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段与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癌术后肺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肺段与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癌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9月30日。收集有关肺段与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癌治疗的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推荐的方法行文献质量评价,效应量以WMD及其95%CI表示,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8篇,患者694例,其中肺段切除术患者308例,肺叶切除术患者386例。结果显示,肺段与肺叶切除术FVC%(MD=9.91,95%CI:3.53~16.30,P=0.002)、术后/术前FVC%百分比(MD=6.74,95%CI:5.52~7.79,P<0.05)、FEV1%(MD=13.25,95%CI:10.25~16.26,P<0.05)和术后/术前FEV1%百分比(MD=7.18,95%CI:5.88~8.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期肺癌患者行肺段切除术后肺功能指标优于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更有利于保留患者肺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肺癌影像学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判断肺癌是否为浸润前病变,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搜集624例病理诊断肺腺癌,影像表现直径≤3 cm孤立性结节,均使用层厚1 mm CT薄层扫描,观察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诊断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CT表现为纯GGO的125例中,在T1a、T1b、T1c时,浸润性病变的比例分别为0(0/72)、6.1%(3/49)及100%(4/4)。在mGGO的285
期刊
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肌梗死区域的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导致心脏代谢失调,心肌纤维化,以及心力衰竭。目前心肌梗死主要治疗手段有:规范化药物治疗、心脏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心脏移植等。上述方法均有局限性,尤其是心肌梗死后治疗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所致的心功能不可逆性降低的手段有限。细胞移植疗法能修复坏死心肌,为心肌再生提供可能,已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的潜力方式之一。本
期刊
目的总结改良Fontan术治疗单心室合并心尖-腔静脉并置管道路径的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6年4月,31例功能性单心室合并心尖-腔静脉并置患儿行改良Fontan术,手术年龄16个月~14岁,平均(58.5±32.4)个月;体质量9.1~40.3 kg,平均(16.2±6.0)kg。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9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8例,右心房异构7例,中度以上房室瓣反流4例,肝静脉
目的报道全弓替换+支架象鼻技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的早期及中远期效果。方法2003年4月至2012年9月,为456名累及弓部或降主动脉的ATAAD患者施行了四分支人工血管全主动脉弓替换+降主动脉象鼻支架置入手术(孙氏手术)。男376例(82.5%),女80例;年龄(46.3±10.5)岁;发病距手术时间(5.0±3.8)天(中位数4天,范围5h~14天);221例患者需同期行主动脉
目的探讨肺腺瘤形态大小,微乳头成分、实性成分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肺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与淋巴结转移情况。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通过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引起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并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总结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计算阈值。结果N1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16)、肿瘤直径(P=0.001)、胸膜侵犯情况(P=0.00
目的探讨术中发现存在胸膜转移扩散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科手术切除原发病灶能否取得生存获益。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开胸手术时发现有恶性胸腔积液和/或胸膜结节扩散的NSCLC患者资料,分析其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4例患者,男29(54%)例,女25(46%)例;平均年龄57岁。19例吸烟,35例无吸烟史。单纯恶性胸膜结节23例
目的探讨通过经皮胸前穿刺技术治疗先心病术后残余分流患儿的可行性。方法自2015年3月,4例患儿接受了经皮胸前穿刺室间隔缺损(VSD)残余漏封堵术。男2例,女2例;年龄4岁9个月至11岁7个月;体质量18~44 kg;分别为婴儿期接受VSD修补术后4年、法洛四联症术后3年、主动脉弓缩窄合并VSD术后3年以及VSD术后1年,残余漏大小在4.8~6.8 mm,分别位于膜部、嵴内或干下。患儿均于胸前区左侧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