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师审美素养提升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陶冶、塑造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的审美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审美主体,在音乐教育中,不仅承担选择审美对象的责任,而且参与对音乐的感知、表现、鉴赏、理解和判断。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小学音乐教师的审美素养。
  一、塑造完美的人格,激发审美渴望
  完美的人格是审美素质的重要基础。人格是做人的根本,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社会风尚的表征。切实参与完美的人格即理想人格塑造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审美素质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特征,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是考察其精神风貌、衡量其审美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培养教师完美的人格,首先,要树立教师人格榜样,认同教师人格;其次,要发展教师人格评价能力,发挥教师人格影响;第三,要开展教师人格实践活动,努力完善教师人格。
  另外,音乐教师必须自觉激发内心深处的审美渴望,把自身对生命的感受,对世界和生活的热爱转化为对音乐本质的感受力量,积极发现和领略美的真谛,使心灵得到提升,情感得到深化,智慧得到启迪。对音乐的感知、表现、鉴赏、理解和判断的能力水平是因人而异的,只要教师内心充满美的追求,对爱与善拥有持久的向往和渴望,就能够通过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鉴赏,并且把这种理性鉴赏能力以审美的方式传达给自己的学生。
  二、培养鉴赏能力,保障正确审美
  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一般应必须具备以下一些专业能力:识谱和听音能力,歌唱的能力,键盘乐器演奏能力,指挥能力;精通一至两种乐器。音乐审美活动主要依存于对流动音乐音响的直觉感受,但是这种感受所参与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却包含着浓厚的理智因素。音乐来自生活,音乐是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无论是创作音乐、表演音乐,还是欣赏音乐,都取决于是否占有生活。较高的审美力是教师审美素质的核心,它是一个综合概念,是各种教育能力的有机结合,是直觉、体验、认知、理解、判断、选择与想象的辩证统一。教师要通过审美实践,积累生活经验,丰富知识,提高艺术修养,培养观察体验能力、理解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自己的审美力不断提高。
  三、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传统美育
  一个民族的音乐真实地记录了本民族的成长历程,每一个音符背后都凝结着这种成长的痛苦和坚强,也深刻寓寄了一种文化的情思与理想。音乐教师不仅要深入领会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特质,熟悉教材上的曲目,还要多聆听一些教材以外的不同风格和体裁的民族音乐作品。在欣赏、领悟的过程中,能通过民族音乐风格、流派等表现手法的分析、比较,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从中领略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使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进入更高的水平。多读一些文化史、音乐史、美学史等方面的书籍,这样才能把音乐的直接感受、感情体验和历史文化发展结合起来,构成完善而成熟的审美心理。只有扩大音乐视野,积累审美经验,才能不断提高、增强音乐的审美能力。音乐既有自在、自然的原始音乐素材中包含的美,又有着社会创造中富于人性的、人情的、人为的原始音乐素材中包含的美。如《春江花月夜》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使人回味无穷。
  四、构建精神家园,畅游音乐海洋
  音乐教师的修养不仅仅是一些基本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建构,一种信念的生成。音乐作品包含着生活美、创造美,更重要的是直接进入个体心灵世界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一种艺术美,它比生活美更纯粹、更集中、更典型。这种经过提炼和升华的精神力量对音乐教学中美感传递来说,更富于感染力。如舒伯特的歌曲《鳟鱼》中的钢琴伴奏使人仿佛触摸到水的流动,看到跃动的水光;德彪西的《雨中花园》整个乐曲都如一幅清晰、透明、有微光闪烁的印象派绘画;又如抒情性的无标题音乐、节奏强烈的非洲音乐,以情感、情绪的抒发为中介,欣赏者可以进入自由联想的情绪空间和意象世界,伴随旋律、节奏的进展,或宁静或狂放,或轻松舒缓。音乐教师对已有的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和欣赏,既是对自己审美经验的一种检验,也是一种精神升华。从这个层面来说,音乐教师必须热爱音乐,不仅要能够感受和体验音乐,更应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潘孟良
其他文献
从社会发展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深远地影响每一个人,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等。正因为如此,国家提出了“互联网 ”行动计划,就是要重点促进以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
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学校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实践性  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一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传授学生课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解调能力,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为了弥补这点不足,校本课程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只有学生直接体验,积累的经验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于
新课标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活跃的课堂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较大限度的参与其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对激发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语文课堂就像是一件流动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在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如何让
2017年村镇建设总的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我国民办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民办教育的发展,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现状,其灵活的办学机制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英语句子中,一般认为有25-30以上单词的句子为长句。难句,或者叫复杂句,则是指包含各种语法关系、两个以上主谓结构和特殊句型的句子。英语长难句的特点表现在修饰语过多、并列成分多、语言结构层次多。常见的英语长难句,有如下几种情况:带有较多成分的简单句,含有多个简单句的并列句,含有多个从句的复合句,含有多个插入成分的句子,并列复合句。  一、长难句教学背后的隐忧  1. 单一。教师教得单一,学生学得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呢?  一、赞扬欣赏,激发兴趣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