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介质纳米圆柱增强单分子荧光传感光信号的研究

来源 :光通信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s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荧光分子自发辐射的发散性以及低辐射效率制约了单分子荧光传感光信号的捕获,电介质纳米圆柱能够有效提高荧光分子的定向发光强度。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理论研究了荧光分子的振荡方向、荧光分子与纳米圆柱的距离、纳米圆柱的折射率和直径对定向发光增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圆柱的折射率为1.7、荧光分子的振荡方向沿圆柱的轴向、纳米圆柱具有更大的直径且荧光分子离纳米圆柱的距离更小时,荧光的定向增强效果更好。当纳米圆柱直径为1μm、荧光分子距离纳米圆柱10 nm时,荧光定向增强约为10倍,定向发射角约为16.1&
其他文献
图书馆空间再造是近些年来图书馆界比较热点的研究主题,通过空间再造延伸和扩展图书馆的服务。西安欧亚学院图书馆通过对空间规划的研究,探索出了符合本校实际的空间再造的实
《莫高窟六字真言碣》和《重修皇庆寺记》碑是敦煌莫高窟保存下来的两块非常珍贵的碑石,两块碑中都记载有元代沙州路河渠司下的李世荣,而李世荣的身份是画工,《莫高窟六字真言碣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各行各业智能化发展,而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农业上,可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促进现代农业朝着智慧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物联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一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中国凭借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成为制造业出口贸易大国。但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制造业赖以发展的低成本优势不断被削弱。在此背景下,通过增加制造业高级生产要素——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利用其蕴含的先进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提高制造业
目的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接诊质量(9.63±0.30)分
隋唐时期,密教在中土逐渐盛行,与之相对应的密教观音图像也时常出现.受其影响,地处河西地区的敦煌石窟,在盛唐时期出现了密教流行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图像.经过盛唐、西夏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