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地区蜱种群与疾病流行的关系

来源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a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以来湖北省监测发现较多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主要发病地区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和桐柏山地区。本研究旨在了解湖北省麻城市、英山县、随州市、咸宁市和兴山县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地区蜱种群构成的地区分布,以及随州市蜱季节密度消长情况,为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集发病地区的各种蜱,并对这些蜱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2011年湖北随县长角血蜱的季节消长呈单峰型,五月达到最高为112.5只/旗子/d,时,随后逐渐下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实验室检测阳性病例同样呈单峰型,在六月达到最高峰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世界陆地动物区系六大界和分区的划分,将我国阳蝇种类作了界别归属划分为9个组合,包含特有种190种、特有种团2个和广布种10种.并从物种和种团角度及支序地理格局,探
为了解云南西北部不同地区、环境和气候类型中小兽类宿主的巴尔通体感染情况,2005—2006年间在云南西北部两州5县的4种不同气候类型中捕获小兽类宿主,采集脾脏标本提取全基因组
为了解青海省藏犬和野生狐狸的棘球绦虫Echinococcus感染状况及感染种类,本研究在青海省7个地区调查了175条藏犬和28只野生狐狸,对感染藏犬和野生狐狸的21株棘球绦虫分离株,线粒
本文报道采自云南思茅库的蚊属库状蚊亚属一新种,讨论了新种与近似种鉴别特征.标本保存在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在汉城型汉坦病毒(Seoulvirus,SEOV)长期感染的Vero—E6细胞过程中发现,病毒在持续感染过程中存在RNA3’末端序列缺失现象,可能对病毒的持续感染有重要作用。而自然感染的宿主动物
P47是特异性表达于疟原虫雌性配予体以及雌性配子表面的蛋白,为了评价其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免疫效果及其效应,本研究将约氏疟原虫Pys47完整编码区基因序列克隆人真核表
本文记述河南省蚋属Simulium蚋亚属subgenusSimulium一新种,南阳蚋S.(Simulium)nangyangense。p.nov.该蚋与s.(s.)jacuticumRubtsov1940,S.(s.)hirtipannusPuri,1932,S.(s.)spiculusChen,HuangetYan
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主要作用靶标,该酶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可以降低AchE对这两类杀虫剂的敏感性,从而使昆虫表现出对这两类杀虫剂的抗性。至今在抗性家
微小按蚊Anophelesminimus是云南省勐腊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DDT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该地区长期大量使用,研究微小按蚊与kdr抗性密切相关的para型钠通道基因对该地区选择合理
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企业运营状况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