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的当代复活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465330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重拍经典剧目已成为影视界的热点,为此,如何改编既有的传统经典就成为当下时尚的话题。通过动画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看出,在保持与继承传统经典内核的前提下,赋予其新的时尚元素,才能使传统经典在当代重新复活,这是改编传统经典应当持有的基本立场。
  [关键词]经典 传统 复活 元素
  
  传统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它凝聚在过去的制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各种民间流传的故事当中,使代与代之间保持着某种连续性,并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正如美国当代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所认为的,“人类社会保存了许多它们所继承的东西,这不是因为人们热爱这些东西,而且因为他们认识到,没有这些东西他们就不能生存下去。……如果剥夺掉他们所具有的传统,他们便既没有物质资源,也没有知识才能、道德力量和眼光来提供在世界中建设家园所需要的东西。”可见,传统不是可有可无,可要可不要的东西,也不单纯在精神层面。那么,应该如何对待自身的文化传统呢?是坚守传统文化的古典性与纯粹性,承担可能遭遇淡出现代社会险风,还是巧妙地融入现代的时尚元素,使经典在当代社会中复活呢?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变化,必然也会引起人们精神生活的变化,因此,对待传统就不能简单地把古代的经典移植到今天来,而是针对当下语境,在保持与继承传统精神内核的前提下,让经典在当代重新复活。这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经典应当持有的立场。而2003年12月31日与2004年1月16日分别在台湾与内地上演的,由台湾中影公司与上海动画电影制片厂联合制作的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正是坚持了这一立场的典型案例。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四大故事之一。在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结为兄弟,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十八相送。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后,去英台家求婚。但英台父母已将其女许婚给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后,梁山伯抱病归家,不久病亡。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双起舞。这一部凄美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1959年,陈钢、何占豪以此为原型,创作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小提琴协奏曲后,更是家喻户晓。这一故事还先后被改编成越剧、黄梅戏、京剧等。近年上演的动画电影《梁祝》又对传统的故事作了“现代化”的创造。它历经数年策划,投资数千万,以当今的视角与创新的动画技术对原创作了重新的阐释,使这一传统经典故事在当今青年人中得到复活。
  动画片《梁祝》是一部颇受当代年轻人喜爱的电影。对于那些80后甚至90后,吃着麦当劳和肯德基,在咖啡馆、霓虹灯、化妆品、时装、广告等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是难以奢望他们去剧院欣赏古典剧目,接受传统文化的熏染,但是,动画电影《梁祝》却让他们主动走进剧场,并为那首主题歌曲《蝴蝶》如痴如醉。该片的DVD、VCD紧随电影上市,附送了由刘若英、萧亚轩和吴宗宪三人演唱主题歌MV的影碟,征订量超过百万,创下中国动画片的最高纪录。这足已证明年轻人对这部“经典”不同寻常的期待。缘其故,正是电影中许多现代的时尚元素吸引了青年群体的眼球,融传统性与当代性于一体,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动画的艺术形式使影片具有现代性特征
  
  动画虽然还算不上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但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动画制作似乎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社会新兴的文化产业,其受众对象已从过去的低年龄儿童拓展开去,成为当代青年人的新宠。艺术表现形式也已从过去的手工绘图到如今的3D制作,增加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如场景的设计、背景的意境化、情节的多重切换以及3D所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都从不同的程度上满足了青年人的好奇心《梁祝》中诗意化了的湖岸,柳枝依依,荷叶亭亭,巨大的毛芋叶,既体现了传统绘画的特征,又集中表达了中国艺术的精神。意境的唯美实在让人爱不释手。“化蝶”中的蝴蝶飞舞,鲜花进发,独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使得对这种情感世界的表达推进到了其它艺术形式难以企求的高度。动画制作的各种优势,对于精神世界的升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使欣赏者压抑在深处的情感得到无限的宣泄。
  
  第二、流行音乐与歌曲使电影取得了时尚的元素
  
  小提琴协奏曲让这一民间故事家喻户晓,动画《梁祝》正是巧妙地借用这一熟悉于耳的音乐作为整个电影的主旋律,再加入当今西方流行乐和摇滚乐基本元素的R
其他文献
摘 要: 金庸作品独特的哲学价值和武侠思想与《周易》的影响密不可分,小说中复杂的文化、社会、历史、兵法及艺术等,莫不依“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衍生发展。文章以“倚天屠龙记”为例,探讨金庸武侠思想的正与邪、武功追求的阴阳平衡、岛屿生活和人生梦想、精通医术和治病救人、感情矛盾和追求境界。在生成演化和文化传承中,“天人合一”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关键词: 天人合一 金庸 武侠思想 周易 《倚天屠
[摘要]电影音乐为电影艺术开拓了具有深广意义含量的“四维空间”。美国电影《与狼共舞》中的音乐就是运用“四维空间”非常成功的例证。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可以很好地给予说明。《钢琴课》历经十几年的风霜考验,不论电影还是音乐都成了一代经典。迈克尔·尼曼通过简约派特色的简单旋律重叠和古典管弦乐的瑰丽技法制造出随音乐韵律起伏的动静转化。《钢琴课》配乐成为经典的最重要标志是华美优雅的钢琴主题,能
摘 要: 高校二级管理机关党支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高校管理部门改进管理与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处党支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实践,介绍了支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做法、工作成效和主要经验,探讨了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 高校科技管理部门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成效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开展各项
在中国,历来能画画的人很多,而能画得好的人又很少。明代画家见于记载的有2000多人,未见记载的又不知有多少,但真正进入绘画史的也不过十几人而已。现在的中国人太多,画得好的人又太少。能进入画史的画家又更少了。  什么样的画家能进入画史呢?应该有一个标准。大约必须符合以下四条:  一、功力,二、独创,三、审美,四、社会影响。  四条都具备者,是十分少的。中国现在大约有几百万画画的人。有功力者有几人?有
[摘要]1986年拍摄的电影《血战台儿庄》,无论是拍摄的初期缘由,还是拍摄过程中的文化氛围,直至到公映后台海两岸的巨大反响,特别是它为打破因历史和政治缘故而导致两岸同胞“老死不相往来”的坚冰起了促进作用,带来了巨大的政治效应,并因此而成为新时期电影文化政治中的标志性电影。  [关键词]抗日战争 两岸关系 政治效应    在新时期的电影战争文化中,第一部有巨片意识且获得强烈反响的军事题材影片,是19
四川素称“天府之国”,这里不仅有悠久的巴蜀文化,更有雄秀的山水,丹壑争流,青峰杂起,现代山水画大家黄宾虹、傅抱石、黄君璧等人都在其中找到了变法之道。乐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资源丰富,历来是四川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要聊乐山的书画,就必然离不开谈嘉州画派,正因为嘉州画派在全国的影响力,才积淀了乐山书画的厚度与深度。诞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嘉州画派,更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代表,其主帅嘉州双雄李琼久和李道
佳能新款“百微”EF 100mm1:2.8L IS USM MACRO镜头推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其八千多元的上市价曾令很多影友咋舌,即使现在价格已稳定在六千元区间,互联网上有关这只镜头的讨论仍是热门话题。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是否值得花比其前代几乎贵一倍的价钱来拥有它,尤其是老款“百微” EF 100mm1:2.8 Macro USM本已因极优秀的素质而久负盛名,素来被称作佳能镜头家族中唯一一只不是“红
摘 要: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有“哥特小说女王”之称,她的短篇小说集《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曾获1995年世界最佳幻想作品集,里面既有经典的鬼故事,又有令人心寒的心理恐怖小说。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极少,有的只是节选其中一两篇对其主题进行简单阐释。本文从心理现实主义出发探讨这部小说中反映的当今美国社会的“心理现实”。  关键词: 欧茨短篇小说 心理现实主义 《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  对于心理
[摘要]“路文”、“王文”、“陈文”所开辟的西北民歌“悲剧性”研究,歌种、地域、深度、理性分析、抽象音乐形态有待深入;“四时期”、“三流派”的音乐创作是西北民歌悲剧性因素在创作实践领域的基本构架,是悲剧性特征研究的形态学依据。  [关键词]西北民歌 悲剧性特征 音乐创作 四时期 三流派    悲剧是客观限制、恶势力迫害或自身过错引起的事业失败或个体毁灭而引起肯定性精神价值的戏剧类型。西北民歌的悲剧
摘 要: 本文在细品江岳散文的基础上,发现和提取出两个意象——“夜”与“水”,在对“夜与水”现代语境的现代解读中,发掘江岳散文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 江岳散文 意象 夜 水    读江岳老师的散文,给我印象最深、最能触动我灵魂的是他散文中的两个意象——“夜”与“水”。“夜”与“水”的意象贯穿了他的散文甚至所有写作,乃至他的整个生命。  一  “夜”在中国文学语境中一般代表着思乡、思人,或者黑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