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教师的精神生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37599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真正赋予生命意义的是教师的精神状态。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精神存在。由思想、信仰、使命而获得生命的力量与尊严、激情与诗意、欢乐与幸福的精神存在。教师的精神生活包括:理想与信仰、激情与诗意、爱与宽容、生命与关怀。
  关键词: 精神世界 理想 生命意识
  人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世界是日常生活所及的世俗世界,另一个是高于日常生活世界的精神世界。日常生活世界是多变的,充满各种诱惑、困境与冲击。如果我们没有高于日常生活之上的独立精神世界,我们的生活与情绪就会全然受制于环境,很容易导致心灵空虚、精神萎缩、堕落与贪婪。真正赋予生命意义的是我们的精神状态,而投入程度越深,事实上越能摆脱世俗世界的限制而感觉到精神的深入,有力量改变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冲动。因此,真正的人是作为精神实体完成的。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我们有生理与心理需要,更期待尊重和爱的浸润,渴望心灵的自由,追求自我实现的梦想,创造并坚守自己诗意而神圣的精神生活,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精神,充满激情、希望和阳光的心灵世界。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精神存在。由思想、信仰、使命而获得生命的力量与尊严、激情与诗意、欢乐与幸福的精神存在。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应该如何建构精神世界?我认为教师的精神是一个开放性动态系统,应该包括多个层面。
  1.精神的家园:理想与信仰
  要使人不至于在物质世界中迷失、困惑和坍塌,就要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寻找支撑,这种支撑就是理想与信仰。理想与信仰可以作为我们一生动力的来源和人生意义的基础。信仰既是一种坚信的态度又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追求,一种超越生活的精神力量。它是生命的希望之光,是我们精神的家园。教师的教育信仰是引领教师教育生活的强大力量,教师只有建立自己的教育信仰,才能真正让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命运融为一体,从日常琐碎的事物中抬起头来,看到更高远的星空,获得生命尊严与自由。
  “人的世界绝对不是现成给予的,而是永远处于开放和生成之中,人拒绝接受既定‘事实’,他总是生活在‘远方’,生活在‘未来’的牵引之中。正是这种对理想世界的绝对指向性,变成了人类超越自身的强大动力,引导人走上不断解放自身的历程。没有这种超越现存世界的对价值理想的追求精神,人类就失去了希望的召唤,而这一切的丧失,将是人性的彻底沦丧”(雅斯贝尔斯)。当我们胸怀理想,理想就会吸引我们,督促我们一步一步向着这个虚灵而真切的境地走过去,便能提高自己为师的品位,升华自己的教育信念。有理想的教師能给学生精神的滋养,会滋满学生的心灵,生命成长有一种自觉又自然的引领。有理想的教师具有天降大任的社会使命感,具有坚韧不拔的奋斗意志。
  2.精神的行囊:激情与诗意
  激情与诗意冲洗去我们的倦怠与松懈,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振奋。心理学研究表明,富有激情与诗意的人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具有乐观、开朗、豁达、上进、充满活力的心灵世界。教育作为一种灵肉交流活动,应该充满人情与诗意、关怀与温暖,激情恰好可以让教育呈现出这样的人情与诗意。激情能让心灵的荒原萌发生机,能让被遮蔽的自我重新沐浴理想的光辉。激情能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而陶醉。激情能感染、带动学生,使学生情感丰富、思维敏捷,使师生间的交流产生共鸣。激情把学生生命中的探索欲望燃烧起来,开发创造潜能,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作为生命体,教育活动是生命体之间的交流活动,是用一个智慧生命开启许多智慧生命、用一个心灵唤醒许多心灵、用一种人格影响许多人格、用一种热情温暖许多生命的活动。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丰富、智力的成长,还有情感的浸润、意志的砥砺、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圆满,进而体验到一种生命的激情与诗意。外界环境我们管不了,但可以有意识地通过主观努力创造有利于发展的小环境,把教学工作变成富有创造性的、有诗意的劳动。带着一种期待、想象,怀着一种激情,兴致勃勃地投入,获得诗意的感觉。生命的投入,全身心投入,我们追求这种生命的强度和力度,酣畅淋漓的状态,这同时是一种生命与精神的自由状态。
  3.精神的完美:爱与宽容
  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宽容和爱才是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他们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老师,从感情上缩短师生距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的爱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与保护、唤醒与激励。爱的表达应该既是无微不至的、真诚的,又是不由自主的,要从生活上关心学生的饥饱冷暖,从学习上关心学生的得失成败,从情绪上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真心朋友。这样的教师“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宏的博爱,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温家宝)。我们以信仰与激情、宽容与爱证明我们的存在,这是一种存在之美。我们努力着,没有荒废,没有懈怠,从中体味生命的奋进之美。
  4.精神的关怀:生命意识
  教育要温润生命,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期待。教育要将生活于其中的人带入精神充实的境界,心怀美好的理想,看到人生价值与意义,实现教育从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的飞跃。“教育并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德国教育家普朗格)教师要有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关怀,享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成长,在激扬生命的同时,焕发生命之美。生命关怀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终结目的。失却了生命关怀的教师必然不是真正的教师,失却了生命关怀的教育不仅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
  生命是有限的,但人要追求无限,实现生命的超越。生命关怀在最高层次上,就是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超越生命的有限性,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境界。生命正是在超越中实现价值的不断跃迁和提升,不断走向新的解放,生成新的自我。教师只有在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为改善人类命运而努力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验生命的丰满和心灵的充实,才会真正找到生命价值的根本。为此,教育要唤起生命的超越意识,激发生命的发展动力。当生命关怀意识融化为教师的血液与气息时,它便自然而然地润泽学生的生命。
其他文献
摘 要: 生物作为一门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学科,其教学目标不能仅停留在传授知识这一层面,教会学生将所学生物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以及通过分析生活实例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生物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从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阐述初中生物课堂中的生活化渗透策略。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 教学情境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生活决定教学,教学改造生活,教学成果终将服务于生活,人们需要何种生活就应接受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解决就业难问题,是关系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无疑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好方法。本文从当前就业形势、自主创业特点、大学生优势、政府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两条途径,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 自主创业 创新教育 应对措施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走高。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
摘 要: 文章主要研究了大学语文阅读教育对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性。采集了大量文献资料,从资料内容出发分析了大学语文阅读教育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对其重要性进行了探究,并结合教学环境,对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今后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提供建议。  关键词: 大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文化素养  1.引言  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可以提
  梧宁霉素是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经多年研究开发的一种农用杀真菌的抗生素类生物农药。由于其发酵液抑菌活性低,生产成本大,始终无法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因此本项研究的主
本文针对萍乡肉红鲫的生物学特性、受精生物学及生殖方式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对萍乡肉红鲫仔鱼期的形态发育特征及仔鱼开口阶段不同饵料的投喂效果进行了
以鲫鱼头肾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用细菌内毒素体外诱导其凋亡,通过荧光染色、DNA电泳、TLJNEL、电镜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等多种凋亡检测方法,检测凋亡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在10
摘 要: 本文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导线,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相关问题,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和地位出发,探析大学教育是否满足学生的相关心理需求,力图多维度呈现大学文化对育人的影响。  关键词: 马斯洛 思想政治教育 需求层次理论 管理者  一、引言  大学是育人的重要场所,“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应成为大学教育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大学育
笔者从新疆农业科学院获悉,日前,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在吐鲁番综合试验站召开2014年吐鲁番地区西甜瓜病毒病防治座谈会。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毒病害防控岗位专家古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