主要以甘肃某农村小学为例,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加强语文教育中人文理念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人文理念 培养策略  一、人文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进行人文精神培养,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摘 要: 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学习、生活需要教师多加引导。教学质量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真正的知识。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一、教师要在上课前备好课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把教书看得太容易,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简单轻松,不用在课前花费心思,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小学语文的知识点相对教师来说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实践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现我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激“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小学生
摘 要: 语文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爱识字,会识字是低年级的“阶段目标”,识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影响学习速度和质量,为阅读和写作奠基,而且是个体文化素质养成的第一步。特别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高低还关乎儿童智慧潜能、创新意识的开发和培养,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随文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