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独具 匠心独运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建构语文素养大厦的蓝本。可以说,教师对教材钻研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对教材把握的准确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对教材处理的独到之处,决定了课堂教学的精妙之处。承“近水楼台”之幸,我曾多次走进特级教师薄俊生老师的课堂,一次次为这位睿智的领航人在钻研教材时所独具的慧眼和处理教材时所独运的匠心深深折服。现撷取薄老师的部分课例试作“下载”,回味经典,品味吸纳。
  一、重锤敲打,境界立出,新意随生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教学这一课时,薄老师以其独具的慧眼,从文本中遴选出两句突现全文主旨的关键句作为教学的支点,以“一”驭“万”,引领学生在层层深入的感悟思辨中,逐渐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内核,领悟全文所说明的事理。
  【教学掠影】
  关键句1: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如果我们也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首先,薄老师要求学生轻声朗读第一节,思考一个问题:水滴要把石头滴穿,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由此一问,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悟出“滴水穿石”的三个条件:一要有水滴接连不断地滴下来,二要总是滴在一个地方,三要经过几千几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学生交流时,相机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锲而不舍”“日雕月琢”。
  接着,薄老师以“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学习滴水穿石这个故事,仅仅满足于发出一些感叹够不够?还应该怎么样?”“你从这个故事中感悟到了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触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由文及己,逐渐和作者的视界相融合,水到渠成地理解“如果我们也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这一反问句的含义,初步领悟滴水穿石这个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
  关键句2: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在围绕关键句1品读滴水穿石的故事,初步感悟其给予我们的启示之后,薄老师又引导学生自读第四、第五自然段,在交流每段的主要意思时,相机呈现两句关键句,引导学生比较两句话的异同,明白这两句话其实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前者是以反问的形式表意,后者是以陈述的方式说理,二者都是在向我们揭示滴水穿石的启示。
  至此,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已经凭借文本语言抽象地获取了滴水穿石的启示,但要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觉的心理认同,使学生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还需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更深层次的对话。薄老师巧妙地将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实例作为深入对话的切入点,首先引导学生用词语分别概括出三个故事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想想立志学医的李时珍、迷恋电学的爱迪生、不懈创作的齐白石和滴水穿石的水滴有什么相同之处,先自己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再组织集体交流。每交流完一个故事,薄老师就适时地出示关键句2,让学生反复朗读。品评过三位名人与水滴的相同之处后,薄老师又请学生以“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我想……”这句话为开头,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此为全文的教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样的教学设计看似平平淡淡,细品却是匠心独运。薄老师在准确把握文本主旨,深入探寻作者写作思路的基础上,敏锐地发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由“点”带“面”,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最令人叹服的还是将名人与水滴相关联,挖掘其精神本质的相似处,通过融通全文的比较品评、感悟思辨,将文本所载之道——滴水穿石的启示在重锤敲打之下融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学生的“心声”,使学生在思维的涌动、情感的激荡中获得了极深刻的体验。关键句2更是在一堂课中适时适度地多次出现,营造出一唱三叹的教学意境,令听者感觉新意随生,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二、一线串珠,以疑促读,设境妙用
  作文语文教师,把握和处理教材时常会遭遇“千丝万缕理不清,千言万语意未尽”的尴尬和无奈。观摩了薄老师执教的《剪枝的学问》后,我忽然悟出了“冗繁削尽留清瘦”的道理,混沌的心不觉豁然开朗,混乱的思绪也渐渐明晰。
  《剪枝的学问》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记叙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薄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巧妙地抓住了作者隐于文中的情感潜流,以“我”的心理变化“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为线索,一线串珠,以疑促读,引领学生在潜心会文中品词解惑,并创设情境,整合重组,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全篇教学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教学掠影】
  (一)抓住关键词语,引导质疑问难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1)一生读第二节第一句时,老师叫停,板书:满怀好奇,提示“满怀好奇”描写的是“我”的心理活动,下面几段课文还有这样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看看哪个同学能找出来。
  (2)一生读第三节,板书:一脸疑惑、将信将疑。
  (3)一生读第五节,板书:又惊又喜。
  2.看了这些词语,同学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同学们质疑后,表扬学生都是质疑的能手。
  (二)紧扣情感主线,探究剪枝学问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满怀好奇?为什么一脸疑惑?为什么将信将疑?又为什么又惊又喜?用笔在书上画出答案,看看谁是解题能手。
  2.组织探究交流。
  3.完整地朗读课文,读后说说剪枝有什么学问。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减少”是为了“增加”。
  (三)创设交际情境,开展语言实践
  1.情境创设:王大伯因种桃出了名,参观者络绎不绝,王大伯应接不暇。大家想想怎样才能帮助王大伯解决难题,你愿不愿意为王大伯当一回义务讲解员呢?(学生自由准备)   2.听课的老师是新来的一批参观者,谁愿意为他们作一次讲解?(发小帽,拿小瓶)
  (1)解说员与参观者初次见面时应该怎样?
  (2)评点:用自己的语言,条件清楚,角色转换。
  3.还有哪些同学愿意当义务解说员?愿意的同学请自己到这些参观的老师面前为他们讲解。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薄老师《剪枝的学问》一课的教学,正是践行了这样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删繁就简、返璞归真的语文教学折射出教者的大智慧,极好地诠释了薄老师一贯主张的“崇尚本真、致力濡染、基于对话、追求简约、注重积淀、指向开放”的教育理念。
  三、摘叶问根,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说理性课文,讲的是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带领弟子们到田地里捡麦穗,结果没有一人捡到最大的麦穗。由此苏格拉底使弟子们悟出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要“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悟出的道理,也就是本课要让学生领悟的道理。然而,这样的一个哲学观点,怎么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领悟,又怎么能使学生产生哲学的思辨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薄老师的教学智慧。
  【教学掠影】
  1.导入读题,明确文题中的关键词“最大”。
  2.指名读1、2自然段,读后出示苏格拉底的第一句话,指名学生当苏格拉底,说说这句话,其他学生当弟子,交流听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只准进不准退”明白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对任何一株麦穗,都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3.指名读3、4自然段,了解弟子们摘麦穗时的表现。
  4.组织学生默读思考三个问题,要求在答案处圈点,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1)弟子们那么认真地寻找最大的麦穗,到头来却两手空空。他们的机会在哪些时候一次次地失去了?他们为什么会一次次错失良机?
  (2)弟子们能摘到整个麦地里那唯一的、最大的麦穗吗?他们如何才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最大的麦穗?
  (3)“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你能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这个道理吗?
  5.逐题交流。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薄老师在《最大的麦穗》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以检查朗读为切入口,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摘叶”;而后出示三道别具匠心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向文本深处“潜游”,在自读探究、品读感悟中逐步领会文本蕴含的深刻哲理,使学生“能探风雅无穷意”,这便是“问根”。如果说探寻文本主旨是“入乎其内”,那联系生活事例领会“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内涵,并进行3分钟演讲,则是“出乎其外”。也只有如此“内外兼修”,才能真正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我想,薄老师在钻研处理教材时独具的慧眼、独运的匠心,缘于他本人扎实深厚的文化底蕴,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锲而不舍的教学追求。
其他文献
墨守成规,是因为这样的前行,即使没有令人惊喜的风景也暂且一路顺畅;害怕改革,是因为这样的路途总是伴随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迷惘如漂浮于大海。  2014年9月,我来到如城小学工作。第一次校会上,校长便提出了实施“至简”课堂的教学要求。会后,留在头脑中的也仅是“至简”二字,至于何为“至简”课堂,如何践行“至简”课堂,并没有成为日常之思。然而,两个月后,“如城小学第一届‘至简’杯课堂教学比赛”的举行,让我
期刊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古诗词教学,既能促进小学生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又有助于学生陶冶性情,激发积极向上的意志,增加生活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小学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感悟的能力,重视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思想美。  这里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简要阐述古诗教学“四重读”。  一、抑扬顿挫,品味诗韵美  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它特别适
期刊
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从上至下,都要进行细致分析,纵横向比较。考得好的春风满面,既受表扬又拿奖金,反之则垂头丧气,挨批难受。教师如此,学生亦然。其实,作为教学引导者的教师,在考试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总结、反思、探索。  本次语文考试结果到手,结果出人意料——当然有失望也有惊喜。经过仔细分析,认真研究,反复思考,探索出以下努力的方向与方法。  一、让“偶然者”成为偶然  这次考试,同以前的多次考试一样,都
期刊
【案例背景】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着眼于“歌颂”,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这篇文章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作为初中阶段唯一的一篇歌词作品,《黄河颂》又是朗读教学的好
期刊
在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和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之间,得搭起一座桥,这座桥就是如何将教学目标具体化、精细化。笔者以为,将教学目标具体化、精细化,就要善于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课时目标,将课时目标分解成板块目标,最终将板块目标分解成活动目标,通过活动目标的达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地进行阅读与学习、实验与总结、探索与发现,形成合理的学习环节,让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一、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课时目标
期刊
肤浅性提问,学生什么也没学到;质难性提问,学生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模糊性提问,学生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一脸茫然;习惯性提问,看似问得多,其实什么也没问。久而久之,课堂上学生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少,教师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无效提问中逐渐丧失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呢?这时课堂问题的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一、巧妙提问,引“思”  在教授《七颗钻石》一课时,很
期刊
选录在我们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有将近90 首,绝大部分的古诗词中都可见山水的踪迹。这里,笔者就对这部分的古诗词进行一些归纳、探究。  望青山绵绵,登攀峰峦岑岭  古人说:“山水有清音。”山铸造品格风骨,让人有坚强的意志,其宽广的胸怀为人们提供居住地,使人们的身心都渴望归依青山。晋代陶渊明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在历史长河中,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却容颜不改,“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便
期刊
【前课例】  1.《恐龙》第三自然段教学设计。  课文:鱼龙和翼龙是恐龙的亲戚。鱼龙很像今天的海豚,它能潜入水中寻找食物;翼龙身体两侧长着翅膀,展翅高飞时,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轻型飞机。  ⑴出示鱼龙、翼龙图片,请学生判断:这是不是恐龙?  ⑵出示课文,让学生自己读一读。  ⑶再判断,是不是恐龙?说出理由。  2.《恐龙》教学拓展训练。  ⑴看图辨认恐龙种类;  ⑵选择一种恐龙为它写自我介绍; 
期刊
歌德说:“相信生活,它给人的教益比任何一本书籍都好。”赋予课堂以生活的内容、性质和意蕴,是教育得以成功的因素之一。如能这样,“让学生享受愉快的语文课堂生活”的教育理念就会落实在教学行为中。前些日子,我上古诗《小儿垂钓》,有些案例体现了这样的想法,本着抛砖引玉的精神,愿与大家一起分享。  案例一  ——营造“在场”的生活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说说你的钓鱼经历。  (学生回忆交流钓鱼经历
期刊
怎样的阅读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呢?我们的回答是:阅读教学要关注文体,依据文体特点挖掘文本意义,提炼教学价值,规划阅读路径,构建操作策略。  了解和把握文体,不仅有利于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还有利于学生掌握不同文体作品的学习方法,从学会一篇到学会一类,更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课例,简要谈谈在“文体”视角下,阅读“以写人为主的叙事性文本”的一些教学构想。  一、意义挖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