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w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监测主要通过监测生物种群、个体对环境变化或污染的反应来了解环境的整体质量或环境的污染程度,以便为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生物监测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其具有长期性、连续性、灵敏性、探测性、直观性、简便性、经济性、综合性和非破坏性的特征,因此与传统的理化监测方法相比,生物监测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据此,本文首先介绍生物监测的相关知识,然后再进一步分析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采用无涂层、SiC涂层、C和SiC复合涂层处理的炭布/网胎预制体,经过CVD和树脂浸渍/炭化混合致密,制备了4种C/C坯体,随后熔融渗硅获得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纤维涂层、基体
期刊
PLC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变频器中,能够对其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较差的劣势进行弥补,并且也能够保证变频器在和PLC自动技术融合之后具有人机互动的小幅哦,因此将PLC自动控制技术应
介绍了火力发电机组中低压加热器汽液两相流水位控制器的原理、功用.
目的 观察HaCaT细胞和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接受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细胞增殖活力和自噬体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初步评估增殖活力损伤程度和自噬体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两种细胞各分为5组,对照组、5、10、20、40 mJ/cm2 UVB照射组,照射结束后12h进行MTF实验或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全波长酶标仪下读取各孔A值,倒置荧光显微镜下随机选取视野,计数每视野下自噬体表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互联网上通过虚拟展馆方式拓展博物馆陈列展览成为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实体展馆现状和虚拟现实技术介绍,探讨利用三
目的 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增殖活性、基因组DNA总体甲基化水平及增殖相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10-6、10-7、10-8 mol/L1,25(OH)2D3作用HaCaT细胞24 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25(OH)2D3对HaCaT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总体DNA甲基化试剂盒检测基因组DNA总体甲基化
我台地处高山,在建设发射机房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因素对机房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台的实际对机房的建设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
目的 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血清中的抗衣原体质粒编码蛋白3(Pgp3)、抗外膜蛋白复合物B蛋白C端肽(OmcBc)、抗ct841编码蛋白(CT841)和抗热休克蛋白60(HSP60)抗体.方法 将编码上述4种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和空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并用谷胱甘肽磁珠进行纯化后包被ELISA孔板.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和未感染者血清各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