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xi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有效的体育教育活动,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可以得到加强,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育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指标,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现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主要针对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并根据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影响;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种价值观念的出现,当代大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涌现,有的大学生会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出现退学、自杀、他杀等偏执的行为,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采用有效的体育教育来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状况都具有一定的判断标准。第一,要判断个体是否具有正确的认知能力,个体是否可以对外界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行合理的思维逻辑推理。第二,个体能否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消极的状态中,会对生活丧失希望,可分为亚健康心理状态和疾病性心理状态。第三,个体是否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力,一个人缺乏抗压能力,就会经不起任何的失败和挫折,一旦遇到失败或挫折时,就会一蹶不振,陷入情绪的低谷。第四,个体是否具有基本的社交能力,如果有的人经常与周边的人们闹矛盾,也不会忍让和宽容他人,不喜欢与外界人群进行交往,这些人的心理状态都是不健康的。
  经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心理状况上还是比较幼稚的,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可以独立在外省高校进行独立生活,但是,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抗压能力还存在着缺陷,一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也比较容易为外界因素所干扰,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也经常会为人际关系问题而困扰,这些都是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具体表现,甚至有的高校会出现校园斗殴事件、自杀、他杀等恶性事件,都是由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
  2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作用
  2.1调控情绪,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体育锻炼也是一种宣泄情绪最好的方法,学生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可以有效的调节学生的负面情绪。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体育活动,在学生运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及时的进行疏导,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2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的发展
  体育运动是十分考验人们耐力和意志力的一项活动,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并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比如,1500米的中长跑,篮球比赛,400米接力赛等等,这些项目都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群体,每一体育锻炼项目都可以锻炼学生适应能力。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团体性的活动,学生在参与团体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能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对任何体育活动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与途径
  3.1利用体育运动自身特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每一项运动都有项目本身的特点,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篮球、排球、足球、接力赛等团队型运动项目,在改变性格孤僻的学生教育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促进性格孤僻的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像游泳、溜冰、单双杠等运动项目,在胆怯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具有有效的成果,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精神。像慢跑、太极拳等运动项目,就比较适合性格冲动、急躁的学生,学生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增强运动调控能力,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3.2利用体育课的主导作用,满足不同学生心理需要
  在调查信息中发现,教师与学生互动频率越高,师生之间的认知程度就会加深。所以,在实际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体育课的实践性作用,注重学生群体的身体锻炼活动,让学生在自主的体育锻炼活动中,掌握相应的运动技巧,增强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在与同学进行团队运动比赛中,学会关心别人,照顾别人,也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在体育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3树立体育教师身心健康的新形象
  “教师是学生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此外,还要科学合理的利用自身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给学生提供心理疏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学生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促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4总结
  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为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健壮的体格,还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不断拓宽学生的人际交往圈,还可以及时的矫正学生的心理缺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格锻炼,还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发育,各项机能得到提高和改善,还要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顽强的意志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仲鹏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1-45.
  [2]李洛平.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9).
  [3]于淑华.谈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1).
  [4]洪俊雄.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模式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6(19).
  [5]李旭.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1-56.
其他文献
摘 要:无线数据通信业务正日益成为通信运营商的竞争焦点。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多样化的盈利模式为移动无线网络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商机。研究移动无线网络协同发展的策略,有利于更好地开发我国的3G网络建设,并为我国的移动无线数据业务指明发展方向。  关键词:移动无线网络;协同发展;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移动无线网络以及终端服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视频、互联网以及P2P等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观念的不断提升,全社会对教育教学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在一方面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劲的推动力量,但同时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崇尚礼仪,注重礼仪,是大国风范的一种彰显,也是个人修养的一种高度体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在小学生当中开展礼仪
场强测试是评价和衡量广播信号覆盖状况的主要手段,场强的强弱是广播发射台站使用中重点关注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场强测量自动化,缩短了测量时间,实现了场强的移
运动估计是视频编码中的主要消耗编码时间的环节之一。本文基于H.264编码标准提出一种基于运动图像的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该算法结合图像块的运动相关性,对块的运动区域分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在注重学生的科学知识技能提升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而足球活动作为我国现在特色学校教学中的主要教学任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国内的保险柜设计主要还是以防盗为主,消费者首先想到的也是防盗,而且现代的销售方和保险柜厂家都是以防盗为重点,对消费者进行推销和宣传。另一方面,大家对保险柜的理解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