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酷吏执法特点与清官思想的比较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史记》记载的酷吏在汉武帝时期集中出现。西汉酷吏的产生有着一定的政治、历史原因。西汉酷吏打击宗室权贵、铲除豪强大族,他们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他们执法严厉、残苛。他们的执法特点既有与清官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与清官的政治思想、执法特点不同的地方。
  关键词 酷吏 执法特点 清官
  一、西汉酷吏产生的原因
  《史记·酷吏列传》共记载的酷吏是13人。除了侯封、晁错略提带过,其余11人均有传。这11人当中除郅都任职于孝文帝与孝景帝时,其余10人皆侍武帝。为何酷吏会突然集中出现于武帝时期,并得到重用?
  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汉初时,国家刚得到统一,需要修养生息,发展经济、政治,以巩固社会稳定,百姓需要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孝惠帝与吕后时期,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百姓摆脱了痛苦,君臣都希望修养生息而太平无事。当时,民众致力于农业生产,衣食之物丰富繁盛了。到孝文帝时期国家实行德政教化民众。《史记·孝文帝本纪》:“专务以德教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仪。”
  到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已进入了中期。与汉初比,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汉武帝即位后,凭着前辈打下的坚实基础,采取了对外用兵,对内兴作,强化皇权的政治路线。繁荣昌盛的背后,潜伏着不安定的因素,威胁中央皇权,动摇武帝江山。主要表现在诸侯王与中央集权政府的矛盾,富商大贾控制着某些生产行业与政府争利。
  中央想限制各诸侯国的发展,控制乃至回收富商大贾的经济权力,铲除豪强大族的势力,于是汉武帝时颁布了各种政令。在政治方面,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写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行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财政方面实行平准均输﹑盐铁官营﹑统一货币等诸项旨在打击富商大贾,集财政大权于中央。在打击豪强方面,《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记载:“茂陵出立,天下豪杰并兼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
  然而要想这些措施得以施行,就必须有一个群体来为皇帝扫清障碍,实行政令,所以在历史发展的某些条件下造就了酷吏。由于酷吏具有加强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因此在汉武帝以后,这个群体仍能得到诸帝的重用。
  二、西汉酷吏的执法特点
  (一)不避权贵
  在封建社会中,达官显贵、宗室王侯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层,他们与皇室都有着亲密的关系。一些官吏根本不敢动他们丝毫,有些官吏甚至对这个群体趋炎附势,而西汉酷吏却敢于同他们争强较力。如郅都,“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史记·酷吏列传》中写到:“济南瞷氏宗人三百馀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瞷氏首恶,馀皆股栗。”“而都独先严酷,致刑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郅都死后,宁成为中尉,“其治效郅都,其廉弗如,然宗室豪桀人人惴恐。”
  西汉酷吏能够执法不避权贵,虽然有时代的原因,但就其本身而言,确有不同于一般官吏的地方。西汉酷吏大都出身低微,如义纵,“为少年时,尝与张次公俱攻剽为群盗”。酷吏打击权贵和豪强,虽然有忠于皇权的因素,但还有其他因素。他们希望通过打击权贵、豪强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以此博得皇帝的赏识与重用。
  (二)清正廉洁
  西汉酷吏大都清廉。如郅都,“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赵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毋食客”。
  三、酷吏的社会职能与清官政治思想的比较
  当然酷吏不仅仅是凶暴、残忍,他们的出现对于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因为酷吏社会职能的特点,很显然在他们身上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双重性。他们既是统治者的忠实鹰犬,用残苛的手段实行暴政,政绩卓越,推动国君的政令得以实行。司马迁也说过:“然此十人中,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污者足以为戒,方略教导,禁奸止邪,一切亦皆彬彬,质有其文武焉。”所以对于酷吏的作用应给与恰当的评价。
  从酷吏执法严格,不避权贵,“其廉者足以仪表”诸方面,到与清官有相通之处,酷吏与清官都有忠君思想,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竭力效忠朝廷,不辜负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与厚爱。
  虽然酷吏有执法严明、不避权贵、廉洁无私的一面,但酷吏却以刑杀为威,而清官却爱民如子。清官的爱民、恤民思想来源于儒家“仁政”理论。清官大都是“士”这个阶层,熟读儒家经典,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清官的爱民思想具体体现在为下层百姓做些有益的事情,能为百姓兴除利弊。而酷吏更多是为皇帝考虑,为皇帝排忧解难,而清官爱民如子、为民伸冤、为民请命。
  司马迁在《史记·酷吏列传》开篇点明:“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各格。”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西汉酷吏是维护皇权的工具,他们起着加强封建专制的作用。酷吏自身体现出的某些风格与特点,对于我们认识西汉时期的社会风貌、政治情况以及阶级内部矛盾都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湖南:岳麓书社,2001.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其他文献
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采集,整合、利用与共享等问题,对目前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具体实施的措施.以便针对性地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从2001年加入WTO,到今年已经是我国入世的第十五年,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议定书,今年世贸组织成员应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我国的经济显然将迎来一个新的时期,市场经济地位将逐步完全建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宏观调控的经济法的社会功能就需要我们更好的去分析。经济法的经济功能显然可以直接的反应经济法的特点,可以体现经济法的本质,本文将对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
摘 要 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密切和深入,人们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情形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不同文化之间真正有效的交流,由于在哲学假定、基本价值、社会关系、习俗以及全面的生活观等方面具有重大差异,进行得相对缓慢。需要以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来解构彼此的偏见,加深相互理解。  关键词 文化偏见 跨文化传播 相互理解  一、提出问题:从美驻利比亚大使遭袭身亡事件看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障碍  
建设新中国的能力和人才从哪里来rn1948年9月初,东北全境解放前夕,我党执政未来中国已成定局.建设新中国,就要建立起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建立起强大的制造业和国防工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崭新的世纪,腾飞的时代,更加崇尚创新精神,呼唤创新能力.在人类所有活
在进军海外的战场上,中国化工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从2006年起中国化工先后并购了法国安迪苏、澳大利亚凯诺斯、法国罗地亚有机硅等4家海外企业.通过国际并购,中国化工获得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118号,忽然间成为石家庄家喻户晓的地方.原因是在这里举办了大贪官李真的赃物展.李真系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号称“河北第一秘”,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
我国企业因为对税收政策及其法律法规不尽了解.缺乏合理有效的税务筹划.采取错误的避税方案.甚至偷税、漏税.给企业带采了巨大的涉税风险.文章解释了何谓税务筹划.并从选择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