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临床上,超过半数的抑郁障碍患者伴有躯体疼痛,而炎性介质在两者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周细胞因子受到刺激后还可产生其他可通过血脑屏障的炎性介质,从而诱发中枢炎症.现主要阐述抑郁障碍伴躯体疼痛相关的炎性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机 构】
:
730030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理卫生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临床上,超过半数的抑郁障碍患者伴有躯体疼痛,而炎性介质在两者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周细胞因子受到刺激后还可产生其他可通过血脑屏障的炎性介质,从而诱发中枢炎症.现主要阐述抑郁障碍伴躯体疼痛相关的炎性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中医时间医学是在中医学传统理论指导下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以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治、养生及预防的一门学科。血压在生物节律的影响下呈现周期性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平稳降压,恢复正常血压节律,针刺对高血压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且副作用小。现从中医时间医学着手,结合生物节律对血压的影响,探讨高血压病的针刺时间治疗学及针刺降压与生物节律的相关作用。
糖基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存在多个N-糖基化位点,其糖基化修饰显著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PD-1共有4个N-糖基化位点,分别为N49、N58、N74和N116.核心岩藻糖基转移酶8(fucosyltransferase 8,FUT8)可催化PD-1的核心岩藻糖基化.一些针对PD-1的N58位点糖基化修饰的单克隆抗体
激素抵抗型哮喘治疗困难,一直是哮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异常、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HDAC2)活性降低等经典机制在激素抵抗型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此外,Th细胞免疫失衡、感染、肥胖及非编码RNA、细胞自噬等因素在激素抵抗型哮喘中的作用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以上激素抵抗型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提高对激素抵抗型哮喘的认识,为未来的治疗提供方向.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对早期无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设计,在中国5家综合医院及精神专科医院中选取抑郁症患者525例,首先接受帕罗西汀开放治疗2周,完成475例,其中未取得早期改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20%)204例患者通过区组随机化方法,按1:1:1随机分为延续帕罗西汀组(68例)、米氮平组(68例)、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组(68例)治疗6周,以随机分组时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评定疗效,≥50%为治疗有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