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装美与穿着艺术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qi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美是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互相促进。虽然每个人都有爱美的权利,问题是否会不合理搭配,是否符合自己体型、职业、环境的需要,是否真正达到美的最高境界。
  服装美 装着艺术 精神文明
  一、衣着打扮要符合民族的特点
  任何一个民族,由于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人情、生活习惯等,形成了自己的不同于其它民族的审美观点。在衣着打扮上,这种民族性也有着明显的反映。如朝鲜族妇女喜欢穿白色长裙;藏族人喜欢穿黄色衣服,男人袒露左膀;蒙古族则喜欢穿大袍子和长统靴。应该指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衣着装束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有利于本民族文艺和装束的发展。比如流行于欧美的西装,它的造型突出了肩部的平直、胸部的挺括、略微收进的腰部曲线,再加上深V型的领口,使人穿上庄重和挺秀。因为西装的造型设计很美,19世纪40年代前后,传入中国,逐渐被广大国人接受,特殊的一段年代,西装成为资本主义的符号之一,淡出国人的视线,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西装骄傲地重新回到中国人的身上,成为中国各种场合中男人的挚爱。而中国的旗袍能够凸显女子婀娜多姿的身材,深受女性喜欢。不少国外设计大师以旗袍为灵感,将中国旗袍与欧洲夜礼服的巧妙结合,推出了有国际风味的旗袍令许多外国女士,特别是影星们的青睐。她们纷纷在一些社交和礼仪场合穿旗袍亮相,从而形成了“中国旗袍热”,展示了中国特有的服饰文化。但有些国外的服装,如露脐装、迷你裙等,过分的袒胸、露背、露腿。在西方人穿起来习以为常,认为很美,但对多数中国人来说,则感觉不够雅观,因为它不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习惯,不能被多数国人接受。
  二、衣着打扮要符合职业、环境的需要
  在各种场合都应讲究服饰礼仪,公务场合要庄重保守、端庄大方、严守传统,不能强调个性、过于时髦、显得随便,最好穿深色的套装,尽量不要穿着夹克衫、牛仔装、运动装、旅游鞋,衣服更不能过于肮脏、折皱、残破、暴露、过大、过小或紧身。在宴会、舞会、晚会、聚会等应酬交际场合,服装应突出时尚个性,可穿时装、礼服或民族服装。
  例如,医务工作者穿上白大褂,坐在门诊室内,给人一种权威圣洁的美。但如果他穿着白大褂,脖上挂着听诊器去参加朋友的婚礼,他可能成为大家的“焦点”即使新郎官再有涵养也绝对不会高兴的。青年人去参加联欢活动,尽可能选用明亮鲜艳的色彩、特殊的款式、打扮的光彩夺目些,以此来适应环境并衬托自己欢乐的心情。但如果去上课或者去导师家拜访,服装就要选择色彩淡雅、款式简单的服装,这样才能与真诚的求学精神相协调。同样,在严肃的场合,你的服装如果过于怪异,也会弄巧成拙,更是不礼貌的表现。在会议室,大家都穿西装、或其他正装,而你却穿着睡衣出现,无论你的睡衣再昂贵,再漂亮,也只有在卧室里才见光彩,而在会议室中出现,只能降低自己的格调,有损于自身的形象,被人耻笑。
  三、衣着打扮要符合色彩美的需要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色彩,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由色彩组成的。色彩是构成服装的重要因素,色彩则是服装给人的第一印象,服装的款式越简单,色彩的作用就越大。色彩是服装的灵魂。虽然任何色彩都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但不是用任何色彩的服装都适合打扮每一个人。关键在于个人的性格、肤色,体型与服装的色彩,能否取得统一。一般来说,外向型性格的人多喜欢红、黄、橙三种有代表性的暖色,它能给人以生气、活力、热烈、精神振奋的感觉。而内向型性格的人多喜欢选择青、蓝或黑色为代表的冷色,它能给人以冷静、稳重、朴实的感觉。一个人的皮肤颜色是选择服装色彩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来说,肤色白皙的人,服装色彩的选择面较广,穿上浅色的服装会显得莹洁、柔和、素雅,穿上深色的服装则与白皙的肤色形成对比,会使肤色更见白净,加深艳度。而肤色偏黑者,应穿蓝、绿、玫瑰红、米色等浅色调的衣服,以增添明朗的感觉。不同的颜色也会引起人们对距离感觉上的差异,红、橙、黄等暖色,使人感到距离近些,而青、蓝、绿等冷色则令人觉得距离远些。人们正是利用视觉上对色彩的错觉来弥补人在体型上的先天不足,达到用色彩调节体型的目的。
  四、衣着打扮要符合线条美的需要
  服装上的线条千变万化,但只有当它符合人体的线条时,才能发挥出真正的美、否则,再美的线条也会失去它的魅力。服饰上的每种线条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竖线条给人的感觉是庄重、严肃,横线条则是稳定而厚重,而斜线、曲线则给人以活泼、轻松而流动的感觉。因此,懂得用服装线条的美来装扮自己,一定会使你变得更加雄健或秀美。比如圆脸者,不要穿圆领的上衣,因为这种领的线条与脸的线条重复,重复会起到强调的作用,使人的眼光会停留在这上面,从而使圆者更圆。当然,最好也不要穿横长方形领,因为相对立的东西会相互衬托,反倒使对方更加突出。圆脸者,应有一条较长的变化线来修饰,最好是一个较长的椭圆形衣领,既不重复不对立,这会对脸起到软化的作用,这条变化线能把人的目光从脸孔引向下面,似乎能把脸拉长一些。同此道理,长脸者,不宜穿长条直领,也不宜穿长方形的横领;而宜用带有变化线条的短领,这会使脸孔显得比较短一些。宽肩者,可用长的褶接线条从肩伸到腰,或用窄而深的领线缓和之;切忌以双肩及领上用宽阔线条。窄肩者,避免用窄而深的领线,而要在双肩上,领上用浅而宽阔的线条。平胸者,可用丰满柔软的衣领,胸饰花纹,用折褶布料的方法折褶胸部,使它有隆起和丰厚之感,矮胖者,衣服不要穿横线条的,宜穿垂直线条的,这能将人的目光上下牵引,可增加人的长度感。瘦高者,衣服不要穿直线条的,宜穿横线条的,这能把人的目光引向左右,可增加人的寬度感。总之,女装采用的装饰线多是斜线、弧线、波浪线,给人以秀美、端庄的感受。而男装多采用横向结构线,给人以均衡、对称的感受,体现肩负重任的男子汉的气概。
  五、衣着打扮要体现自己的个性气质风度和魅力
  气质是个人的心理、行为特征的总和,风度则是个人的外在表征,是人的全部生活姿态所提供给人们的综合印象,人的体征因为有了气质、风度,才灌注了神彩、风韵,闪烁灵光。服装衣裳是文化的表征、服装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服装只有表现了人的风度、气质,才会顿然生挥,展示出特有的风采。而且,一个人的气质 、风度只有在找到了与之相应的服装形式时才会如获神助,体现出分外诱人的魅力。服装具有四大美学要素:款式、色彩、质地、装饰,它们可以变幻出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可与人的个性风格(气质、风度)相匹配,从而来确定服装美学特征和设计构思。色彩的对比度、质地的挺柔度、装饰的浓淡度等都会表现出不同风格。认真研究这种个性风格与服装风格的共通点,便可寻找出表现气质风度的最佳服装。
  参考文献:
  \[1\]毛宣国.美学新探\[M\].长沙:岳麓书社,2002.
其他文献
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能力较为薄弱,PLC课程成为中职教育中较难掌握的专业课程之一。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适应生产技术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的
目的:探讨院校结合教学方法在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教育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校08级专科护理1个班学生,随机分为学校学习组,医院学习组,院校结合组,分别采取学校职业防护教学、医院职业防护教学和院校结合职业防护教学法。结果:采用院校结合教学法的护生锐器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学校学习组和医院学习组。结论:院校结合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效果。  院校结合教学 实习护生 职业防护  医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综合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弊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提上日程,值得我们每个教师重视。  中职教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职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是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硬件基础、选购、组装、查找故障等硬件知识以及B
摘要:主要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改革方面入手,介绍了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单一教学的缺点,重点从教师之间的协同、学生之间的协同探索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协同创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把信息技术在新课改中的合理运用,让物理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信息技术物理教学系统教学法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
中职阶段的美术教学,素描训练依然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中职美术老师,必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的生
探讨了中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会计基础》课程中的教学策略,阐述了在基础会计课程的产品销售核算环节的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及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