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s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改革,特别是对本科生进行“准研究生”培养及职业培训探索,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职业培训;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5-0001-02
  
  世界各国因政治、经济、历史等原因,在高等工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上曾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差异趋于缩小。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方法、素质要求上逐渐形成了共识。国外著名大学已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目标和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如MIT提出了“大工程观”的战略思想,更大程度上强调了工程实践教育,并将创新精神融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我们感到,这也应该是我国高等工科教育进行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1-3]。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实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且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
  
  1 改革的举措
  
  我们充分发挥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挖掘各种资源,一方面对传统的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力度较大的改革,另一方面坚持教育革新,进行对本科生进行“准研究生”培养及职业培训探索,逐渐构建成较为完整、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1.1 紧密结合理论教学,构筑新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我们按二级学科实施教育,同时将专业基础拓宽至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另一方面,鉴于我国化纤工业对高质量人才需求很大,而我校化纤专业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我们正确处理拓宽专业与保持办学特色的关系,以避免千校一面。制定了既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基础知识,又通晓高分子材料(二级学科)专业知识并具有化学纤维(三级学科)特长(即具有“一二三”知识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全方位地对原有的课程进行了整合和优化,构建了新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①按一级学科设置学科基础课;②按二级学科设置专业主干课;③按三级学科设置专业方向课。
  理论教学体系课程更新后,对专业实验体系进行了相应的拓宽和整合,构筑了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划分为三个层次的专业实验体系:①材料科学基础实验,对应于一级学科理论教学内容;②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对应于二级学科理论教学内容;③化学纤维综合实验,对应于三级学科理论教学内容。并且将专业实验改革列入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使28个必修实验和16个选修实验全部开出。同时利用科研设备增加了“熔纺”、“湿纺”等大型实验。从2001年起,将“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等14个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大型实验。
  1.2 紧密结合理论教学,构筑新的实习教学体系。我们构筑了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划分为三个层次的实习体系:(1)认识实习:对应于一级学科理论教学内容,在一年级结合“材料导论”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材料生产企业。(2)生产实习:对应于二级学科理论教学内容,在三年级进行。组织学生参观各种高分子材料生产企业。(3)毕业实习:对应于三级学科理论教学内容,在四年级进行。组织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在一些化纤厂深入实习。同时,将课程设计和和毕业论文中的一些“产学研”合作项目的任务在毕业实习前交给学生,使他们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工厂。
  1.3 整合教学环节,对本科生进行“准研究生”培养。自从大学不包形式的毕业分配以来,学生在找工作方面将花不少时间,因此对毕业论文环节教学的冲击很大。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没有因此削弱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而是大胆进行改革,将一些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将原来分散进行的专业外语、文献检索、课外科技活动和毕业论文四个教学环节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将大三的学生在第六学期全部分到导师的课题组,结合科研项目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前期工作,同时将部分专业外语由课堂教学改为在导师指导下阅读外文资料,并翻译部分文献;这一过程与“文献检索”课程紧密结合,要求学生上网检索和上图书馆查阅资料;然后撰写一篇综述并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最后集中15周左右进行实验和撰写论文。这样使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科研实践的时间达1.5年,从时间和教学内容上保证学生能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从而充分发展创新能力。我们这种做法被“光明日报”等媒体誉为对本科生的“准研究生”式培养。
  1.4 将本科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进行对在校本科生职业培训的探索。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这造成大学生毕业证书的区分度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因此导致很多制造业用人单位对他们不太感兴趣。这样造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生存竞争激化。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学生的全面成才为出发点,进行了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校本科生进行强化实践教育、接受职业资格培训的试验。目前已经制定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校本科生职业资格培训工作的试点工作,初步形成适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校本科生职业资格培训所需的完整的硬件和软件。20个学生已经拿到职业资格证书,他们在就业中显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2 改革的效果
  
  几年来,通过不断实践,我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日臻合理和完善,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形成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近年来的改革,确立了二级学科与一级学科相结合同时保持化纤特色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体系,使学生通过专业实验改善了识结构,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设计性、综合性大型实验,是生化学纤维产的模拟,使学生受到了一次较系统的工程技术训练,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也提高了创新能力。对本科生进行“准研究生”培养的模式,从时间和教学内容上保证学生能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从而充分发展了创新能力。我院学生获得2002年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金奖、第三届“挑战杯”天堂硅谷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和2005年第九届“挑战杯”全国二等奖。2.2 创建了本科生“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及毕业论文质量。我们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将本科生在第六学期全部分到导师的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的做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学生提前进入导师课题组,系统完成了查资料、开题、实验和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因此受到了较系统的科研训练,学到了大量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科研能力有较大的提高。由于提前进入导师课题组,在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导师、博士生、硕士生的帮助下,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了迅速进步。通过调阅与课题有关的文献,学生独立地获得知识的能力、表达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明显增强。近4年,有42篇学生的译文公开发表。近3年有60多篇本科生毕业论文公开发表。
  2.3 增强了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性和社会竞争能力。近几届毕业生由于知识结构合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工作适应性明显增强,毕业分配渠道增多。2003-2006年,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100%、98.3%、97.9%和97.9 %,在上海市材料类专业中名列前茅。毕业生的分配中去向渠道增多,在社会竞争中得到外资公司和国内。同时继续向日本东丽公司、美国杜邦、联吉合纤等著名化纤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此外,10名学生以本科生资格获得欧美大学全额奖学金直接攻读博士。
  
  3 结语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学习这一重要文件,结合我们学院十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我们感到,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专业人才性人才进一步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 沈新元,梁伯润,陈稀.结合科研进行教育,提高专业人才素质.纺织教育[J],1995,(2):27-29
  [2] 沈新元,梁伯润,王燕萍.设有纺织特色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认识与实践[J].纺 织教育,1999,(4):25-27
  [3] 吴文华,杨庆,沈青,沈新元,陈大俊,朱美芳.“立体交叉”准研究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7):184
  收稿日期:2008-5-19
其他文献
蓄滞洪区是长江防洪安全的最后屏障,不可替代.蓄滞洪区“牺牲局部、保护全局”,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蓄滞洪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学生自主学习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提倡的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当今高中语文教育主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将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从别人教走
教学大于天,教学工作是一个学校的中心工作,因此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于艺术院校而言更为重要.教学保障工作在保障高校教学顺利进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在现代社会各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例分析作为重点,选取实例进行研究,并给
培养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英语写作情况不理想,本文通过一节写作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探索和实践过程取向模式提高学生
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何增加教学的吸引力,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
美术是一门艺术性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关注内容,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可以陶冶自身的情操,丰富自身的情感认知,而在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