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童”滋养不老心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xq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心老人曾说过,人老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老。生命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而一个成熟的老人最重要的是保持精神年轻,即时时保持一颗童心,童心是老年人焕发青春之源。
  一些童心未泯的老年人常被称为“老小孩”、“老顽童”,他们不仅精神愉快,生活充满乐趣,像孔夫子说的那样“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而且身体非常健康,不少人是长寿之星。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就是童心常存的人,他在誉满世界后,仍饶有兴味地经常与小学生通信。一次,爱因斯坦与一个小男孩在一起玩,小男孩的母亲看见后非常惊诧,爱因斯坦笑了笑说:“我正在补课。”爱因斯坦要到儿童世界补的课,就是人生最宝贵而在成人世界又找不到的东西——浪漫多彩的童心。
  那么,老年人怎样塑造自己的童心呢?“八童”就是老年人滋养不老心的良方。
  1.童真 孩子天真烂漫、纯朴无邪,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爱。他们即使互相争吵翻脸,也会很快忘却,和好如初。因而,他们活得自在潇洒。老年人也应该返璞归真,去掉世俗和偏见,多点单纯,少点世故,无碍无挂,颐养天年。
  2.童趣 孩子大都热爱生活,兴趣广泛。老年人也应该多方面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和爱好,如养花养鱼、吹拉弹唱、写作、绘画、钓鱼、跳舞、对楹联、猜谜语、下棋、集邮或旅游参观,等等。使精神有所寄托,有利于健康长寿。
  3.童嬉 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老年人若能“贪玩”且“善玩”,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也是养生保健的好方法。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享年85岁,他之所以得此高寿,除了养生有道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具有一颗童心。“整出拂几时闲嬉,时放曾孙竹马骑”。描述了他在年事已高时,仍经常和孙儿们一起做骑竹马的游戏,可见陆游的童心之盛。
  4.童乐 孩子们活泼可爱,整天无忧无虑,喜笑颜开,即使遇到不愉快的事也会瞬间即逝,眼泪还挂在脸上就破涕为笑了。老年人要向孩子们学习,对生活充满信心,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要看得破,想得开,知足常乐,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笑一笑,十年少”。笑是最好的心理体操,大笑可缓解紧张情绪,使人容光焕发。
  5.童想 鲁迅先生曾经提醒我们:“要学学孩子,孩子是可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老年人多一点浪漫有趣的想象和幻想,可以丰富生活情趣,延缓心理老化。
  6.童友 老人多交“忘年交”,和孩子一起嬉戏玩耍,让自己保持童心童趣。从小孩的神态和言谈举止中,重温自己的童年时光。从而珍惜无限美好的“黄昏”。
  7.童书 童话和寓言,极富哲理、幽默。老年人经常阅读童话书,不仅可使自己捕捉到童年生活的乐趣,还能培养情操,充实生活。有兴趣时讲给孙儿们听,有益于融洽童心,增添童趣童情。在一乐一笑中,一切疲劳和烦恼消除干净,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活泼开朗,有益健康长寿。
  8.童美 不少老年人认为,人老了就不能像年轻时那样潇洒、那样浪漫、那样追求穿着打扮了,如果再像年轻时那样修饰装扮,岂不被儿孙和邻里们笑话。其实不然,“老来俏”有益于健康长寿。老年人注意修饰和穿着,会在内心产生一种青春活力;经过打扮会显得大方、端庄、有风采,能使老年人产生“我还不老,我还年轻”的良性心理。老年人心理的自慰和满足,可以引起积极的情绪和愉快的情感。人在心情愉悦时,机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可将脏器的功能调节到最佳状态,并可增强免疫功能,从而也延缓了生理衰老。
  (编辑 林妙)
其他文献
【摘 要】双语教学作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旨在提高学生的外语听、说、写的能力。传统的医学理论课上,双语教学的教师主要以双语“教”,即灌输知识为主,而缺少交流的过程。而在临床见习课中,双语带教可以同时提高医学生“听”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交流的能力。本文主要总结在临床见习课中,双语教学的体会和感想。  【关键词】双语教学;临床实习;医学教育  Evaluation of Bilingual
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往复,直接影响着人体五脏、六腑的气血运行,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和新陈代谢。天地之间四时、阴阳、五行的变化,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气候。自然界阴阳、五行的相互变化与人体气血运行是相通的,人与自然之间、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人一通”、“天人相应”。要维护人体的正常功能,就必须顺时养生。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