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和附属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重点提出了施工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unicipal road project of the subgrade engineering, road engineering, drainage works and subsidiar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quality problem is discussed, and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道路路基工程
1、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路基施工的土石工程量较大,施工程序复杂,与排水、桥涵、防护、路面等工程相互交错、关系密切,并受地质、地貌、气象、地方环境等条件的影响。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就必须精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在道路路基施工中主要存在有以下质量问题:(1)地基处理质量差。(2)路基压实质量普遍较差。(3)桥台路基回填设计不当、施工质量差,使得桥头路基工后沉降大,导致桥头跳车明显。
2、防治措施:(1)施工方法合理选择。目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机械必须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2)严格施工程序。必须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小桥涵、挡土墙、盲沟等小型构造物通常是与路基施工同步进行,避免路基填筑后又来开挖修建这些构造物,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精心地开展工作,路基土石方施工程序:路堤基底处理→选择填料→确定路堤填(挖)方式→路基压实。(3)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所以在路基填土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不合格土填入路基。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标准实验要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二、道路路面工程
1、道路路面施工主要存在有以下质量问题:(1)路面基层强度不足,路面结构早期破坏。(2)沥青或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差、龟裂、纵横向裂缝、推移、壅包、车辙、断板、角隅损坏。出现这样的病害主要是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质量控制不严、盲目抢工等原因造成施工质量差所引发。(3)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4)因规划设计不合理、施工组织与协调不当等原因,道路附属的管线工程的交叉施工、随意开挖导致路面局部破坏、沉陷、平整度差、跳车等病害。(5)路面纵横坡设置不合理或施工错误,导致行车不舒适或路面易积水。
2、防治措施:(1)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与检测。材料由质检工程师亲自抓,所有原材料进场前一律经过计验室取样检验,必须由质检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场。进料过程中随时抽检。拌和场所进砂石料严格分类堆放,并备有彩条薄膜布覆盖。(2)加强对施工工艺操作过程的控制与检测。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根据规范要求,在拌和站和摊铺现场设专人负责沥青混合料质量。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完成后,按规范要求对其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并及时填写各项检测记录和原始记录。尤其是现场对基层和面层平整度的检测。
三、道路排水工程
1、管道渗水,闭水试验不合格。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2)管材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3)管道接口及施工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松散,抗渗能力差,容易产生漏水。(4)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5)闭水封口不密实,又因其井内而常被忽视。
预防措施:(1)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理,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2)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无蜂窝麻面现象。(3)选用质量较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接口缝内要洁净,对水泥类填料接口还要预先湿润,而对油性的则预先干燥后刷冷底子油,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4)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遇有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现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与检查井连接的管道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等管道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
2、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大多数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其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
防治措施:(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防止井体下沉。(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四、道路附属工程
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易脱落。由于盲道口在通往人行横道处是下坡,造成了此处的道板需切割、且突出人行道路面。一旦安装质量稍微出现一些问题,极易产生道板脱落现象。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經常产生的质量缺陷。对于盲道口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中,应向施工队伍提出特别要求,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此处的施工质量,注意砂浆标号、干湿度及砂浆的饱满度,必要时可要求用于此处的砂浆标号提高一个等级。
五、结语
总之,要搞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考虑到道路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和附属工程等施工中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质量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最终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嘉卫. 公路路基施工的压实控制探讨[ J ]. 山西建筑,2008(1)
[2] 张远金. 市政道路工程在机械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J ]. 呼伦贝学院学报,2008(1)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unicipal road project of the subgrade engineering, road engineering, drainage works and subsidiar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quality problem is discussed, and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道路路基工程
1、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路基施工的土石工程量较大,施工程序复杂,与排水、桥涵、防护、路面等工程相互交错、关系密切,并受地质、地貌、气象、地方环境等条件的影响。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就必须精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在道路路基施工中主要存在有以下质量问题:(1)地基处理质量差。(2)路基压实质量普遍较差。(3)桥台路基回填设计不当、施工质量差,使得桥头路基工后沉降大,导致桥头跳车明显。
2、防治措施:(1)施工方法合理选择。目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机械必须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2)严格施工程序。必须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小桥涵、挡土墙、盲沟等小型构造物通常是与路基施工同步进行,避免路基填筑后又来开挖修建这些构造物,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精心地开展工作,路基土石方施工程序:路堤基底处理→选择填料→确定路堤填(挖)方式→路基压实。(3)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所以在路基填土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不合格土填入路基。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标准实验要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二、道路路面工程
1、道路路面施工主要存在有以下质量问题:(1)路面基层强度不足,路面结构早期破坏。(2)沥青或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差、龟裂、纵横向裂缝、推移、壅包、车辙、断板、角隅损坏。出现这样的病害主要是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质量控制不严、盲目抢工等原因造成施工质量差所引发。(3)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4)因规划设计不合理、施工组织与协调不当等原因,道路附属的管线工程的交叉施工、随意开挖导致路面局部破坏、沉陷、平整度差、跳车等病害。(5)路面纵横坡设置不合理或施工错误,导致行车不舒适或路面易积水。
2、防治措施:(1)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与检测。材料由质检工程师亲自抓,所有原材料进场前一律经过计验室取样检验,必须由质检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场。进料过程中随时抽检。拌和场所进砂石料严格分类堆放,并备有彩条薄膜布覆盖。(2)加强对施工工艺操作过程的控制与检测。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根据规范要求,在拌和站和摊铺现场设专人负责沥青混合料质量。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完成后,按规范要求对其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并及时填写各项检测记录和原始记录。尤其是现场对基层和面层平整度的检测。
三、道路排水工程
1、管道渗水,闭水试验不合格。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2)管材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3)管道接口及施工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松散,抗渗能力差,容易产生漏水。(4)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5)闭水封口不密实,又因其井内而常被忽视。
预防措施:(1)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理,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2)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无蜂窝麻面现象。(3)选用质量较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接口缝内要洁净,对水泥类填料接口还要预先湿润,而对油性的则预先干燥后刷冷底子油,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4)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遇有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现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与检查井连接的管道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等管道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
2、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大多数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其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
防治措施:(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防止井体下沉。(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四、道路附属工程
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易脱落。由于盲道口在通往人行横道处是下坡,造成了此处的道板需切割、且突出人行道路面。一旦安装质量稍微出现一些问题,极易产生道板脱落现象。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經常产生的质量缺陷。对于盲道口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中,应向施工队伍提出特别要求,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此处的施工质量,注意砂浆标号、干湿度及砂浆的饱满度,必要时可要求用于此处的砂浆标号提高一个等级。
五、结语
总之,要搞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考虑到道路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和附属工程等施工中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质量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最终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嘉卫. 公路路基施工的压实控制探讨[ J ]. 山西建筑,2008(1)
[2] 张远金. 市政道路工程在机械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J ]. 呼伦贝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