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词教学生活化中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策略探究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h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四个方面入手对初中诗词教学生活化中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策略进行探讨,包括:听读诗,启发想象力;补空白,培养想象力;写作文,调动想象力;多角度,活跃想象力。
  关键词:初中诗词 教学生活化 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初中诗词教学中,如果正确的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初语文生活化的诗歌教学如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完成诗歌教学任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和其他老师的经典教学环节浅谈几点体会。
  1 听读诗,启发想象力
  诗歌教学中,利用优秀的音频材料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绝佳途径。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秋天》时,我曾尝试这样的教法:深情导入之后,马上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找找诗中似曾相识的景物,学生快速地找出了“露珠、幽谷、镰刀、瓜果、网、白霜、溪水”等景物。诗歌是想象的产物,如此教法不免过于理性化,学生的回答也显得苍白无色。经过其他老师的指点,我将“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找诗中似曾相识的景物”这一环节改为“闭眼听录音朗读,想象秋天的画面”。学生静心聆听后的答案为:(1)看到江上的渔船、飘落的叶子、树叶的影子(2)农民们在山上采着果实(3)丰收的景象,还感受到农民喜悦之情(4)牧羊女幻想人的场景(5)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6)渔夫打渔的情景(7)晶莹的露珠……
  相比较学生的答案,我们明显的发现精彩的录音朗读,使得学生的想象更为丰富。另外,“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仍是读与想象的结合。因为诗歌的语言具备浓烈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读来朗朗上口。且教材中的诗歌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这种美往往“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品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借助想象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指导学生认真熟读这些语句,仔细琢磨品味,随着对诗歌内容的领悟而产生联想,在脑海中浮现画面,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美感的产生,使学生既体会到诗歌的味道,又发展了想象力。例如教学《在山的那边》,让学生品读“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句中“全新的世界”时,学生谈到了“这是一个开放、自由的世界”、“这是一个没有灾害、战争,是和平的世界”、“这是一个科技发达的世界”、“这是一个会让自己的理想、愿望实现的世界(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有用的人)”……听朗读,它带着学生更好地穿过语言的霧障,走进诗人心灵。读诗歌,丰富的画面浮现于眼前,这就是想象的魅力所在。
  2 补空白,培养想象力
  诗歌语言高度凝练,往往用几笔刻画生活场景,用跳跃的思维诉说思想内容,多处留有艺术空白,留给读者言尽而意未绝的回味余地。我们可以利用诗歌这一特点通过想象去补足画面,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某次听一教师执教温庭箔的《望江南》写作指导课,单就开头一词“梳洗”,执教者就抓住多个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妇人梳妆的时间;妇人精心打扮时的动作;妇人打扮后长得如何;妇人打扮时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等等。其中就妇人梳妆打扮的时间(清晨),一学生做了如下描述:杨柳飘舞,愁绪亦在随风飘舞,天上还是惨淡的白,草上布着朦胧的霜,不知天上挂的那轮淡月,是否知道那女子的心,风吧!带来了几缕凉意……就如何打扮,学生呈现了如下答案:(1)女子坐在梳妆台前,铜镜里映出如愁绪般的丝丝缕缕的青丝三千,女子扑上粉,抹上胭脂,只是没有人为她点上那一抹绛唇……(2)挑上另一件华服,细细抚平那褶皱,走到江边,看着江水东去……(3)抹上胭脂,点上绛唇,铜镜里映出女子期待的笑容,青丝三千,奈何青丝待何人来结,她向天边望去……由此可见,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启示学生挖掘蕴含、其中的空白,将“无”化为“有”,让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3 写作文,调动想象力
  把诗歌改写为散文、记叙文,也是调动学生想象力的一个方式。但要保持诗歌原有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把诗歌中没有描述的景物、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事情经过等有关细节补充进去,使文章内容更完整、更具体。如《天净沙·秋思》短短28字,表面看都是一些物象的组合,但这些物象的组合,又产生了一种不平凡的效果,学生每读一句就会想象出一幅画面:枯萎的蔓藤、僵老的古树、无精打采的乌鸦,败落凄凉的背景画;潺潺地流水画、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充满安谧与生机的图画;荒郊古道上一匹精疲力尽的瘦马冒着凛冽的西风在掷踢而行;日暮途穷,一个羁旅之人在悲哀地仰天叹唱。一句话就是一幅画,通过写作,学生脑子里构成了一幅幅特色独具的画面。又如某老师在指导学生补写《望江南》开头之景时,写了下水之作:江水茫茫,一块孤零零的小洲在烟波浩森的江面上飘荡着,如一株无根的浮萍无处归宿,小洲上不知名的荒草失却了青绿的颜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只离群的孤雁扑啦啦从青草中飞起,发出一声悲鸣,是呼唤?还是哀叹?如血的残阳映照着江面,风夹带的晚露荡漾着,荡漾着,也一定漾进爱人湿流流的心……
  教师的下水之作给了学生很好的示范作用,很多学生跃跃欲试,写出了很多优秀之作。当然,诗歌改写时,学生个人因掌握知识的不同,想象的角度、深度、广度也各有不同,只要是合理的,不偏离原诗的内容,教师都应积极地做出肯定。
  4 多角度,活跃想象力
  只有对学生不断地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活跃想象力的训练,才能使他们迸射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对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读者总是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去体会它,总会有不同的感受。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兼蔑》一诗,意境朦胧,形象缥缈,富于象征意味和神秘色彩,“诗无达话”,在基本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们不妨从多方面去进行诊释文章的主题。多数同学认为此诗以歌咏爱情为主题,诗中的男子爱慕姑娘己久,渴望与怀想的意中人相会、相恋,但又始终不敢表白。他生怕说出之后.惊扰意中人,此后再也没有与她相接触的机会。因而他只能独自默默地暗恋着,悄悄地关注着姑娘的一举一动,远远地守候着,却从不让心中的她知道。在这些同学的眼中,《兼霞》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有个别同学认为此诗重点是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诗中的他有着在芦苇丛中静静守候的身影;诗中的他有着在河岸上下徘徊的身影;诗中的他有着那双深情凝望的眼眸;诗中的他带着轻轻的忧伤却始终有着坚定的步伐。主人公的形象始终是隐约迷离,但执着坚韧的追求给这几位同学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有同学认为,《兼霞》不仅仅写“情”,它也蕴含着人生哲理。如现实生活有时很残酷,不管你怎样的坚持,经历怎样的挫折,哪怕博尽最后一点力,结果仍是让人那么地失望。中学生想象丰富,有时也甚至会有超乎常规的想法。针对这一现象,老师不能武断批评,那样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反,我们应多加鼓励,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活跃他们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芸.披谈语文课堂的生活化教学[J].教学月刊,2006,10.
  [2] 蒋雅云.论课堂生活化的主要途径[J].教研天地,2004,5.
  
其他文献
针对职校学生的自身特点,教师不应仅仅重视其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着重培养他们的实践与动手能力,这样才能为他们尽快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传统的基因工程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
20世纪30年代前后,经南京国民政府数度宣扬与推广,女子游泳在中国逐渐开始成为一时之风尚。被人们冠以“美人鱼”之称的杨秀琼,则是运动美与身体美相结合的范本。作为一名运动员
元末理学传人刘履所编古体诗选《风雅翼》,为理学"文""道"一元之"新文统"孕育的诗选范本。其对李白诗作出了迥异于诗史传统的新品评:有风雅兴寄遗意,而未得"性情之正";风格流丽、夸饰;
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不足,办学条件有限,职教师资力量薄弱,就业渠道窄、就业难,导致生源匮乏,各类培训分散、水平低下。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机制
西部省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但大部分省区欠发达、欠开发,发挥地理学科优势,进行地理知识教育有助于加强学生了解西部现状,对于学生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解有重要作用。
人类当前所处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开发出大量的信息资源,并产生了大数据,让人类逐步登上了信息社会之巅,较好地保证了人类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对信息的迫切需求。然而,在信息社会的大数据时代,信息社会的异化、矛盾和问题也开始凸显,给信息社会带来风险,造成危机。面对信息社会的危机,人类需要将自身的智力资源设法注入信息社会的大数据时代,以克服信息社会的异化,化解信息社会的矛盾,解决信息社会的问题,从而实现信息社会的变革。从这个层面来讲,大数据时代也许正是引发信息社会变革,催生创意社会形态,并使人类社会走向基于信息
古代诗学有其内在的动力体系。结合古代诗歌创作摅写活动的具体进程,从古代诗学的授受指导性特征入手,充分认识其理论的制约性与实践的约束力,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古代诗学的
本文从介绍数学之"用"、增加数学之"趣"、指导学习之"法"三个方面介绍了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中药鉴定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优化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