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恩斯特·布洛赫的哲学体系中,新人本主义主导框架显得十分突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通病在布洛赫"希望哲学"中也有着同样的表现,比如削弱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战斗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脱离了"实践精神"等。布洛赫在"希望原理"中铺就的对未来积极进取与富有挑战的哲学图景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乌托邦"相比,既有交融也有明显区别,其中的某些思想元素值得我们参考。不过,"希望"作为一种动力的原发,其"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终归有赖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具体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