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工程精细化管理之探讨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zhe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在工程精细化管理措施上进行了优化分析。其中包括:工程质量、人员调配、资源配置、管理模式等,并且引用日本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笔者也在此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便于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关键字:建筑行业; 精细化管理;工程质量; 资源配置
  引言:
  管理方式的规范化、标准化向精细化、精益化的转变,是成功企业的重要特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绿城工程系统在组织建设、人员培养、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日愈加剧,如何继续使工程管理成为绿城品牌的支撑点和技术创新策源地,成为绿城工程系统所面临的新的问题和考验。
  一、 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形式
  1. 管理模式不夠协调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不协调。在建筑工程的工期计划环节,设计人员没有对建筑工程的总体规划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建筑工程的控制环节,建筑企业的内部人员没有对建筑工程的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比较完善、相对健全的控制体系,工作人员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主观意识去控制整个项目。此外,建筑企业在施工阶段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分配上也存在很多问题。
  2.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仍然没有完整的、健全的管理制度,使得大多数的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都会遇到一系列的管理问题。而且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还会为了降低建筑成本而削减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数量,有些施工单位甚至都没有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门,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出现不健全的问题。例如:日本曾在2000年实行促进确保住宅品质等的相关法律,但在泡沫经济崩溃后,住宅需求建设项目减少,最终导致不良工程的增加。在2002年前后,由于日本受到当时泡沫经济的冲击,导致公寓住宅工程建设的弊端接连暴露,甚至该建设单位被诉讼至法庭。
  3. 资源配置不够协调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建筑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都不够科学、不够合理。一直以来,建筑企业都是讲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直接交给工程施工单位,由施工单位直接进行项目管理,而工程项目的生产则是由一线的施工人员操作完成的。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采用的施工队伍都会将施工工作交由一些专业水平比较低的人员,而他们就会通过 一些机械设备完成相应的工作,使人力资源的配置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
  4. 管理人员不够完善
  现如今,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相当快,但是,绝大多数的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都不高,这些人员大都是大专、中专或者是没有学历的人,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很少,甚至有些企业都没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而且建筑企业在人员的分配上也不合理,很多具有专业管理水平的人员都没有被安排在正确的位置上,特别是一线上的建筑工人的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最为突出的就是农民工的专业素质问题,这不仅会影响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会威胁建筑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5. 工程质量不够完善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数量在逐年增加,然而有些建筑企业盲目的追求工程建设的进度,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出现建筑工和产能项目的质量达不到国家的标准的现象,这不仅仅会损害建筑企业的形象和信誉,还会阻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例如:在日本公寓建设曾出现这样的建筑质量问题,包括:设备器具问题、外墙漏水问题、屋顶漏水问题、面砖脱落、结露发霉等其他建筑质量问题,按照等比例进行划分分析,其中设备器具占10.4%,结露发霉占3%,下沉占3.5%,外墙漏水占23.7%,屋顶漏水占14.2%,面砖脱落站8.1%隔音不良占1.4%,其他性质的建筑质量占35.7%。
  二、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解决措施
  1. 采用新型管理模式
  将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理念管理、技术管理和制度管理。创新理念管理:与以追求生产数量为目标、以硬性指令为标准的传统的管理理念不同,我国现有的管理理念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导。新型管理发展形势包括四个阶段: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以及再造阶段,所形成的管理模式依次为:经验型管理、规范型管理以及精细型管理。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在企业员工中形成了做什么、如何做、如何做好和如何做到最优的原则。
  2.加强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规范管理原则、统一行为准则以及说明层级责权等,但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缺乏健全的项目管理法律条文,政府应该根据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建立相应的、比较健全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并保证这些制度能够有效地实行,同时还要用法律的约束性强制建筑企业对自身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此外,政府在增加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环节的法律依据时还要推行专业、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规定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范围,严格审查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程度,按照制度、流程管理实现管理的一致性 ,有序运作 。
  2. 深入优化资源配置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资源配置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筑行业对每一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和限制程度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资源的配置问题上也有所不同。我国的建筑企业在专业人员的培养上还不够完善,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大量的培养会设计、懂管理、明合同、善法律的工作人员,同时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提高劳动率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实际效率。
  3. 加大优化质量管理
  为了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建筑企业需要明确规定出每一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标准,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对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流程标准优化机制,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管理。事前质量控制就是在建筑工程开工前要对施工现场做好每一项施工准备;事中质量控制就是在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全面地掌握施工的进度,根据施工环境随时做好调整工作;事后质量控制就是在建筑工程竣工以后对建筑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根据国家规定的竣工验收材料,严格的按照规定评定建筑工程的质量。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全面性的工作,只有认清我国建筑行业的现状,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才能优化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此外,还应该摆脱传统建筑理念的束缚,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方案,优化质量管理模式,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国家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蓝治锋.建设管理项目控制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22):17-18.
  [2]海青龙.浅析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24(35):11-12..
  [3]郭蕾.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43(71):38-39.
  [4]李秀梅.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及控制[J].石河子科技,2014,57(28):31-32.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总是围绕着“素质”和“能力”来展开的。怎样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个重大课题已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何跟随现代社
期刊
经管类专业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经管教材的出版必须与时俱进,紧扣相关制度法规的制定颁布与修订做出适时的修订调整.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经管教材的出版百花齐放、蓬
信立泰(002294)2016年10月24日晚发布2016年三季报,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19%、12.28%和11.9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6.88%;三季度单季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06%、11.84%和12.97%,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经营质量优秀。  二线产品高速增长  2016年前三季度,我们预计公司心
社会的快速发展最大限度地推动了公路行业的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公路建设规模和建设范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公路的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满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其中省以下检察机关人财物实行由省统一管理(以下简
期刊
目的:对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式以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新生儿科4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模式不同,将所
行政效率和权利保护具体在行政强制执行程序中同等重要.在赋予行政机关主要的执行权的同时必须为其执行行为戴上“紧箍咒”,即规定行政强制执行中必须首先坚守的原则.
“互联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陕西大学生创新创业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供政策支持;高校与市场精划细分以及推进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