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回顾了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创新方式的特点;从行业健康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生命周期延长等角度提出了建陶行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概括了政策法规不完善、建陶市场不健全等建陶行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促进建陶行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 建陶行业
技术创新是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建陶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陶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总体来看,我国建筑陶瓷行业依然存在技术门槛过低、自主研发成本高、市场风险大、行业规则不完善、行业协会监管不力、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建筑陶瓷行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一、建陶行业技术创新的意义
(一)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特点
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自主开发阶段
在建陶行业技术创新自主开发阶段,国内建筑陶瓷行业与世界先进技术相距巨大,技术创新过程中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这种关门的自主研发方式带来的后果有两个,一是研发速度慢,二是收效甚微。多年来陶瓷科技研发和教育方式落后,生产工艺技术长期不变,用四个字形容我国陶瓷行业的整体面貌就是:两拼两低——生产拼人力,投产拼资源,产品低售价,企业低效益。
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自主开发结合技术引进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陶瓷行业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与国际陶瓷业进行技术交流,用国外先进的技术淘汰过去落后的工艺。通过坚持引进与自主开放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新科技的作用,使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新科技推进技术创新阶段
高新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在这个阶段,国内建筑陶瓷企业一方面继续积极引进新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开拓创新,在多个领域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从而使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二)建陶行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1、是建陶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国际产业竞争已进入自主创新阶段,自主创新,亦成为产业链分工的基础条件。2005年11月6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在《经济日报》自主创新高层论坛上坚定地表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发展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自主创新,建立自主品牌。可见,建陶行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2、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离不开创新,持续的创新能力可以为企业树立长久的竞争优势。建陶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加大在品设计开发、提高品质和营销策划推广等方面的投入,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3、是延长建陶产品生命周期、增强获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在新产品上的获利情况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有紧密的关系。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长,企业获利越大。然而,影响产品生命周期长短的因素除了市场竞争程度、信息流通速度之外,最主要的是同行业企业的模仿。克服这一阻碍,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技术创新。
二、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法规体制不完善
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国务院还下发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给企业的未来创新营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但由于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与技术创新有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导致与建陶行业技术创新有关的风险投资、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
(二)行业市场不规范,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匮乏
从总体上看,我国建筑陶瓷行业的主流依然是跟风模仿。缺乏健全的市场体系,缺少规范的市场竞争以及长期存在的产品克隆等,是缩短建陶产品的生命周期的主要诱因。建陶行业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逐步缩小新产品的垄断空间,导致建陶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自主创新风险提高,打击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三)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
我国建陶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落后,一方面是由于行业整体的技术含量低,管理落后,发展不规范;另一方面,也与少数企业的创新角度偏差有关,这些企业的创新,大多只是外观设计上的创新,很少在核心工艺和整体系统的创新上下功夫。
(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维护欠缺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国内外建陶企业面临的新课题,但国内大多数建陶企业之间的侵权行为近年来只增不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严重影响了国内建陶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另外,企业创新队伍实力不足也是制约建陶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我国建陶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差,人才引进、培养、管理较落后,若想要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技术创新队伍,难度很大。
三、促进建陶行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一)加强技术创新软硬件配套建设
技术创新体系的物质基础是硬件配置,核心环节是软件配置,建陶企业必须在研发方面加大软硬件投入,加强技术创新软硬件配套建设,才能长期保持产品的差异化优势。
1、扩大、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这为经济、技术落后国家向先进、发达国家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国建陶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建陶企业若想具备国际化的研发视野、汲取先进技术,在借鉴发达国家研发经验等方面取得进步,就必须加强与国外优秀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2、重视产品的系列开发与整合推广
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其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对于企业而言,选择新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一体化,将产品研发能力与营销能力相融合,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体系的整体优势。与此同时,还应注重信息反馈和产品的后续开发。企业应该加强开发设计人员和市场营销部门的联系,研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增强产品创新的市场针对性,从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巩固科研成果
建筑陶瓷企业不仅要树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争做技术创新的主体,还要制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内部规章,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巩固科研成果。此外,为了提高建陶企业的经济利益,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建陶行业协会与有关执法部门也要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加大对各种侵权行为的查处与打击力度。
(三) 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建陶企业应该积极、主动与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设立建陶专业研发机构,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以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已经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等国内多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体系。2005年,该公司的研究开发中心还同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组建了“欧神诺·特地陶瓷设计应用研究中心”。
(四)完善建陶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形成技术创新机制,仅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环境因素和外部力量的推动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亦不可忽视。这就要求政府和行业协会进一步完善各类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诸如合同法、专利法、科学进步法等,要以法律的形式将整个建陶行业技术创新及其相关环节相对确立下来,给企业技术创新构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创造出规范的法律环境。
四、小结
技术创新是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基础和条件。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历经独立自主开发、引进与自主开发和高新科技推进技术创新三个阶段,为建陶行业技术创新以及保障建陶行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增强获利能力奠定了基础。当前,建陶行业技术创新面临政策法规体制不完善、行业市场不规范,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匮乏、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欠缺等问题。促进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一方面需要加强技术创新软硬件配套建设、引导企业充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巩固科研成果;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完善建陶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①周峻峰,鲍杰军.中国建陶行业产销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陶瓷,2007,43(3):8—13
②颜蔚蓝,张水兵.浅议我国建陶行业的竞争优势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陶瓷工业,2007,14(2)
(黄弘,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
关键词:技术创新 建陶行业
技术创新是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建陶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陶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总体来看,我国建筑陶瓷行业依然存在技术门槛过低、自主研发成本高、市场风险大、行业规则不完善、行业协会监管不力、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建筑陶瓷行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一、建陶行业技术创新的意义
(一)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特点
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自主开发阶段
在建陶行业技术创新自主开发阶段,国内建筑陶瓷行业与世界先进技术相距巨大,技术创新过程中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这种关门的自主研发方式带来的后果有两个,一是研发速度慢,二是收效甚微。多年来陶瓷科技研发和教育方式落后,生产工艺技术长期不变,用四个字形容我国陶瓷行业的整体面貌就是:两拼两低——生产拼人力,投产拼资源,产品低售价,企业低效益。
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自主开发结合技术引进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陶瓷行业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与国际陶瓷业进行技术交流,用国外先进的技术淘汰过去落后的工艺。通过坚持引进与自主开放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新科技的作用,使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新科技推进技术创新阶段
高新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在这个阶段,国内建筑陶瓷企业一方面继续积极引进新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开拓创新,在多个领域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从而使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二)建陶行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1、是建陶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国际产业竞争已进入自主创新阶段,自主创新,亦成为产业链分工的基础条件。2005年11月6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在《经济日报》自主创新高层论坛上坚定地表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发展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自主创新,建立自主品牌。可见,建陶行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2、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离不开创新,持续的创新能力可以为企业树立长久的竞争优势。建陶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加大在品设计开发、提高品质和营销策划推广等方面的投入,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3、是延长建陶产品生命周期、增强获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在新产品上的获利情况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有紧密的关系。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长,企业获利越大。然而,影响产品生命周期长短的因素除了市场竞争程度、信息流通速度之外,最主要的是同行业企业的模仿。克服这一阻碍,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技术创新。
二、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法规体制不完善
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国务院还下发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给企业的未来创新营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但由于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与技术创新有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导致与建陶行业技术创新有关的风险投资、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
(二)行业市场不规范,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匮乏
从总体上看,我国建筑陶瓷行业的主流依然是跟风模仿。缺乏健全的市场体系,缺少规范的市场竞争以及长期存在的产品克隆等,是缩短建陶产品的生命周期的主要诱因。建陶行业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逐步缩小新产品的垄断空间,导致建陶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自主创新风险提高,打击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三)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
我国建陶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落后,一方面是由于行业整体的技术含量低,管理落后,发展不规范;另一方面,也与少数企业的创新角度偏差有关,这些企业的创新,大多只是外观设计上的创新,很少在核心工艺和整体系统的创新上下功夫。
(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维护欠缺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国内外建陶企业面临的新课题,但国内大多数建陶企业之间的侵权行为近年来只增不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严重影响了国内建陶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另外,企业创新队伍实力不足也是制约建陶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我国建陶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差,人才引进、培养、管理较落后,若想要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技术创新队伍,难度很大。
三、促进建陶行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一)加强技术创新软硬件配套建设
技术创新体系的物质基础是硬件配置,核心环节是软件配置,建陶企业必须在研发方面加大软硬件投入,加强技术创新软硬件配套建设,才能长期保持产品的差异化优势。
1、扩大、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这为经济、技术落后国家向先进、发达国家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国建陶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建陶企业若想具备国际化的研发视野、汲取先进技术,在借鉴发达国家研发经验等方面取得进步,就必须加强与国外优秀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2、重视产品的系列开发与整合推广
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其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对于企业而言,选择新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一体化,将产品研发能力与营销能力相融合,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体系的整体优势。与此同时,还应注重信息反馈和产品的后续开发。企业应该加强开发设计人员和市场营销部门的联系,研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增强产品创新的市场针对性,从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巩固科研成果
建筑陶瓷企业不仅要树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争做技术创新的主体,还要制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内部规章,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巩固科研成果。此外,为了提高建陶企业的经济利益,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建陶行业协会与有关执法部门也要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加大对各种侵权行为的查处与打击力度。
(三) 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建陶企业应该积极、主动与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设立建陶专业研发机构,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以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已经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等国内多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体系。2005年,该公司的研究开发中心还同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组建了“欧神诺·特地陶瓷设计应用研究中心”。
(四)完善建陶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形成技术创新机制,仅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环境因素和外部力量的推动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亦不可忽视。这就要求政府和行业协会进一步完善各类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诸如合同法、专利法、科学进步法等,要以法律的形式将整个建陶行业技术创新及其相关环节相对确立下来,给企业技术创新构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创造出规范的法律环境。
四、小结
技术创新是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基础和条件。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历经独立自主开发、引进与自主开发和高新科技推进技术创新三个阶段,为建陶行业技术创新以及保障建陶行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增强获利能力奠定了基础。当前,建陶行业技术创新面临政策法规体制不完善、行业市场不规范,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匮乏、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欠缺等问题。促进我国建陶行业技术创新,一方面需要加强技术创新软硬件配套建设、引导企业充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巩固科研成果;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完善建陶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①周峻峰,鲍杰军.中国建陶行业产销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陶瓷,2007,43(3):8—13
②颜蔚蓝,张水兵.浅议我国建陶行业的竞争优势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陶瓷工业,2007,14(2)
(黄弘,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