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立体的人?“不只是表现他们的高光时刻,还要把他们性格的多面性表现出来,涉及他们的家庭生活、个人性格,我们是不避讳的,包括人物性格中的瑕疵。”张永新说,当然,这种创作首先建立在对史料的梳理上。
《山海情》美术指导王竞曾对媒体说:“就没拍过这种戏,又要盖房子,又要种蘑菇。”在《山海情》中,村民家里的“炕围子”,一些家具、生活用品是去西海固的老村子挨家挨户收集回来的。金滩村的场景搭起来后,附近居民会开车来参观,一位老大爷一下车就哭了,说一下子就想起当年的苦,感觉穿越回去了。
对于细节,《觉醒年代》也是较真儿的:北大学生怎么喝水,教室怎么取暖,教授的桌子上摆了什么……有一场戏,蔡元培在北大校园里吃饭,用的铝饭盒,剧组就需要查证,那时候到底有没有铝饭盒;类似的细节还有那时候中国有没有铅笔、暖水瓶,那时候的电影招牌怎么写……
这些细节在片中也许只有几十帧,但张永新以为:“一种历史风情、一种意境的营造,离不开这些点点滴滴。在不经意间,观众能潜移默化地接收到这些点点滴滴,就會相信这个故事。”

脱贫题材的《江山如此多娇》讲的是2016~2019年的故事,与观众的时间完全同步,观众对细节就更挑剔了。制片人张筱玺说,为了让观众觉得这是“真”的,剧组找了真的县委大院、镇政府大院来拍戏;演员罗晋跟着一个村支书去上班,了解他的工作状态,如何与村里的贫困户沟通;种猕猴桃三年没收入,老乡如何不理解……“很多人看了之后一拍大腿,这不就是我们村的事吗!”
创作者的诚意,观众是能感受到的。在芒果TV站内,《江山如此多娇》播放量达5.3亿,实时热度居电视剧排行榜前列,同类题材表现最佳;在湖南卫视播出时,11~30岁的观众占比21.4%,是2020年以来年轻观众份额最高的一部脱贫题材剧。而因为该剧的热播,“碗米溪村”的主取景地湖南牧笛溪村,瞬间成了网红村,旅游创收超过3000万元。
年轻人拍年轻人的故事给年轻人看
梁振华归纳,主旋律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承载国家重大使命或者重大时间节点的传播任务,比如建党百年的《觉醒年代》;二是传递不同行业的行业精神,比如检察官的《巡回检察组》、国安人员的《暴风眼》、缉毒警的《破冰行动》;三是贴近普通人生活、涌动着民生情怀,比如《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娇》等扶贫题材剧。
在梁振华看来,主旋律剧一直传递的是主流价值观,只是近年来更走向“市场”。首先,创作观念与时俱新,不再机械地传递观念,而是结合人物形象、结合时下观众审美,一些“梗”也适合互联网传播;其次,题材其实与观众关注的社会议题密切相关,比如国家安全问题、民生问题;最后,千万不要低估当下年轻人的接受能力,他们不只是喜欢架空甜宠,他们也能亲近家国情怀,只要提供了高品质的作品,他们不会拒绝。
“不要把主旋律剧和商业剧看成两种剧,‘市场化’不是贬义词,主旋律剧也可以用类型剧的创作方式。创作者有操守,观众有审美,在创作者与观众的双向互动中,主旋律剧就会赢得观众。”梁振华说。
《暴风眼》编剧姜大乔是一个85后,在他看来,“年轻观众看美剧和韩剧比较多,更喜欢快节奏,所以我们要更高效地推动剧情;而不论任何剧,如果正方全是正义,反方一定邪恶,这戏可能就没法看了,所以在设计人物的时候,我们会深挖他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江山如此多娇》的制片团队也很年轻,制片人张筱玺就是85后。她回忆,在创作时与编剧一起去采风,走了400多个村落,与当地的村支书、扶贫工作者一对一地走访,“看到了大量80后、85后、90后,甚至还有人献出了生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届年轻人真的了不起”。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王声啸的研究课题是扶贫工作,他也是《江山如此多娇》的忠实观众。“现在很多一线的扶贫干部是80后甚至90后,我也跟他们下去做过一些调研,发现他们立志为老百姓做大事做实事,并不是做大官。从他们的故事中,我看到了诗人尼采所说的‘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在《觉醒年代》中,除了小动物,观众还惊喜地第一次看到了鲁迅后园中的那两棵枣树,毕竟“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是在互联网上流行的鲁迅名言之一。张永新透露,当初在横店拍摄时,遍寻横店找不到那样的枣树,只能特地从山东买了两棵运来。由此,我們才能看到那个长镜头,从开始动笔的鲁迅缓缓往窗外拉,院子里一袭清冷的月光洒下来,打在枣树上,而纵深景中的鲁迅奋笔疾书的正是《狂人日记》。
《觉醒年代》中的角色,相当大的比例是年轻人。有一场张永新自认为拍得还不错的戏,是陈延年烈士的父子告别。“影视剧中有一个技法叫‘闪回’,这里用的比较新的叫‘闪前’,就是看到了N年以后的情况。这场戏,包括我们组里很多年轻人,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这些100年前的年轻人的故事,希望获得今天年轻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