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已无“朱先生”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才子”的传说
  电影《白鹿原》中没有出现朱先生这个人物。这让一向对改编作品态度豁达的陈忠实也觉得遗憾,他寄望电视剧《白鹿原》能够对这个人物有所呈现。事实上在他构思《白鹿原》时,第一个浮现到眼前的,就是朱先生。这部小说的众多人物,惟一有相对完整的生活原型的,也是朱先生——其原型是陈忠实的老乡牛兆濂。“朱”字拆开来,便是“牛人”。
  在民间传说中,牛兆濂被称作“牛才子”。陈忠实的父亲就是牛才子的崇拜者。上学前,陈忠实听父亲讲过牛才子的诸多逸闻。秋收时节一家人围坐着剥玉米穗子的黄皮,《三侠五义》《薛仁贵征东》止不住他的瞌睡了,父亲就会讲起牛才子那些有神秘气息的故事。据说牛才子站在院子里观测满天星斗,便能判定明年种何种作物就会丰收;丢了牛的乡民求到他门下,牛才子掐指一算便指出了牛走失后的方位,而后乡民果真找到了牛……
  不过,对种种近于神话的牛才子传说,读书时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陈忠实相信,那是文盲占了百分之九十的农民难以理解有学问的知识分子的结果,理解不了便生出神秘感和崇拜。直到“文革”初期大破“四旧”时他听到一则传闻,才又唤醒对牛才子的兴趣。据说红卫兵掘开牛才子的墓,指望着用挖出的墓砖来砌井,却发现墓道暗室是用未经烧制的泥砖箍砌的。于是民间传说他死前就料定会被人掘墓,故意没有用成砖。结果破“四旧”反使沉寂多年的牛才子又添一则神话。(小说中,朱先生立下遗嘱,“不蒙蒙头纸,不用棺材,不要吹鼓手,不向亲友报丧,不接待任何吊孝者,不用砖箍墓,总而言之,不要铺张,不要喧嚷,尽早入土。”入葬时他头下枕着自己写的书。几十年后墓室被掘开,里头惟一的砖,一面刻着“天作孽犹可违”,另一面刻着“人作孽不可活”,摔开后里面刻的是“折腾到何日为止”。)
  为了使朱先生的形象真实可信,陈忠实跑到蓝田县档案馆去查资料,意外发生了:解放前最后一个版本的《蓝田县志》,总撰正是牛兆濂。这也是牛才子辞世前的最后一部著作,由他和8个编者共同完成。这部县志附录的“民国纪事”,以客观的史家笔法记述了蓝田县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此外牛兆濂还写了几则类似于“编者按”的文字,表达了他对这些事件的看法。陈忠实终于感觉到了一个活生生的牛才子,对写作以他为原型的朱先生的畏怯心理,就在这一刻消除了。
  世上肯定再也出不了这样的先生喽!
  1867年,牛兆濂出生在陕西省蓝田县新街镇。据说在他出生时,父亲牛文博曾梦见宋代理学家“濂溪先生”周敦颐来到家中,便给儿子取名“兆濂”,字“梦周”。牛文博也读过几年书,因为家里穷,辍学做了生意,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极重视。
  牛兆濂小时候就是乡里出名的“神童”,21岁时考中举人,却因要赡养父母,没有去北京参加会试。26岁时他北上三原县,拜理学家贺瑞麟为师。贺先生提及此事。他说这是奉母亲之命(当时父亲已死),母亲只要我学做好人,其他的不指望。贺先生指点他遵循程朱理学之路,他自此专注儒家为己之学,身体力行。
  1900年,关中大饥荒,牛兆濂在县赈恤局工作,深入村野探查灾情,访问疾苦。(小说中,白鹿原遭遇饥荒,朱先生慨然出任赈济灾民副总监,确保粮食全部用于灾民,不损分毫。)因为他的孝行和学问,两任陕西巡抚端方和升允几次向朝廷举荐,光绪御批“孝行可风,着赏加内阁中书衔”,他却敬谢不敏。
  牛兆濂一生中投入时间、精力最多的是讲学。1901年,他创办芸阁学舍(小说中,朱先生讲学于白鹿书院)。此后10年,先后在陕西大学堂、鲁斋书院、存古学堂、爱日堂等处讲学。其间他曾担任蓝田县劝学总董和高等小学堂堂长,并被选为省咨议局议员,力主查禁鸦片。(小说中,白鹿原人疯狂种植鸦片,朱先生亲手毁了白嘉轩的罂粟。)
  辛亥革命爆发,西安新成立的军政府曾邀请牛兆濂加入,据说他带着家眷避开了。但在革命军与清军激斗的紧要关头,为免生灵涂炭,他和同门好友张晓山冒着生命危险赶到清军陕西巡抚升允的大营,说服他与革命军议和。要知道在此之前,革命军的谈判代表雷恒炎刚被升允斩杀,弃尸井中。(小说中,朱先生进清兵营,凭一张嘴劝退了20万清兵。)1926年蓝田民团与军队冲突,军阀刘镇华派出部队,意欲屠戮,也是被他劝退。(小说中,朱先生所应付的是刘师长。)
  民国建立以后,牛兆濂回到老师贺瑞麟创办的清麓书院,远近来问学者多时达数百人。他还和同门筹资,赎回老师作序、校勘的69种古籍,使其得以印刷流传。
  5年后牛兆濂回到蓝田,常以“祖述孔孟,宪章程朱”自励,并把这两句话刻成名章。此后他在芸阁学舍讲学直至终老。书院最兴盛时,有学生数百名,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甘肃、湖北、江苏、云南,甚至朝鲜都有人来求学。晚年他不爱远行,但关中及邻近省份书院、学舍相邀,仍会欣然前往。
  最让陈忠实震撼的,是牛先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时刻的作为。东三省失陷,日军步步紧逼、国军不住退让之际,他联合同门,募集义勇军五百余人,通电全国,宣言出师抗日。义勇军抵达西安时,被他当时在省府担任公职的学生杨仁天,以“私自出兵,无所联属,何以得达前线?且饷糈由何供给”为由婉言劝阻,只好作罢。(小说中,朱先生也想亲上抗日前线。)几年之后,“七七事变”,北平、天津沦陷,牛兆濂感时伤怀,病痛加剧,不久便在芸阁学舍去世。
  当年写作《白鹿原》时,陈忠实常常在家门前的灞河边,眺望对岸七八里远处的黄土高崖。高崖下有一个小小的村子,正是牛先生出生和入土之地。在他眼里,牛先生可能是理学关中学派的最后一位传人。关学创始人张载流传至今的那几句铭言,至今读来仍不禁心潮起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觉得这几句话已经道出了关中学派的精髓、他的灞河北岸的老乡党牛才子的精神内质。
  那个时代,一位“有点神”的传统知识分子,竟能得到乡民、官府、军阀、土匪等各个人群的敬重崇拜。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敬重知识分子,更敬重他身后那个包含了价值认同的深厚传统。
  在小说《白鹿原》中,陈忠实借白嘉轩的口说道:“这个人一生留下了数不清的奇事逸闻,全都是与人为善的事,竟而找不出一件害人利己的事来。”“世上肯定再也出不了这样的先生喽!”
  何时何日,价值分裂了,传统稀薄了,那样的先生自然再也出不了。或者,先生还在,只是各个人群对先生和传统的崇敬已然消失。没有那样的人群,也便没有被那样传诵的先生了。
  (本文参考了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张元勋《牛蓝川先生行状》等资料)
其他文献
“李教授,你要火了”  2012年年末,中国又多了—位教授“声名鹊起”。人们在网上留言,纷纷称呼他为“叫兽”。  事情缘起于近来沸沸扬扬的白酒塑化剂超标事件。先是11月19日,酒鬼酒被曝塑化剂DBP超标260%,两日内酒鬼酒市值蒸发二十多亿;再是12月7日,网名“水晶皇”的个人送检者在香港送检的茅台57°飞天酒,被查出塑化剂DEHP超标,茅台股价应声而跌。  塑化剂,又名增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
近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彼得雷乌斯爆出绯闻,主动向奥巴马总统提交辞呈。据美国媒体报道,在调查彼得雷乌斯的保密措施时,联邦调查局(FBI)发现,其传记作者布罗德维尔一再发电子邮件,恐吓另一名与彼得雷乌斯关系亲近的女子,最终导致彼得雷乌斯的婚外恋详情被曝光。  在出任CIA局长之前,彼得雷乌斯系美军四星上将。他曾指挥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作战行动。卸任北约驻阿富汗最高长官后,他又当上美国对外
楼市分化时代到来。核心城市、资金与人口导入的城市,房地产市场稳中有升;以往泡沫过高、目前仍未找到经济突破点的非核心城市房价下跌,人口与资金流出的城市,房价大幅下降。  高和资本《2012年民间资本与房地产研究报告》专刊指出,房地产区域分化明显,温州房价大幅下降,但成交量仍不理想;鄂尔多斯除房屋“抵债”式出售外,基本无市场成交。温州和鄂尔多斯为民间资金本地积累型地区,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后难以支撑虚高
指着杂志里的梦中情人,跟几个实习生谈起我的,“灌篮高手里的,不是樱木,不是流川枫,也不是仙道彰,是那个既做教练又做队长的。”我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幸亏有个90后姑娘提醒:“该是藤真吧?”  没错,就是他,藤真健司,我淘来挂历纸大小的贴画贴在高中宿舍床头、还时不时晚自习逃课在寝室跟他说话的梦中情人。  究竟喜欢这个栗色头发男人的清秀长相、温润眼神,还是为了显得跟别人不一样?我想不清楚,但确实,看完翔
从第一夫人、叱诧风云的参议员到炙手可热的总统候选人,再到受命于国际经济政治动荡之时的国务卿,二十多年来,希拉里从未远离政治与权力这一被男人垄断的竞技场。同时,她将女权问题推向全球政治最前沿的议程    如果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所言由衷,这意味着她放弃了继续为美利坚合众国创造历史的可能性:成为这个国家两百多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3月16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希拉里表示,即
10月将至,北京首钢鲁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按计划将开始试生产。凭借3000吨的日处理垃圾能力,建成后的鲁家山厂将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而回溯至2007年,从北京六里屯,上海江桥,到江苏吴江,广东番禺,垃圾焚烧项目不断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遭遇叫停命运。  2011年年末,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透露,到“十二五”末,中国将建成垃圾焚烧厂超过300座,日处理能力达30万吨,占垃圾处理
2012年10月,飓风桑迪像一只喝醉了酒的大象,将海地和古巴踩得满地狼藉,然后又奔着美国而来。10月28日,飓风在大西洋城登陆,此时,万众瞩目的美国大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奥巴马和罗姆尼进行了3场辩论,互有胜负,飓风的到来打乱了二者的竞选计划。  彼时,连奥巴马团队政治顾问大卫·阿克塞尔罗德也认为飓风将有利于罗姆尼,因为灾害阻止了人们出门参与提前投票,而这对奥巴马至关重要。为阻击罗姆尼,奥巴马的团队
多少年过去了,在我们偏重左翼的文学坐标轴中,邵洵美一直是个模糊的存在。但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身为诗人、翻译家、出版活动家的邵洵美,确是那个年代的风云人物。  当年这位剑桥归来的才子,能诗会文,推崇唯美,与徐志摩、徐悲鸿、郁达夫、沈从文、施蛰存等人都是挚交。他慷慨侠义。乐善好施,家中常高朋满座,人称“文坛孟尝君”。  邵洵美,其人如名,温雅俊秀,许多人说,他是鼻梁笔挺、有着希腊风侧影的美男子。贾植芳
中国人讲究风水,买房时往往要避开凶宅墓地,可英国夫妻麦克·布拉彻福德(Mike Blatchford)和简恩·斯代德(Jayne Stead)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俩的家是一座守墓人的小屋,其中有个房间曾是停尸房,就建在一片墓地的正中央,倒塌的墓碑、怪异的石像和凌乱的荒草是他们的庭院装饰。两人笑称,这种感觉就像每天都在过万圣节。  6年前,45岁的麦克和简在一次拍卖会上看到了被市议会拍卖的这座建于
如果没有亲身体验过巴斯的生活,很难理解这座英国西南部小城的高雅与悠闲。小城的精华,围绕着市中心Abbey Yard(大修道院广场)及周边的小街小巷,便可得大半。  说出这样的话,难免要被指责为“贪恋于乔治王时代风情的攀附风雅,而舍弃了萨默赛特郡清丽的乡间味道”。确实,巴斯的乡间之好,完全担得上独撰一文,吹嘘一下不同于北境苏格兰的粗犷大气或者清新湖区的精致细巧。不过,要体会巴斯的人文精髓,却离不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