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PICC相关上肢无症状静脉血栓的临床调查研究

来源 :中国护理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tong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相关上肢无症状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为血栓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27例,在置管前和置管后第2、7、14、21、28、35、42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置管侧上肢静脉的穿刺点、穿刺点上方2 cm处、肘窝上方10 cm处和腋窝4个部位进行随访检测,记录无症状静脉血栓发生时间、部位、血栓分级和统计发生率.多因素分析所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寻危险临界值.结果:无症状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8.82%,发生无症状血栓中位时间为3天;62例无症状血栓患者共检测出81处静脉血栓,其中深静脉血栓占23.46%,浅静脉血栓占76.54%;血栓分级:Ⅰ级占51.85%,Ⅱ级占37.04%,Ⅲ级占11.11%.美东地区肿瘤协作组评分(OR=9.185,95%CI 4.770~28.262,P<0.001)、静脉血液流速(OR=0.577,95%CI 0.506~0.858,P=0.002)与无症状血栓发生相关.静脉血液流速的危险临界值为4.78cm/s(曲线下面积为0.739,95%CI 0.649~0.830).结论:肿瘤患者PICC相关上肢无症状血栓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多发生于穿刺点上方2~10 cm贵要静脉处,以浅静脉血栓为主.建议对活动能力低下,静脉血液流速≤4.78 cm/s的高危人群进行有目的置管前筛查和干预措施,预防无症状静脉血栓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表达及相关性,为防治HBV母婴垂直传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
目的 探讨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体质量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孕妇孕期体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产科病历,收集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260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为保证健康教育质量、开展脑卒中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方便抽样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分别进行描述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