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实践以及探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wangke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里面指出,老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及模式,运用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文章主要经过分析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和当前的趋势相结合,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里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
  我国新的课程教育改革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推广以来,各个学科的教学方式开始全方位改革,教师也开始了转变了教学观念和教育模式,利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中积极参与,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是学生养成良性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当今素质教育政策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初中的化学课教育,其课堂教学的内容就是提高学生在化学方面的创新知识和创新意识,给予学生进行创新的舞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进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化学学习潜能,增长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潜能,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学生引导到自主学习、科学探索和主动实践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本文将结合自己的化学课程教学实践,探讨一下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种看法。
  1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在现阶段素质教育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以前的学习知识和已经掌握的基本技能,发挥思考和主动学习能力,探索新的知识和掌握更高的学习技能。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一般教学程序如下,首先,利用有效的问题情境,在课堂中提出一定的学习问题,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让学生根据学习问题提出一定假设,思考这个假设的实验方案;最后,将实验和假设进行分析和拓展。探究式教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1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
  传统的教学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是知识的传送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课堂的思考不感兴趣,缺乏与教师的互动。这一结果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积极性,每一堂课只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人想法,忽略了思考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主体教学模式中具有很多提高和改进,以化学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告诉学生某一化学实验的结论,也也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实验,从实验现象中观察和总结结论,学生参与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学习的快乐和发现问题的兴趣;然后在通过课本权威知识的强化,让学生领悟到真正的知识和技能。
  1.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化学家从小就具备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生的化学学习需要有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效率将会大大提高。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乐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对于化学实验中非常有趣的现象,学生会主动思考其产生原因和规律,从而得到扎实的知识。
  2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
  2.1 与教材问题紧密结合
  教师在施行探究式教学方法时,应该提出与教材紧密结合的学习问题,认真设计教学技术,研读教学内容,在完成可能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指导性教学问题,吸引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然学生自主设计化学实验,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另外,在课堂中开辟互动环节,供学生进行实验和知识交流,相互表达意见,分小组进行讨论和提出各自的论点,选出小组代表对各自的实验方案进行辩论和分析。最后,教师根据实验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找到准确的答案。以这个学习方法为依托,学生可以将化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2.2 以实验为主导
  化学课程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必须在探究式教学课程模式中融入更多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模式使用一种更加直观的方法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其结果是学生在自己动手过中锻炼动手能力,现象处强大的学习潜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同一个教学实验设计出多种不懂的实验方案,根据不同的探究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调动学生的化学积极性。实践才能出真知,化学实验实践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2.3 师生互动教学
  师生互动教学方法是保证探究式教学持续进行的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设置情境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开辟出一段互动交流时间,学生根据各自的论点,收集相关学习资料,然后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安装实验仪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后总结分析发生的现象,然后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再安排各自组别的学生代表对于自己的研究结论进行交流和讨论,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在这样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教师进行引导和点评,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
  3结语
  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于教育水平和知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主体、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情况和教学效率上均有较大提高,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于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能够获取化学学习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在探索和发现过程中,获取学习的自信心。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课程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胡爱平.“启发—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导学,2014( 35) .
  [2]宋学宏. 浅谈探究性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1( 17) .
  [3]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1-95.
  [4]庞华英,陆伟.问题生成性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尝试.化学教育,2010,31(5):62-63.
  [5]石柏兴.设计系列化学实验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化学教育,2010,31(11):22-24.
其他文献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探究,学会归纳创新,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习惯,让每一位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彻底把“要我学”引向了“我要学”。  河南西峡学习归来,在对西峡一高教学成绩赞叹震惊之余,内心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大胆尝试和实
摘 要:曾几何时,“抽象”和“枯燥”成了数学的代名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重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重视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互动和生成,越来越发发现传统课件在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薄弱,而电子白板集各种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于一体,因其极强的交互性,逐渐走入课堂教学,它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交流、探究的欲望,并成为一
摘 要:老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的教育尤为重要,语文阅读是对知识采集的重要渠道,但就目前来看,老师高中语文阅读教育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内容过于老旧,执教者与学生不够重视阅读的重要性,这样都会导致每个学生的自主理解能力、自身的素养下降。对于高中语文阅读的单一化、公式化已然成为当今教育界应该思考的问题了。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在笔者看来,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
摘 要: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言知识是为言语能力服务的, 最终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 即 “学中用, 用中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方面,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氛围;多媒体;训练;对话  小学教育是学生学校教育的启蒙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以后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开设了英语课,充分认识到了英语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再逐渐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阅读教学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学开始,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一题多种解法的训练,能使学生灵活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应变能力,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所谓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向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基本的特色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囿于一种思路,一个角度,一条路走到黑。适当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教
摘 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