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传播语境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文化传播语境即指以现代传播媒介为平台,文字、语言逐步视觉化的进程中带给传媒人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规定性、制约性的环境、氛围。
  在传媒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在单位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在有限休闲时间内收获更多的快乐成为当今受众收视的主要目标。这也要求我们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做到全方位“透明”呈现:不仅要把资讯完整无误快捷得体地播报,而且针对热点难点问题作出独到透彻的点评;不仅要具备有声语言表达的功力,更要有效利用态势语;不仅要掌控现场气氛,更要懂得适度幽默,为节目注入活力。
  视觉文化传播语境使电视节目主持人不得不重新“解剖”自己,将自身的“可视性”尽量完整呈现。
  主持人要提升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增强有声语言的“可视性”。主持人的有声语言是以语言勾勒形象,以唤起想象和联想的方式直接诉诸人们听觉的艺术。有声语言的“可视性”具体表现在:首先,语言效果上,语尽而意无穷。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要像画家手中的笔,不仅“画”出事物的轮廓,让受众“看”清楚所表达之物,更要使所“画”之物有“姿色”,使受众爱听爱看。这就要求语言传播者充分发挥汉民族共同语的魅力,对有声语言的情感、语气、分寸及音量加以合理的控制,努力营造意境美。古语有之:“言不尽意”,则可以“立象以尽意”。①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可谓典型之作,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倘若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功力弱,是绝对表现不出漂泊天涯旅人的愁思的,亦不能感染受众。
  其次,语言情感上:“透明”=“共鸣”,“不透明”=“误解”。主持人情感的“可视性”是调动受众情绪的有力武器,也是掌控现场气氛的有效砝码。当主持人的情感具有“可视性”时,易达到与受众情感的共鸣,相反,则招致受众的误解。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做的是把握时机、把握分寸,使受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主持人的真情实感。然而,分寸感的把握尤为困难,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倪萍主持的第16届金鸡奖颁奖典礼中,素被认为善于“煽情”的倪萍,在主持现场却屡屡表现出较为强硬的语气,要求领奖嘉宾现场做什么或说什么,尽管现场演艺界人士不以为然,但却遭到了广大受众的质疑。是倪萍太霸道了吗?是倪萍没有爱心吗?都不是,原因就在于倪萍太熟悉演艺界的领奖嘉宾了,熟悉他们领奖背后有太多付出的故事,所以她会以“自己人”的身份要求这些嘉宾说一些他们心里的话。然而,电视机前的受众是不知道这些故事的,而颁奖现场时间的紧凑性也不允许倪萍将他们的故事逐一讲来,所以,主持人的情感与受众的情感出现了错位,造成受众不明就里地对主持人一顿“批驳”。从此例不难看出,正是由于主持人“情感”的“不透明”才造成了受众对主持人的误解。
  提升自身修养,以语言为载体,使主持人的文化内涵具有“可视性”。有人说,主持人的“人格魅力”源自于“气质”,那么“气质”又源自于什么呢?如果非要将之具象化的话,本文认为就是主持人人文内涵的语言化表现,使人文内涵抽象化的内容具有“可视性”。一旦主持人的文化内涵从幕后“跃身”台前,借助语言的力量发挥出来,它的影响力将是不可低估的。
  笔者曾在中国传媒大学报告厅参与了“胡一虎专场——我是谁”的报告会,亲身感受和体验到胡一虎的语言及人格魅力。当有同学问及胡一虎如何看待两岸三地传媒时,胡一虎答道:“凤凰媒体是哈哈镜,台湾媒体是放大镜,大陆媒体是望远镜。”虽以比喻作答,无甚说明,但言以尽意,点到即止,顿时博得满堂彩。当被问及两岸关系这样敏感的话题时,胡一虎答:“大陆要拥抱台湾的过去,台湾要拥抱大陆的未来。”鞭辟入里,简洁明了,让人们不得不为之佩服。不愧为新闻记者出身,不枉他平日素材的积累。语不多但言尽意,言虽少但意极深,能及此恐非一日之功,也难怪胡一虎和他的节目在2007年度电视总评中一举夺得四项大奖。
  受众似乎越来越喜欢那些具有理性思维,却以感性方式呈现(这种方式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易拉近受众与主持人的距离)的主持人——他们的思维闪现着智慧的光芒,简单的结构使节目走向了无比广大的普通受众;他们的言语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将无限多的受众拉近了自己。他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正是缘于主持人在受众面前拉开了自己文化内涵的“拉链”,受众在其中被其文化涵养所熏陶并得到美的享受。语言的“养分”恰恰在于能给人以心灵的滋养,而其来源就在于是否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其实对主持人而言,也提出了加强文化修养的要求。文化内涵是否真的具有“可视性”,是否敢于被受众“看”到,成为当今主持人应考虑的问题。
  主持人状态的不断更迭可使主持人的传达意图具有“可视性”。这方面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人物新周刊——聚焦儿童 关注成长》主持人张泉灵和阿丘为了更便于说明问题,不时扮演妈妈与儿子的角色,临场发挥,即兴表演,虽也会出现主持人“笑场”,但整体气氛及说明力度很好,沉闷的演播室空间一下被激活了!主持人通过身体力行的肢体表演使传达意图清晰可“见”。
  总之,主持人只有“用整个身体进行传播,并且动用全部力量来解释收到的信息”。②用以传承悠久的民族文化,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大限度地逼近人,直指人心,才能与文化合拍,与主流价值观合流。
  
  注 释: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0~71页。
  ②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61~62页。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新闻与传媒系)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治疗的5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
椭圆的定值问题是高考数学的一个热点与难点,特别是椭圆与直线有关的定值问题更是常考内容.下面通过一些例题的解答,试着归纳出一种通性通法,供大家学习时参考.rn一、动直线
期刊
简化解题过程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由于圆锥曲线问题运算量大、综合性较强,很多问题可能会因为冗长的运算、烦琐的推理而导致无法进行到底,从而半途而废.因此,在解答圆锥曲线问
期刊
下面这道题是安徽省宣城市一道高三联考数学试题,本题让大多数同学束手无策,或半途而废,或漏洞百出,得分率极低.本文试图探究该题解法,以期找到考生解题困难原因,介绍解决此
期刊
为控制盐酸索他洛尔的质量,本研究基于其工艺,合成了5个有关物质,分别为N-[4-(2-异丙胺基乙基)苯基]-甲磺酰胺(有关物质A)、N-[4-(2-异丙胺基乙酰基)苯基]甲磺酰胺盐酸盐(有
圆锥曲线有一系列的性质,解题时若能灵活运用这些性质,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来探究椭圆中两个重要的有用结论,称之为椭圆的两个性质定理.rn定理Ⅰ 如图1,若F1,F2
期刊
直线l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且与抛物线相交于两个动点A,B,设θ为直线l的倾斜角,则有|AB|=2p/sin2θ.我们把这个式子叫抛物线焦点弦长公式.
期刊
在我国会计体制改革中,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建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体系内合理防范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
类比推理又称类比法,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具有相同的推理.而考查解题思维上的类比,是一种很特殊的类比推理.经常关注这样的类比,
期刊
1.从圆x2+y2=4内任取一点P,则P到直线x+y=0的距离不小于√2的概率为()rnA.π+2/2π B.π-2/2π C.π-2/4π D.π+2/4πrn2.函数f(x)=sin2018x+ cos2018x(x∈ R)的值域是_____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