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15年4月1~2日滨州市受西风槽、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和地面气旋的影响,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在此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详细探讨了此次过程发生发展的高空地面环流形势,分析了这次过程的物理量场。结果表明,产生强降水的有利条件是高低层系统有机配合、低层切变线与地面气旋配合、低层急流强盛、水汽充足。
关键词 强降水;环流形势;物理量;滨州市
中图分类号 S1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8-223-02
2015年4月1日夜间到2日中午滨州市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全市降水量分布比较均匀,南北相差不大,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2日03:00~04:00,全市平均降水量33.2 mm。此次降水净化了空气,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笔者通过分析高低空资料,探讨此次过程发生发展的高空地面环流形势,分析了此次过程的物理量场,试图找出此次强降水发生的预报线索,为今后的强降水预报提供信息。
1 高空和地面形势分析
1.1 高空形势
从图1可以看出, 4月1日08:00 500 hPa华北至华东均在高压脊的控制下,西风槽位于河套西至四川
盆地,槽前西南气流明显,由于脊的阻挡西风槽移动较慢,槽后冷空气的
补充使其东移加深,700 hPa在河套西部有低涡形成,陕北有切变线,850 hPa西南涡在四川,涡前的倒槽切变伸至苏鲁交界处,中低层存在明显的西南低空急流。4月1日20:00 500 hPa西风槽位于河套,700 hPa槽前暖湿急流延伸至鲁西北地区,850 hPa的倒槽切变北抬至鲁西,滨州市处于其右侧,西南低空急流继续加强,中低层在鲁西北地区有明显的风向和风速辐合。此次降水的位置和强度与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关系密切,低空急流是在此次降水过程中提供水汽的关键因素[1]。
1.2 地面形势
从图2可以看出,2日02:00地面在安徽形成一个气旋,到05:00气旋中心位于安徽和江苏的交界处,然后气旋经鲁东南向东北移动,到11:00气旋进入渤海海
峡,滨州市处于气旋的西北象限,受西风槽、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和地面气旋的共同影响,滨州市从4月1日夜间开始降水,强降水主要集中在2日03:00~04:00,之后逐渐减小,降水强度与地面气旋的运动路径紧密相关。
2 物理量场分析
2.1 水汽条件
水汽通量散度是表示输送来的水汽集中程度的物理量,有研究表明,强降水一般发生在有较大的水汽通量及其辐合的情况下[2]。从图3来看,4月1日20:00水汽通量散度场在鲁西北有一个负值中心,为-20 g/(hPa·cm2·s),滨州市位于负值中心附近,表明低层有强的水汽辐合,水汽输送充足,有利于降水。
2.2 动力条件
从垂直速度时间剖面图(图4)可以看出,4月1日20:00在700 hPa有一个速度中心,上升速度为24×10-3 hPa/s,表示700 hPa垂直上升运动很强,降水的动力条件非常好。
2.3 假相当位温
分析假相当位温场(图5)可以看出,4月1日20:00 850 hPa在山东存在一个假相当位温等温线密集区,位温梯度较大,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不稳定条件。
3 小结
(1)此次强降水的特点是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时段集中、降水比较均匀、南北差别不大。
(2)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影响系统是西风槽、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和地面气旋。
(3)产生强降水的有利条件是高低层系统有机配合、低层切变线与地面气旋配合、低层急流强盛、水汽充足。
参考文献
[1] 曹钢峰,张善君,朱官忠,等.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
[2]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4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强降水;环流形势;物理量;滨州市
中图分类号 S1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8-223-02
2015年4月1日夜间到2日中午滨州市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全市降水量分布比较均匀,南北相差不大,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2日03:00~04:00,全市平均降水量33.2 mm。此次降水净化了空气,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笔者通过分析高低空资料,探讨此次过程发生发展的高空地面环流形势,分析了此次过程的物理量场,试图找出此次强降水发生的预报线索,为今后的强降水预报提供信息。
1 高空和地面形势分析
1.1 高空形势
从图1可以看出, 4月1日08:00 500 hPa华北至华东均在高压脊的控制下,西风槽位于河套西至四川
盆地,槽前西南气流明显,由于脊的阻挡西风槽移动较慢,槽后冷空气的
补充使其东移加深,700 hPa在河套西部有低涡形成,陕北有切变线,850 hPa西南涡在四川,涡前的倒槽切变伸至苏鲁交界处,中低层存在明显的西南低空急流。4月1日20:00 500 hPa西风槽位于河套,700 hPa槽前暖湿急流延伸至鲁西北地区,850 hPa的倒槽切变北抬至鲁西,滨州市处于其右侧,西南低空急流继续加强,中低层在鲁西北地区有明显的风向和风速辐合。此次降水的位置和强度与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关系密切,低空急流是在此次降水过程中提供水汽的关键因素[1]。
1.2 地面形势
从图2可以看出,2日02:00地面在安徽形成一个气旋,到05:00气旋中心位于安徽和江苏的交界处,然后气旋经鲁东南向东北移动,到11:00气旋进入渤海海
峡,滨州市处于气旋的西北象限,受西风槽、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和地面气旋的共同影响,滨州市从4月1日夜间开始降水,强降水主要集中在2日03:00~04:00,之后逐渐减小,降水强度与地面气旋的运动路径紧密相关。
2 物理量场分析
2.1 水汽条件
水汽通量散度是表示输送来的水汽集中程度的物理量,有研究表明,强降水一般发生在有较大的水汽通量及其辐合的情况下[2]。从图3来看,4月1日20:00水汽通量散度场在鲁西北有一个负值中心,为-20 g/(hPa·cm2·s),滨州市位于负值中心附近,表明低层有强的水汽辐合,水汽输送充足,有利于降水。
2.2 动力条件
从垂直速度时间剖面图(图4)可以看出,4月1日20:00在700 hPa有一个速度中心,上升速度为24×10-3 hPa/s,表示700 hPa垂直上升运动很强,降水的动力条件非常好。
2.3 假相当位温
分析假相当位温场(图5)可以看出,4月1日20:00 850 hPa在山东存在一个假相当位温等温线密集区,位温梯度较大,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不稳定条件。
3 小结
(1)此次强降水的特点是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时段集中、降水比较均匀、南北差别不大。
(2)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影响系统是西风槽、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和地面气旋。
(3)产生强降水的有利条件是高低层系统有机配合、低层切变线与地面气旋配合、低层急流强盛、水汽充足。
参考文献
[1] 曹钢峰,张善君,朱官忠,等.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
[2]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4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