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80年代旅美游记中的美国形象

来源 :文学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bo69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自1949以来的隔绝状态.旅美游记不仅记录了中国作家认识美国的心路历程,而且为中国人了解美国、了解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本文以20世纪60至80年代中国作家的旅美游记为对象,分析美国形象在中国的建立、中国作家看待美国的态度以及中国现代化观念的确立.
其他文献
内蒙古60后代表作家乌兰创作的中篇小说《玛涅格尔部落》《遥远的阿穆哈河》中出现了两位金发碧眼的女性形象.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将围绕金发碧眼的女性悲剧命运和造成金发碧眼
“多憎而少爱”,是周作人对《阿Q正传》的一个基本评价.他认为这既可以当作是对鲁迅的褒词,也可以当作是对鲁迅的贬词.作为贬词,周作人认为《阿Q正传》缺少“笑中的泪”,阿Q
自关联理论问世以来,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E.A.Gutt研究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发并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引发了学界对理论及其应用的广泛讨论.本文基于关联理论框
白居易的感伤诗《长恨歌》写得缠绵凄婉哀伤,历来为人所称颂.对于“长恨”的解读,也是见仁见智.本文主要借助于诗歌文本,解读了《长恨歌》中的“长恨”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