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hyour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肝脏脂肪含量(LFC)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5至2018年秋冬季节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382例,按照普通B超诊断是否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n=242,男130例,女112例)与不合并NAFLD组(n=140,男78例,女62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并且选取其中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至少半年,糖化血红蛋白<7.5%的141例患者(男82例,女59例),进行肝脏超声脂肪定量检查,使用NIH image软件测量肝肾回声比值计算LFC。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25-羟维生素D3与LFC、体质指数(BMI)、腰围、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25-羟维生素D3、HOMA-IR与LFC之间的关系。

结果

(1)T2DM患者合并NAFLD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无NAF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1±21)比(42±17)nmol/L,t=4.60,P<0.05];(2)经过校正年龄、病程、BMI、腰围、血脂后,141例T2DM患者中LFC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呈负相关(r=-0.272,P=0.005);(3)对T2DM患者HOMA-IR进行四分位分层,在胰岛素抵抗程度严重时,25-羟维生素D3水平和LFC呈负相关(r=-0.499,P=0.003),且将BMI、腰围进行校正后,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LFC仍呈负相关(r=-0.463,P=0.008)。

结论

T2DM合并LFC含量较高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于无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严重(HOMA-IR>2.30)的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LFC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能量鉴别式剂量计的剂量学性能。方法选用个人剂量检测机构使用较多的一类能量鉴别式剂量计(CTLD-J4000型)进行一系列线性标准曲线、平均光子辐射能量和入射角的相对响应的研究分析其剂量学性能,并使用能量鉴别剂量计进行能量鉴别研究。结果CTLD-J4000型能量鉴别剂量计线性相关性较好、平均光子辐射能量响应偏差±20%以内,入射角的相对响应偏差最大为10%,利用厂家给出的能量鉴别参考值在一定
目的建立一个适用于非住院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的分层评估、分级干预的规范流程。方法以Triangle慢性疾病分层管理模型和分级护理制度为理论依据,查阅国内外文献,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心血管疾病分级预防指南》、《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我国糖尿病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共同照护模式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共同照护门诊规律就诊6个月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初诊及随访6个月后,测定身高、体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使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WHO-5幸福感指数量表》、《患者慢性病评估表DAWN简化版》(PACIC-DSF)、《糖尿病授权评分表DAWN简化版》、《糖尿病
期刊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至2016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1 688例初次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前列腺癌病理分级(Gleason评分≤6分为低级别,7分为中级别,8~10分为高级别)、糖尿病病程(0~5年,6~10年,>10年)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6.5%~7.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