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k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方法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當中,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需要注意,既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的“双基”知识,又要让学生明白一些关于物理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其对人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运用物理为自己生活服务的兴趣。此外,在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去主动地获得物理知识的能力,传授给学生一些有效的研究方法,培养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归纳和总结,概括物理知识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自主思考,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时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源泉,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大于一切。带有兴趣的学习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反之,精神涣散,学习一塌糊涂,学习效率事倍功半,物理老师一定要记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教学课堂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互动,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物理知识的习惯,教导学生不要急于心切,将所有物理知识一时都学会,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老师要耐心为学生讲解疑难问题,同一问题一遍不会,反复讲解,直到完全理解,以此树立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设备也需要跟上教育的需要,学校要加大教训新设备的投入,传统的教育方法局限性太强,应该被淘汰,例如当今的多媒体教学,既让方便教师授课,又能给学生带来了学习兴趣,新设备能够充分展示物理实验的原理,更具三维立体形象化,能引导学生发现其本质及规律,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教学,既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设计悬念,创设情境教学教学伊始,把悬念设之于课头,这也是整堂课的关键缓解,其最终目的是尽量早的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一种非知不可的态度。比如,我们在探究“光的折射”这节内容时,就可以先提出一些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物理现象,比如,为什么物体在水底的位置看起来会比实际的位置高呢?如此设计,能够快速地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思考,而且还能够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如果把悬念设之于课尾时,比如,在某一物理知识的教学结束时,可以提出一个或几个与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有关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产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欲望,这样的教学也会产生“言犹未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学习完“波的干涉”内容时,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如果两列波的频率不同的话,是不是还能产生干涉的现象?对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们发散思维的锻炼,然后他们也会做出种种设想和推测,为接下来要学习的新知识做好铺垫。待他们后继学习此知识点时,就会豁然开朗了。
  二、与一些热门的科技话题相结合,创设有关的情境教学物理教学中,引用一些热门的科技话题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比如说,很多先进的科技都源于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结合一些先进的科技,向学生提出一些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一下这些科技形成的物理过程,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根据这些话题再积极地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讨论结果进行必要的总结和归纳,然后再给出正确的解释。这样既能让学生及时地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的状况,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记忆。例如,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神舟飞船发射时的视频,然后再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神舟飞船会飞向天空?神舟飞船又是如何进入到既定的轨道的?神舟飞船的发射地点与重力加速度有没有关系呢?等问题,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外,还让学生知道圆周运动和抛物运动等运动的一些物理原理,这样既能让学生及时地了解一些科技知识,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为将来祖国的繁荣和昌盛作出自己应用的贡献。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知识是单纯地凭借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去创设情境的,这样的教学有时候会显得单调、枯燥了些,其中有些比较抽象的物理现象或者问题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模拟演示实验的操作步骤,如此不仅可以直观地演示实验的详细过程,而且图片、声音、文字俱全,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实验变得生动、形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总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互动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关键,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良好的情感互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以及创新意识的保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主题,建立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相结合,同时再建立一个有效的物理教学活动的模式,通过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在此,我们相信,完善的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将会是教学新标准下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解莲英.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0,(07).
  [2]刘熠,曹霞,胡梦姣.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中有效性教学的实施.物理教学探讨,2009(27)
  [3]陈岳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分组实验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在我国初中课堂中,多媒體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有自身的优势,所以教师应正确把握多媒体的使用,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数学 教学 定位 优势  近年来,国家对初中的数学教学更加重视,不断进行课程改革,针对传统的数学教学不足之处,进行一系列改进,对于
目的探讨淮南地区H.pylori感染状况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608人血清抗H.pylori-IgG,对其中有消化道症状的244例行胃镜检查,并各取胃窦粘膜3块分别进行病
近年来,我国校企合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从整体来看,国内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在初级阶段,在推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分析现状和问题,找到方法使校企合作更好得推动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在教学科研的转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高职院校未能准确认识到校企合作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性。高职院校认为校企合作是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即所谓的“放羊式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梭形、上皮样或多形性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以表达CDI17为特征,由突变的c—Kit或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A)基因所驱动,在生物学
【摘要】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思政课大班授课的局限性,并从课堂管理,教学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阐述了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高职 思政 小班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1999年以来高校的连续扩招,使得高校大班教学的情况加剧、教学质量下降,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中,高职院校思政课采取大班教学形式的比例逐步提升。有调查发现,班级规模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实施,基于合作学习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课堂展示被广泛应用于高中课堂教学中,其目的是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敢于展示自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激励,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展示 交流 合作 反思  青州二中开展“BCA”教学模式以来,信息技术课堂也在不断地以新颖、适合学生的形式变化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交流环节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也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