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考试大纲中实验部分的解读
2010年化学高考考试大纲中对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另外,在必考内容部分对化学实验基础还做出如下具体要求:
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二、在高三复习中落实考纲的一些具体做法
1.打破常规复习顺序,把实验复习放在首位
以往高三复习顺序都是把实验放在最后,有时候因时间紧就匆匆收兵。新教材的编写把化学实验放在必修一的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让化学真正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让实验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始终。所以经过高三教研组研究决定:先复习实验。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并且在高三一整年锻炼和提高答实验题的能力。
2.复习内容及方式
复习必抓的四大块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和鉴别,化学实验的分析和判断,化学实验的设计。而复习四大块时必须再明确常考的形式和出现的形式,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还是以实验大题的形式出现,并结合适当的复习手段,有计划按步骤逐点全面复习。
第一轮分块复习以下内容:(1)常用的基本仪器及操作的复习:以分组实验的方式,把高中常用仪器按一定顺序摆放好,让学生在报告本上依次写出名称,用途。会组装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实验装置。(2)组装反应器:不仅要求学生会组装常用的三种制气装置,而且要知道每套装置适用于制取哪些气体,并能写出其反应方程式。特别是启普发生器及其改进装置的复习,实验教师将平时在习题中出现的装置都组装出来,让学生体会并归纳各个装置的优缺点。从而学会评价实验。如果是学生素质好的学校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实验装置,效果会更好。
3.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
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对教材实验的研究。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的特点是:素材的选取以教材为依托,重视学生实验和探究活动,试题考查由浅入深,具有创新性,因此应以教材中的实验为基础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的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掌握仪器用途、装置连接、操作顺序、现象分析及数据记录、实验设计程序、误差分析等重要内容。通过知识的应用,及时归纳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实验知识体系。同时注重对改进实验与创新实验的研究,在立足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应变能力。
要特别关注图表复习,要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对图表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进而将图表中所获取的信息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的创造能力。教材中的图表是很好的范例,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进行复习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二轮复习回归教材,落实基础,培养能力。高三实验复习要回归教材,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意识问题。对学生来说,大多数对阅读教材、回归教材的做法不重视,还有一部分学生知道教材重要,但不知道如何阅读。二是教师引导学生怎么有效地回归教材。
三 几点建议
第一,在进行必修一、必修二以及选修的教学时,教材上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的分组实验都必须做。对学生来说亲身经历获取的知识印象会更深刻。
第二,在编拟平时的考试题时,有意识地在实验部分提高新颖度,阅卷时不能抹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语言的规范性也要严格要求。鼓励学生敢答实验题,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第三,以教材上的实验为生长点,抓住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哪怕对再小的实验都要有安全、节约和环保意识,让学生形成习惯,并从中学会评价和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
第四,实验课安排要科学合理。现在的新教材没有指明哪些是分组实验,哪些是必做的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数。
第五,复习计划要有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复习进度不可时快时慢,否则学生吃不消。
(责任编辑 廖银燕)
2010年化学高考考试大纲中对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另外,在必考内容部分对化学实验基础还做出如下具体要求:
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二、在高三复习中落实考纲的一些具体做法
1.打破常规复习顺序,把实验复习放在首位
以往高三复习顺序都是把实验放在最后,有时候因时间紧就匆匆收兵。新教材的编写把化学实验放在必修一的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让化学真正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让实验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始终。所以经过高三教研组研究决定:先复习实验。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并且在高三一整年锻炼和提高答实验题的能力。
2.复习内容及方式
复习必抓的四大块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和鉴别,化学实验的分析和判断,化学实验的设计。而复习四大块时必须再明确常考的形式和出现的形式,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还是以实验大题的形式出现,并结合适当的复习手段,有计划按步骤逐点全面复习。
第一轮分块复习以下内容:(1)常用的基本仪器及操作的复习:以分组实验的方式,把高中常用仪器按一定顺序摆放好,让学生在报告本上依次写出名称,用途。会组装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实验装置。(2)组装反应器:不仅要求学生会组装常用的三种制气装置,而且要知道每套装置适用于制取哪些气体,并能写出其反应方程式。特别是启普发生器及其改进装置的复习,实验教师将平时在习题中出现的装置都组装出来,让学生体会并归纳各个装置的优缺点。从而学会评价实验。如果是学生素质好的学校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实验装置,效果会更好。
3.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
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对教材实验的研究。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的特点是:素材的选取以教材为依托,重视学生实验和探究活动,试题考查由浅入深,具有创新性,因此应以教材中的实验为基础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的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掌握仪器用途、装置连接、操作顺序、现象分析及数据记录、实验设计程序、误差分析等重要内容。通过知识的应用,及时归纳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实验知识体系。同时注重对改进实验与创新实验的研究,在立足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应变能力。
要特别关注图表复习,要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对图表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进而将图表中所获取的信息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的创造能力。教材中的图表是很好的范例,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进行复习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二轮复习回归教材,落实基础,培养能力。高三实验复习要回归教材,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意识问题。对学生来说,大多数对阅读教材、回归教材的做法不重视,还有一部分学生知道教材重要,但不知道如何阅读。二是教师引导学生怎么有效地回归教材。
三 几点建议
第一,在进行必修一、必修二以及选修的教学时,教材上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的分组实验都必须做。对学生来说亲身经历获取的知识印象会更深刻。
第二,在编拟平时的考试题时,有意识地在实验部分提高新颖度,阅卷时不能抹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语言的规范性也要严格要求。鼓励学生敢答实验题,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第三,以教材上的实验为生长点,抓住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哪怕对再小的实验都要有安全、节约和环保意识,让学生形成习惯,并从中学会评价和改进实验方案的方法。
第四,实验课安排要科学合理。现在的新教材没有指明哪些是分组实验,哪些是必做的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数。
第五,复习计划要有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复习进度不可时快时慢,否则学生吃不消。
(责任编辑 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