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lei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总体情况较好,但还存在岗位难以吸引能人、“双带”能力不高、服务群众方法欠缺等问题,需要坚持以农村和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突出带头人的标准;坚持统筹城乡人才资源,进一步拓宽带头人队伍的来源渠道;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践,进一步创新选出带头人的方式方法;坚持培养关心和管理监督并重,进一步健全带头人留得住、干得好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922(2019)01-35-03
  基层稳则国家安,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是基层党建与农村发展有机结合的核心带头人,是推动建设阳光政府、效能政府、责任政府的直接动力,是和谐乡村发展的引领者、领导者和践行者。本文以四川遂宁基层农村为例,调查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情况,在分析当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供有益思路。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现状评价
  (一)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强
  近几年,遂宁市各级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制度建设,明确细化村党组织带头人选任的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增强其忠诚度、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道德素质正反典型的宣传,树立以德为先导向。调动了村党组织带头人工作积极性,队伍工作状态更加好转。
  (二)整体素质有所提升
  目前,遂宁全市农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50岁左右,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整体素质有所提升。村党组织书记高中、中专学历占总人数一半左右。参加过市级或县(区)外集中培训的占40%左右;参加过县(区)集中培训的占100%。学历得到了提升,培训得到了加强,素质明显提升。
  (三)激励保障比较有力
  遂宁市注重解决基层干部出路,积极开展从优秀基层干部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和定向选拔乡镇科级干部工作。同时,加大表彰激励力度,坚持定期评选表彰、提拔重用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推动崇尚实干、激情创业。坚持把基層干部补助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兑现。
  (四)“第一书记”工作成效显著
  各个市州为增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实效,加强“第一书记”管理,出台了《贫困村“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加强对“第一书记”的指导、管理、督察、考核、激励,推动“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扎实深入开展。“第一书记”通过履行职能,建强基础组织、实施精准帮扶、加强结对共建,实现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全面深入做好扶贫攻坚工作。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岗位难以吸引能人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家庭自主经营,农民对基层党组织的依赖程度较低。由于没有实现脱产专职,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待遇远低于当地劳动力平均工资水平。工作再出色,身份也难以解决,一旦不在村里工作,就是普通农民。经济上没甜头,政治上没奔头,后顾之忧没有保障。客观地看,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缺乏自我成就感、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度,难以吸引到能人,在任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调动。
  (二)“双带”能力亟待提高
  村党组织书记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年龄普遍偏大。面对农村社会深刻变革,绝大多数缺乏应有的政策理论水平、市场经济理念、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技能,对自己增收、带领群众致富、发展集体经济思想保守、思路狭窄、方法陈旧甚至无所适从。有的带头人虽然依靠一技之长和吃苦耐劳增收致富,但缺乏影响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能力,难以将一家致富变成集体致富;有的带头人更是将主要心思和精力投入到了自家的致富增收、发展壮大,忘记了村党组织书记的岗位职责,工作消极应付、遇事推诿拖延。
  (三)考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市、县、乡(镇)三级对村和村党组织书记的考核评议、管理监督、激励奖惩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村一级工作缺乏规划、预见,手段有限、制约较多、变数较大,目标制定无法太具体;村党组织书记没有实现脱产专职,主业副业无法分清本末,依靠制度规范管理存在难度,一些制度和工作要求因村级条件所限难以全面落实,依靠民主机制强化监督存在难度。总体来说,对村党组织书记的考评、管理、监督、激励的有效做法,还没有上升到长效的机制、健全的体系、规范的制度层面,吸引能人治村、调动激发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激情的激励措施、制度、政策还缺乏针对性、延续性。
  (四)服务群众方法欠缺
  近几年,由于群众向上级反映问题的渠道较多,部分群众反映问题有的不属实,有的夸大事实,导致村党组织书记工作难度加大。部分村党组织书记不重视深入群众,不愿意做群众工作,有的群众观念淡薄不屑做,有的缺乏感情不想做,有的生活舒适不愿做,有的回避矛盾不敢做,有的不出大事不去做。部分党组织书记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的问题,导致在关键时刻出现“失语、失位、失控”的情况。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以农村和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突出带头人的标准
  村党组织带头人肩负着带领党员群众建设农村、发展农业、发家致富的重要职责。应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迫切需要,着眼形成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进一步聚焦和明确带头人的标准。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即“三有三带”:一是有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能带给希望。要把村里搞好、把村民带富,必须选一批能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志于在农村干事创业,对老百姓有感情,愿意付出和奉献,带着大家一块苦一块干的带头人。二是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能带领发展。要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必须能带领村民发展致富,否则在村里“吃不开”,群众也不满意。带头人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村集体经济实力才能强,村民收入才会比较高。三是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能带来和谐。要成为一名带头人,一定要思想素质好、品行端正、处事公道,这样群众才会信任,矛盾自然就少,村里才会和谐稳定。   (二)坚持统筹城乡人才资源,进一步拓宽带头人队伍的来源渠道
  村党组织带头人来源应该主要考虑五类人群:一是本村致富能手。这类群体主要指种养大户、个体私营企业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们有一定的发展眼光和创业实力,大多有自己的经济实体或种养基地,有自然形成的群众基础,能够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带领致富,村民大多比较接受和认可。二是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这类群体主要指从本乡本村出去的务工经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他们头脑灵活、见过世面、懂经营、会管理,对本村有着天然的乡土情结,村民普遍期望他們回村当带头人。三是现任村干部。这类群体主要指在任的村委会主任、党组织副书记以及其他村干部,他们已经在村干部岗位上工作,对村里工作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四是大学生村官等自愿到农村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年纪轻、有文化,思想活跃,敢闯敢干,把回乡当村官作为职业选择,已经有不少干得好的典型,村民越来越认可。五是复员退伍军人。这类群体主要指本村出去当兵、复员退伍之后又回到村里的人员。
  (三)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践,进一步创新选出带头人的方式方法
  创新挑选带头人的方式方法,主要有“三选三任”。
  1.“三选”是创新挑选带头人的主要方式。一是党员群众推荐选。主要针对在村里工作生活的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等,通过换届前的集中推荐,由各村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推荐一批优秀人才。可以采取以户为单位推荐村党组织书记候选人,实行候选人业绩公示制度。二是鼓励动员回村选。主要针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要积极做好他们的思想动员工作,鼓励引导他们回村参选,带领村民创业致富。三是重点培养择优选。主要针对自愿到村的大学生村官、大中专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等,通过纳入后备干部、提供锻炼平台等方式,有计划地进行重点培养。
  2.“三任”是创新挑选带头人的必要补充。一是市、县、乡(镇)机关派任。主要针对本村一时没有合适人选,且村情复杂、矛盾较多、班子软弱等情况,特别是需要重点扶持的扶贫村,从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机关选派干部,直接任命为村党组织书记。二是优秀书记兼任。采取这种方式的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大村、强村的党组织书记兼任小村、弱村的党组织书记;二是中心村的党组织书记兼任周边村的党组织书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三是企业、合作社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党组织书记,实行村企联建、村社联建。
  (四)坚持培养关心和管理监督并重,进一步健全带头人留得住、干得好的工作机制
  把带头人选出来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在留得住、干得好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履职能力。为使带头人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不断强化他们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进一步突出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行家里手。特别是要加强异地经验交流培训,把带头人组织到经济发展有特色、农村治理效果好、群众对带头人满意度高的典型村社现场交流观摩培训,根据调研反映,这样的培训方式成效显著。
  2.强化激励保障和关心支持,提升内在动力。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村党组织书记报酬待遇普遍应达到或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至2倍;进一步健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注重搭建平台,提供支持,为自愿回乡的带头人实现自身价值、回报家乡父老创造条件。
  3.壮大集体经济,夯实物质基础,提升创业实力。从实际情况看,村干部缺资源、缺手段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针对这个问题,应通过政策扶持、集中推动等办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带头人干事创业、服务群众提供物质基础。注重日常管理和监督约束,提升廉政定力。对村干部既要热情关心,又要从严管理,保证他们愿干事、能干事、不出事。
  责任编辑:康璇
其他文献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发布,使基础美术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专家们提炼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五大核心素养。  一、如何理解美术“图像识读”  所谓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以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读和解读。在人类漫长的文化发展中,图像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工具之一,对政治、经济等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发挥了独特
期刊
摘 要:在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中,虚词的理解和辨析是重要的考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而虚词用法之多意义之广,往往颇多争议。教学中将课内虚词落到实处,由此及彼推及课外甚为重要。对于有争议的虚词辨析,采取回避或者模糊处理,实不可取。本文以高频虚词“之”为例,就其中争议颇大的几处用法浅谈愚见,以期大方之家指正。  关键词:虚词用法之主谓之间古代汉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
期刊
摘 要:项目学习是学生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实施的一系列探究活动。高质量的项目学习能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我们从“学科+”“生活+”两个维度,构建项目学习课程体系;提炼“三环六步法”项目学习范式,规范实践过程;围绕学生学习,构建项目学习课程四维评价体系。  关键词:项目学习;多学科融合;实践策略  2016年我校参加了郑州市教育质量健康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市的推广和实行,关于如何适应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并如何落实在实际教学中,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重要任务,特别是我们一线教师更要积极作出探索。本文结合高中实际教学,惴表本人几点浅见,以砖求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教学;历史高效课堂;素质教育  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说过“告君之诸往而知来者”,也就是说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清历史发展规律,进而理智地思考和
期刊
摘要:自2017年乐山市“三县一区”和浙江“两区一县一市”开展东西扶贫协作,突出产业扶贫、汇聚多方力量、注重智力扶贫,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考核指标不统一、高质量发展基础薄弱、彝区劳务输出意愿低、政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拓宽扶贫项目投资门类、创新民族地区劳务协作模式、完善政策机制,以便更加有效地推进浙乐扶贫协作。  关键词:东西协作;脱贫攻坚;产业扶贫
期刊
摘 要:墨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春秋战国之后,墨家却逐渐衰落下去,直至近代以后,墨家思想才又引起人们的注意,有了复兴的趋势。本文主要根据墨家的思想内容,结合时代特点,浅要分析墨家思想发展、衰落及复兴的原因。  关键词:墨家;显学;式微;复兴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在这段时间内,诸侯争霸群雄并起,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学说作为指导。时代的需要加之宽松的社会环境,孕育出灿烂辉煌
期刊
摘 要:低年级小学生识字教学意义重大。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看,语文教学是学生未来交流学习的基础;从大脑发展的角度看,识字活动借助听力,动手练习与视觉等外部信息获取方法有关,形成对大脑的全面刺激。神经联系和大脑各区域的联系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功能。从口语表达到写作,识字教学呈现出“桥梁”作用。在这方面,识字教育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读、写能力,低年级识字教学改革也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期刊
摘 要: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要及早培养起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其主要是为了奠定学生的文化基础而服务的。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语文学科又是向学生传输文化知识的重要课程,除了让学生识字、识拼音,教师还应该着重强化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个年纪,正是养成正确读书习惯的好时候。有鉴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
期刊
摘 要:方言,是一种深刻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薪火相传积淀下来的精神内核,方言的传承迫切需要后人的努力与坚持。广东,作为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其在促進经济发展、减少人与人之间沟通障碍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这也造成了传统方言的消失。  关键词:幼儿;广东方言;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土生土长的广东孩子不会讲广东话的现象
期刊
摘要:五通桥区桥沟镇在镇域发展具体实践过程中把准“整体与局部”“发展与环境”“目标与方法”“物质与精神”“速度与质量”“法治与和谐”“服务与治理”“激励与约束”“共建与共享”“当前与长远”十对关系,因地制宜提升镇域发展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镇域发展;基层治理;内在关系;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922(2019)01-78-04  随着全国经济社会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