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风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创新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浙江省地处我国台风高发地区,每次台风灾害给浙江地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台风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是否能够有效构建关系着浙江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但仅仅依靠传统台风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不足以对抗巨灾风险。本文论述了传统巨灾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以证券化创新模式向资本市场分散巨灾风险,以完善台风巨灾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巨灾;台风;风险管理;证券化
  一、引言
  据统计,近20年台风灾害给我国带来平均每年37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各类自然灾害经济损失总额的15%。浙江海岸线绵长曲折,受台风灾害影响非常大,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浙江省来说建立有效的台风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传统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财政补偿不充分
  我国对于巨灾风险的财政补偿资金主要来源于抚恤和社会保障支出中的救灾支出。虽然近年来我国抚恤和社會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虽逐年上升,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仅为2%左右,救灾支出作为抚恤和社会保障支出的一部分,只占财政支出的0.2%,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虽然我国救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增长速度有所上升,但是远低于自然灾害损失的增长率,出现了救灾支出与自然灾害损失增长的不匹配,财政安排的救灾支出对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依旧是杯水车薪。
  2.巨灾保险制度的局限性
  保险补偿资金来源主要是保费收入,不会牵涉到占用生产建设基金的问题,而财政补偿有可能挤占生产建设基金,因此保险补偿相比财政补偿方式更具有优势,应当在巨灾损失补偿中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通过保险补偿巨灾损失有诸多好处,但是,自1995年《保险法》在财产保险基本责任中剔除掉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后,通过我国的保险市场对巨灾损失补偿失去应有的效果,巨灾保险覆盖率较低。例如汶川大地震保险补偿方式赔付了16.6亿元,仅占直接经济损失的0.2%,而发达国家保险补偿占经济损失的比重为60%-70%,而在全球该比重的平均水平为 36%。我国巨灾保险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存在着巨灾保险制度缺位所带来的承保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
  3.我国现有保险市场承保能力不足
  承保能力即保险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衡量保险业承保能力最为常用的指标是肯尼系数,即净保费/盈余指标,该比率为一些国家保险监管指标之一,用来衡量保险公司消化超过平均值损失的能力以及财务实力,肯尼系数越低,则承保能力越强。一般而言,肯尼系数不应大于2,我国近年来肯尼系数几乎都是大于2的,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承保能力不足。
  而且我国再保险公司主体少,传统再保险对巨灾风险的承保能力非常有限,传统再保险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巨灾保险需求,再保险这种方式的制度局限性凸显。
  三、巨灾风险管理新道路
  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面临巨大缺口,使得保险业迫切需要在传统再保险之外寻找解决之道。发展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将巨灾风险向资本市场进行转移,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1.巨灾期货((Catastrophe Future)
  巨灾期货是指以巨灾风险指数或是巨灾损失率为交易标的的期货商品,保险公司通过在市场上买卖巨灾保险期货产品来抵补超过预期的灾害损失赔付。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巨灾期货由美国在1992年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推出。期货产品的价格的计算是基于ISO(Insurance Services Office)所公布的损失率指数,该指数等于一季度内巨灾损失的总额除以该季度内巨灾保险的保费收入,但是巨灾期货在1995年因交易量过低而陆续停止了交易,一般认为造成巨灾期货交易量过低的原因主要有:
  2. 巨灾期权(Catastrophe option)
  巨灾期权是以巨灾损失率为期权交易标的的期权。保险公司在期权市场上通
  过购买期权合同而获得在未来的某一时期的选择权,即在将来保险公司拥有可以选择是按市场价格进行交易,或是按期权合同规定的价格进行交易的权力。
  比较著名的巨灾期权的有CBOT经过改进和创新后在1995年推出的PCS巨
  灾期权,它采取以PCS公司所定义的巨灾损失指数(PCS Index)作为期权的标的物,该指数以9个地理区的巨灾损失指数分别估算,具体为承保地区在保险期内所产生的巨灾损失的估算值与1亿美元之间的比值。
  3.巨灾债券(Catastrophe Bond)
  巨灾债券是目前保险风险证券化中使用最广、交易量最大的一种巨灾衍生产品,巨灾债券又称为保险连接型债券,是为了分担与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相关的保险赔付损失而发行的债券。投资者通过购买巨灾债券而将资金投资于发起保险公司,以获取利息并最终得到本金返还。与普通的债券不同之处在于:巨灾债券把本金和利息的偿还同巨灾触发事件相关联,未发生巨灾事件时,它是一种高收益债券,所得利息来自本金投资于信托资产所带来的收益;而当巨灾事件发生并且满足约定的触发条件时,巨灾债券投资者可能损失利息甚至本金。
  四、对策与建议
  由于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的不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融入证券化方式作为补充,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可作为传统再保险风险机制的补充。但考虑到巨灾保险正外部性,国内现有的国家财政补偿方式作为既有的制度基础,要成为巨灾债券创新的路径依赖,从而实现巨灾债券创新的渐进的制度变迁过程,而不是完全依赖资本市场解决问题。政府在巨灾债券运作机制中,其定位和作用可以通过国家级和地方省级政府建立巨灾保险基金来实现。实现多层次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单浙明.论建立我国巨灾保险保障体系[J].保险研究,2006(4).
  [2]王和.中国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3]卓志,王琪.中国巨灾风险基金的构建与模式探索—基于巨灾风险融资体系的视角[J].保险研究,2008(10).
  作者简介:
  包薇薇(1988—),女,河南省洛阳市人,汉族,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金融与保险。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发展障碍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就'非典'带给我们的沉痛教训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在行政公开制度方面怎样与世界接轨进行了讨论.加强行政公开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一种主要对尚处于创业期的未上市的且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企业(主要是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做长期股权投资,旨在促进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并通过所投资
【摘 要】公立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规范医院经济正常运行,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确保医院的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可靠,提高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公立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简要介绍公立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完善公立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途径。  【关键词】公立
江苏省“十一五”规划中,重点发展沿海及沿东陇海地区,连云港市位于这两个经济带的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近来.连云港市引进外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与先进城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损害赔偿涉及的问题很多.文章主要从损害赔偿的地位、责任范围等方面对<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关于这一救济方式的相关规定加以分析,其中重点介绍了宣告
作为企业改造的方法,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即BPR已引起业界广泛的注意.作为企业运行的手段,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深入分析了企业流程再造思想的基础上,提
【摘 要】新时期,我国的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其在运营的过程中都离不开企业会计工作,是决定企业财务运行水平的关键,关乎着企业的经济走向。现如今,在会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会计工作质量不高、财务信息失真等情况的出现,为应对当前问题,本文就构建完善的企业会计监督体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会计;监督体系;构建  会计是企业财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12日在昆明出席第四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汪洋指出,中国是南亚国家主要贸易伙伴和重要外资来源地,南亚国家是中国重要海外工程承包市场。近年来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进入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阶段。实践证明,中国与南亚国家既是守望相助的好邻居,又是肝胆相照的好朋友,还是互利共赢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