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召现代高中是由南召县人民政府与河南弘旭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民办公助学校,建设目标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当前办学水平为南阳市A类普通高级中学。学校位于南召县城黄洋路南端,北接207国道,南邻大澳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学校占地430亩,规划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已建成6.2万平方米。总投资6000万元,已实现5000万元。未来可容纳60余班4000名学生就读。
学校在“会通古今中外文化,致力中华民族复兴:砥砺健全品格,造就一等人才”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实行科学的学校教育发展观,在不断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学习环境的同时,努力创造优良的学校文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有计划地对教职工进行法制道德、思想理论、专业知识能力培训,实行干部善政,教师善教,精细管理,协轨同心,以德育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抓好学生学校生活指导与服务,促进学生人人善学、会学、乐学、创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树人先树己,育人先育德
学校通过各部门、各班级、各学段、各学期、各周工作计划,构建了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秩序,使学校管理、学生德育和学业进步井然有序。学校领导班子组建伊始,就制定了规章管理制度,同时制定实施了教师职业道德与业务能力培训序列、学生入学教育序列,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教学业务能力明显提升,使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秩序得以优化。高度概括学校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和办学追求的校训是该校教育文化的核心精神:激情高昂的校歌是激励历届学生矢志成才的動力:严整全面的校风、教风、学风、职工服务作风和干部工作作风是创建一流学府的精神风尚。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基本功竞赛、中高级教师教学艺术展示竞赛,师徒结对,以及制度化教研活动等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积极进行“主体发展性”教学模式开发构建,努力在实践中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型学习、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循序提高,发扬创新精神,形成实践能力,学生人怀自励,规划人生,将当前的学业和未来的专业、职业与社会贡献联系起来,初步形成普遍的信念追求:勤学守纪,坚定目标。走出南召,升入高校。刻苦自励积学为宝。成才报国,体现人生价值。
张海清:人生要有理念、有追求。理念是格言追求是执着
张海清一个半路出家投资教育的女企业家,本着一个执着的理念,放弃了发展前景广阔的旁地产转而投资教育,选择的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这需要的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和资金的大量投入。
办学初期,现代高中在制定办学理念时产生了分歧,大家对“对全体学生负责”和“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产生了热烈的争论。张海清董事长坚持说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有了每一个人的成功,自然就有了全体学生的成功”。她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实就是办让学生满意的教育。
在南召,流传着不少关于张海清的“故事”,比如说她天生是个教育“疯子”;说她对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不但不收学费,还发补助:说她善于学习,短短几个月,谈起课改如数家珍,俨然是专家了。
她说:“智者创造机会,能者利用机会,弱者等待机会,愚者错过机会。现代中学不会让学生做弱者和愚者。抓住机遇实施变革是现代中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透过她,我们看到的是现代高中课改的“现代”思路。
学无格式贵创新。水无定形东归海
2005年年初,南召现代高中筹建,“外乡人”张海清来到了南召,与南召县政府联合创办现代中学,并担任董事长。
张海清最佩服山东省昌乐二中的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为了弄清楚该校的“真相”,她曾经化装成学生家长去昌乐县走访小卖部老板、出租车司机、在校学生等。她报名参加昌乐二中的高效课堂研修班,和一帮学员争当“小组长”,并按时完成“作业”。研修期间,她听说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在郑州有一场讲座,立刻星夜从昌乐赶去,听完课再急匆匆返回。
学校全面进行课改的初期,她也随同进入了“角色”,白天钻进课堂跟着听课,夜里挑灯开会,以多年做企业得来的经验“执掌”学校课改,逐渐建立起一支团结的领导班子。
邱显东:教育是从无知到有知,这不是固定模式下的专有产物,而是在求学到有知中的探索和发觉
邱显东是南召现代高中的校长,在教育战线工作30余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面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的现状,他非常苦闷,希望寻求到—种途径,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虽有此想法和念头,但是面对传统数千年的教+受教育他是敢想不敢做,适逢有着同样理念和追求的张海清董事长“夜半困眠无枕时,叫卖锦棉到门前”。因为有着同样的理念和追求,两人一见如故。
经过认真分析,他们发现课改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即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怎样做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狂欢”。在张海清的支持下,他开始与学校各层交流、座谈,做思想工作。最多的时候,连续两周半他们一共开了27场会,平均每个年级都有3次以上的课改动员。
为了帮大家解开心结,邱显东多次带着中层以上领导外出参观、考察、学习,逐步帮大家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我带着他们参观考察,开阔眼界,告诉他们现在已经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而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了。效果很明显,对他们触动很大。”邱显东说,推进课改的基础是团结的领导班子,“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教育不是模式,是在实践中从无知到有知
在不断借鉴、探索和总结经验中,南召现代高中的高效课堂已经初步有了“模式”的思考,他们称之为“五步三查七遍学”。邱显东校长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该模式。
“五步”即为展示课课堂的五个环节,分别是预习整理、交流合作、规范展示、点评质疑和检测反馈。“三查”即教师围绕课堂进行的三次学情调查:一查预习效果,二查自主合作学习的效度,三查达标程度。“七遍学”即学生在高效课堂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的七遍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上的预习整理、合作交流、规范展示、质疑点评(老师根据学生需要进行的总结、点拨等)、课堂检测、课后总结反馈及纠错。
邱显东进一步介绍,课前预习过程,学校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学情,确定分层达标设计:合作交流,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知识的运用情况,逐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疑难所在,指导学生规范解答,在此基础上学习小组合作推出展示内容;规范展示,学生小组合作展示的过程是发现问题、合作解决共性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达成解题共识,提炼、归纳学习方法,同时展示也要解决学生的规范和个性化特点;点评质疑,学校严格规定,点评要注意度的问题,始终把握不偏离教学目标;检测反馈,则是要注意目标的达成,就是检验学习一堂课的学习效果,检测学习效率的高低,为后期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巩固学习内容、调整学习方法提供参考。
邱显东告诉记者,实施课改之初,有些老师经常问,通过“五步三查七遍学”,课后是不是还需要布置书面作业?“我告诉他们,要根据目标达成的情况来决定是否留作业。如果目标达成率高,完成了预定教学任务,就要大胆地不布置作业,留下更多的自由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他说,从“五步三查七遍学”模式出发,学校要求教师们从知识传授者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强调“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强调对学生尊重、欣赏。
学校还从导学案上下工夫,从编制更为有效的导学案出发,在整个高效课堂课前、课中、课后的实施过程中,实现教师精力的合理分配和学生学习的有效引导。邱显东认为,师生关系要以生为本,教学关系要以学为本,教师本就应该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而导学案能实现很好的教学功能牵引,实现这些目标的“落地”。
学校在“会通古今中外文化,致力中华民族复兴:砥砺健全品格,造就一等人才”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实行科学的学校教育发展观,在不断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学习环境的同时,努力创造优良的学校文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有计划地对教职工进行法制道德、思想理论、专业知识能力培训,实行干部善政,教师善教,精细管理,协轨同心,以德育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抓好学生学校生活指导与服务,促进学生人人善学、会学、乐学、创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树人先树己,育人先育德
学校通过各部门、各班级、各学段、各学期、各周工作计划,构建了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秩序,使学校管理、学生德育和学业进步井然有序。学校领导班子组建伊始,就制定了规章管理制度,同时制定实施了教师职业道德与业务能力培训序列、学生入学教育序列,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教学业务能力明显提升,使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秩序得以优化。高度概括学校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和办学追求的校训是该校教育文化的核心精神:激情高昂的校歌是激励历届学生矢志成才的動力:严整全面的校风、教风、学风、职工服务作风和干部工作作风是创建一流学府的精神风尚。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基本功竞赛、中高级教师教学艺术展示竞赛,师徒结对,以及制度化教研活动等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积极进行“主体发展性”教学模式开发构建,努力在实践中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型学习、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循序提高,发扬创新精神,形成实践能力,学生人怀自励,规划人生,将当前的学业和未来的专业、职业与社会贡献联系起来,初步形成普遍的信念追求:勤学守纪,坚定目标。走出南召,升入高校。刻苦自励积学为宝。成才报国,体现人生价值。
张海清:人生要有理念、有追求。理念是格言追求是执着
张海清一个半路出家投资教育的女企业家,本着一个执着的理念,放弃了发展前景广阔的旁地产转而投资教育,选择的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这需要的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和资金的大量投入。
办学初期,现代高中在制定办学理念时产生了分歧,大家对“对全体学生负责”和“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产生了热烈的争论。张海清董事长坚持说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有了每一个人的成功,自然就有了全体学生的成功”。她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实就是办让学生满意的教育。
在南召,流传着不少关于张海清的“故事”,比如说她天生是个教育“疯子”;说她对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不但不收学费,还发补助:说她善于学习,短短几个月,谈起课改如数家珍,俨然是专家了。
她说:“智者创造机会,能者利用机会,弱者等待机会,愚者错过机会。现代中学不会让学生做弱者和愚者。抓住机遇实施变革是现代中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透过她,我们看到的是现代高中课改的“现代”思路。
学无格式贵创新。水无定形东归海
2005年年初,南召现代高中筹建,“外乡人”张海清来到了南召,与南召县政府联合创办现代中学,并担任董事长。
张海清最佩服山东省昌乐二中的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为了弄清楚该校的“真相”,她曾经化装成学生家长去昌乐县走访小卖部老板、出租车司机、在校学生等。她报名参加昌乐二中的高效课堂研修班,和一帮学员争当“小组长”,并按时完成“作业”。研修期间,她听说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在郑州有一场讲座,立刻星夜从昌乐赶去,听完课再急匆匆返回。
学校全面进行课改的初期,她也随同进入了“角色”,白天钻进课堂跟着听课,夜里挑灯开会,以多年做企业得来的经验“执掌”学校课改,逐渐建立起一支团结的领导班子。
邱显东:教育是从无知到有知,这不是固定模式下的专有产物,而是在求学到有知中的探索和发觉
邱显东是南召现代高中的校长,在教育战线工作30余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面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的现状,他非常苦闷,希望寻求到—种途径,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虽有此想法和念头,但是面对传统数千年的教+受教育他是敢想不敢做,适逢有着同样理念和追求的张海清董事长“夜半困眠无枕时,叫卖锦棉到门前”。因为有着同样的理念和追求,两人一见如故。
经过认真分析,他们发现课改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即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怎样做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狂欢”。在张海清的支持下,他开始与学校各层交流、座谈,做思想工作。最多的时候,连续两周半他们一共开了27场会,平均每个年级都有3次以上的课改动员。
为了帮大家解开心结,邱显东多次带着中层以上领导外出参观、考察、学习,逐步帮大家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我带着他们参观考察,开阔眼界,告诉他们现在已经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而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了。效果很明显,对他们触动很大。”邱显东说,推进课改的基础是团结的领导班子,“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教育不是模式,是在实践中从无知到有知
在不断借鉴、探索和总结经验中,南召现代高中的高效课堂已经初步有了“模式”的思考,他们称之为“五步三查七遍学”。邱显东校长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该模式。
“五步”即为展示课课堂的五个环节,分别是预习整理、交流合作、规范展示、点评质疑和检测反馈。“三查”即教师围绕课堂进行的三次学情调查:一查预习效果,二查自主合作学习的效度,三查达标程度。“七遍学”即学生在高效课堂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的七遍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上的预习整理、合作交流、规范展示、质疑点评(老师根据学生需要进行的总结、点拨等)、课堂检测、课后总结反馈及纠错。
邱显东进一步介绍,课前预习过程,学校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学情,确定分层达标设计:合作交流,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知识的运用情况,逐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疑难所在,指导学生规范解答,在此基础上学习小组合作推出展示内容;规范展示,学生小组合作展示的过程是发现问题、合作解决共性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达成解题共识,提炼、归纳学习方法,同时展示也要解决学生的规范和个性化特点;点评质疑,学校严格规定,点评要注意度的问题,始终把握不偏离教学目标;检测反馈,则是要注意目标的达成,就是检验学习一堂课的学习效果,检测学习效率的高低,为后期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巩固学习内容、调整学习方法提供参考。
邱显东告诉记者,实施课改之初,有些老师经常问,通过“五步三查七遍学”,课后是不是还需要布置书面作业?“我告诉他们,要根据目标达成的情况来决定是否留作业。如果目标达成率高,完成了预定教学任务,就要大胆地不布置作业,留下更多的自由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他说,从“五步三查七遍学”模式出发,学校要求教师们从知识传授者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强调“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强调对学生尊重、欣赏。
学校还从导学案上下工夫,从编制更为有效的导学案出发,在整个高效课堂课前、课中、课后的实施过程中,实现教师精力的合理分配和学生学习的有效引导。邱显东认为,师生关系要以生为本,教学关系要以学为本,教师本就应该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而导学案能实现很好的教学功能牵引,实现这些目标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