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成于地幔,因地质运动被抬升至地壳表层,经过艰险的钻石矿床寻找,复杂的切割工艺,品牌销售,最终佩戴在指间,钻石的旅程耗时数十亿年,有数十万人为之服务。
这是一颗让女人激动尖叫的石头。
事实上,它们被人第一次看到时,瞬间就征服了全人类。
钻石是珠宝类奢侈品的至高点,能将钻石运用到极致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往往也最具价值。时至今日,无论是具有古典气质的传统品牌,后发制人的网商,量贩式钻石销售商,都野心勃勃地试图在中国这个钻石世界第二大消费国享有权势。
但钻石因精密工艺而产生的完美折射,因品牌沉淀而令珠宝具备的精神空间。注定只有少数人才能走到最后。
从“中国工”到“京华牌”:钻石产业全球大迁徙
电影里梁朝伟送给汤唯的“鸽子蛋”,中国在那个年代是切割不了的。
1985年,中国第一家钻石加工企业在青岛成立,这便是京华钻石的前身。钻石在国际上价格昂贵,除了寻矿艰难、耗资巨大,开采规模浩大、难度极高之外,钻石的加工程序复杂、工时量大是最主要的原因。
对开采出的矿石经精心破碎和分选后,钻石并不像其它贵金属矿床一样,即可投入大批量的冶炼,而是要对每一粒钻石毛胚进行逐粒精心细致的分析,才能确定下切磨方案,以确保其重量、净度和形状的价值最大化。这需要由对钻石充分了解、经验相当丰富的专业人士来进行。
当1990年京华钻石研创了享誉世界的完美钻石切工“中国工”时,中国的钻石加工业才算是整体迈进了一大步。京华起草了行业标准《钻石色级比色目视评价方法》,研制发行了《国家钻石色级比色石》标准样石,创立了中国钻石行业颜色鉴定的国家标准,“中国工”随之而来。“中国工‘China Make’,是外国同行先叫起来的,是对京华钻石打磨工艺的一种肯定和赞扬。”中国钻石加工专业委员会主席、青岛京华钻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新伟说。
从加工层面来说,欧美的钻石行业日趋衰弱。因为在今天,传统钻石加工国比利时从事钻石切割的匠人已不足200人,年事已高的匠人们每年出产数量不多的大克拉钻石,年轻人又几乎不会选择这个工作。与许多制造业的全球大转移一样,钻石业转移到了中国。
“金融危机的2008年和2009年,我们能明显感受到钻石市场转向中国”,朱新伟说。海关统计表明,2010年,中国钻石进出口额达20亿美元,而2011年前九个月就达到39亿美元,当年成交47亿美元,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上海钻石交易所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要素市场,是中国进口钻石唯一的合法渠道。京华钻石作为上交所八家股东会员之一,占有两个席位。因为行业的整体上升,交易所一席难求,绝大多数企业只能仰望。
事实上,新兴市场的崛起已经让比利时这个传统钻石国的行业龙头地位受到挑战。比利时安特卫普、以色列特拉维夫、印度孟买、中国上海四大钻石交易所中,上交所成交量上涨速度惊人。在上交所,作为董事的朱新伟体会到了京华在这个市场中的权威感,更重要的是,各种肤色、品牌、文化背景的人,都紧盯着这块在金融危机中仅用半年,就一跃成为第二大的钻石市场。
市场也在变化着。如果说以前消费者拥有一颗钻石就觉得满足,那么现在的消费者已经开始全面了解钻石产品,他们需要更多的情感诉求。
珠宝的精神空间:从工业经济到品牌战略
目前,京华钻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专业钻石运营集团之一,也是唯一一个集钻胚采购、切割打磨、国际批发贸易、珠宝设计、生产加工和零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钻石品牌。这与京华钻石的母公司——新华锦集团的背景密不可分。
新华锦集团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国际贸易集团和中国500强企业,旗下有贸易物流、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老年产业等四大产业板块,实力雄厚。新华锦集团是一个以国际贸易为主业的企业集团,自2002年6月成立至今累计实现进出口超过190亿美元,其中发制品、钻石、编织品等核心商品的出口规模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站在巨轮的甲板上,京华钻石既得以完整保留自己在钻石贸易、钻石加工中的传统优势,也有条件集中精力运营自己的品牌。
青岛核心商圈香港中路的京华钻石卡钻中心,这家以一克拉以上卡钻为经营亮点的旗舰店,日常克拉钻铺货量是50颗左右,一克拉钻石的售价为15万元人民币上下,这家店卡钻的现货价值就近千万。这在中国市场非常罕见,不管是中国品牌还是国际奢侈品品牌,这样的铺货量都意味着较大的资金压力和运营风险。
京华发现了市场对高端珠宝的渴求。在京华钻石卡钻中心,每个月都有一些这样的顾客光临:多是女性主导,穿着并不奢华但谈吐不凡,对钻石知识掌握几乎不少于店员,并且一进店就目不斜视,径直走向最靠里的柜台:“我想看看一克拉以上的卡钻”。
这些客人收入、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因为特殊场合佩戴、搭配晚礼服、重要纪念日、投资等原因购买珠宝,通常会在好几家品牌店之间对比、议价,最终选择京华除了对4C标准、切工款式、价格的满意之外,也有一些诸如珠宝给个人带来了心灵震撼,完成了自己的情感诉求等感性原因。这就是朱新伟所追求的:“我们要创立属于中国的奢侈品品牌。”
钻石与所有冷冰冰的工业制成品不同,人们为它的美感赞叹,也在它身上寄托着强烈的情感。今天京华的设计风格以冷静超然的明晰与令人心动的优雅融合,京华的设计师有着这样的共识:卓越的设计不一定是完全的繁复奢华,更不是轻浮的炫耀,而是真正能够震撼心灵的作品。因为每一件珠宝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
每年京华钻石都给国内外众多珠宝钟表品牌供应上万颗优质钻石,比如美国最有代表性的珠宝品牌Tiffany。除传统的来料加工业务外,京华将钻石批发看做是与一线品牌的沟通与交流,作为京华的一个重要板块而存在。未来,京华将在“全产业链”的基础上,重点突出零售板块,做自己的珠宝品牌。“中国的钻石市场已经从工业经济,消费经济,走向品牌战略了。”朱新伟认为。
模式之争,谁能笑傲市场?
美国蓝色尼罗河(Blue Nile,全球最大的在线钻石销售公司)的成功激发了国内平价钻石销售模式的开创,“钻石小鸟”与“九钻”横空出世。钻石销售经历了传统的百货店模式,“钻石小鸟”的网商模式,“全城热恋”量贩式大卖场,以稀缺为最可贵品质的钻石,竟然走上了价格战。
事实上,低价只是切入市场的一种手段,先把各自的盘子做大再说。但低价并非这个行业可以承受之重。美国蓝色尼罗河2010年陷入困境,利润微薄。越来越多的国内网络品牌,也加入低价倾销之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混战中,鱼龙混杂,造成的质量投诉事件也与日俱增,影响了消费者信心。量贩式的珠宝城、大卖场也因为投入大,周转慢,上演了一场“开得快、关得快”的中国特色短剧。这种以价格为主的营销模式是否真的适合钻石这种稀缺宝石的营销,目前还未可知。
一种有限的稀缺资源,注定难以维持低价,除非人工合成。百货店也好,网商、量贩也罢,他们最终将以何种手段立足市场?中国最残酷的价格战发生在家电业,然而制造商最终发现,越是恋战就越会受伤。也许与其他行业一样,钻石业也会经历一场整合分化,品牌的数量减少,质量提高,30%的品牌拥有八成左右的市场份额。
对市场而言,最大的挑战是要做出真正的品牌。而这样的品牌建设,必须基于对钻石品质的保证和对服务的高度细化之上才能实现。钻石的4C标准放之行业而皆准,但每个标准都有各自的上限和下限,比如净度是VVS,但可以是好点的VVS1,也可以是偏差的VVS2,颜色也是一样。朱新伟说:“为了保证颗颗钻石的质量,京华会一直保留全产业链,通过板块比例调整来完善自身的控制力。”
中国的奢侈品业欠缺最基本的服务,珠宅行业更是如此。这就是京华钻石与众不同的地方:它经历了这个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从诞生到繁盛的完整历程,它能够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钻石,并且清晰地知道这个市场需要什么,自己该做什么。
这是一颗让女人激动尖叫的石头。
事实上,它们被人第一次看到时,瞬间就征服了全人类。
钻石是珠宝类奢侈品的至高点,能将钻石运用到极致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往往也最具价值。时至今日,无论是具有古典气质的传统品牌,后发制人的网商,量贩式钻石销售商,都野心勃勃地试图在中国这个钻石世界第二大消费国享有权势。
但钻石因精密工艺而产生的完美折射,因品牌沉淀而令珠宝具备的精神空间。注定只有少数人才能走到最后。
从“中国工”到“京华牌”:钻石产业全球大迁徙
电影里梁朝伟送给汤唯的“鸽子蛋”,中国在那个年代是切割不了的。
1985年,中国第一家钻石加工企业在青岛成立,这便是京华钻石的前身。钻石在国际上价格昂贵,除了寻矿艰难、耗资巨大,开采规模浩大、难度极高之外,钻石的加工程序复杂、工时量大是最主要的原因。
对开采出的矿石经精心破碎和分选后,钻石并不像其它贵金属矿床一样,即可投入大批量的冶炼,而是要对每一粒钻石毛胚进行逐粒精心细致的分析,才能确定下切磨方案,以确保其重量、净度和形状的价值最大化。这需要由对钻石充分了解、经验相当丰富的专业人士来进行。
当1990年京华钻石研创了享誉世界的完美钻石切工“中国工”时,中国的钻石加工业才算是整体迈进了一大步。京华起草了行业标准《钻石色级比色目视评价方法》,研制发行了《国家钻石色级比色石》标准样石,创立了中国钻石行业颜色鉴定的国家标准,“中国工”随之而来。“中国工‘China Make’,是外国同行先叫起来的,是对京华钻石打磨工艺的一种肯定和赞扬。”中国钻石加工专业委员会主席、青岛京华钻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新伟说。
从加工层面来说,欧美的钻石行业日趋衰弱。因为在今天,传统钻石加工国比利时从事钻石切割的匠人已不足200人,年事已高的匠人们每年出产数量不多的大克拉钻石,年轻人又几乎不会选择这个工作。与许多制造业的全球大转移一样,钻石业转移到了中国。
“金融危机的2008年和2009年,我们能明显感受到钻石市场转向中国”,朱新伟说。海关统计表明,2010年,中国钻石进出口额达20亿美元,而2011年前九个月就达到39亿美元,当年成交47亿美元,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上海钻石交易所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要素市场,是中国进口钻石唯一的合法渠道。京华钻石作为上交所八家股东会员之一,占有两个席位。因为行业的整体上升,交易所一席难求,绝大多数企业只能仰望。
事实上,新兴市场的崛起已经让比利时这个传统钻石国的行业龙头地位受到挑战。比利时安特卫普、以色列特拉维夫、印度孟买、中国上海四大钻石交易所中,上交所成交量上涨速度惊人。在上交所,作为董事的朱新伟体会到了京华在这个市场中的权威感,更重要的是,各种肤色、品牌、文化背景的人,都紧盯着这块在金融危机中仅用半年,就一跃成为第二大的钻石市场。
市场也在变化着。如果说以前消费者拥有一颗钻石就觉得满足,那么现在的消费者已经开始全面了解钻石产品,他们需要更多的情感诉求。
珠宝的精神空间:从工业经济到品牌战略
目前,京华钻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专业钻石运营集团之一,也是唯一一个集钻胚采购、切割打磨、国际批发贸易、珠宝设计、生产加工和零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钻石品牌。这与京华钻石的母公司——新华锦集团的背景密不可分。
新华锦集团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国际贸易集团和中国500强企业,旗下有贸易物流、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老年产业等四大产业板块,实力雄厚。新华锦集团是一个以国际贸易为主业的企业集团,自2002年6月成立至今累计实现进出口超过190亿美元,其中发制品、钻石、编织品等核心商品的出口规模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站在巨轮的甲板上,京华钻石既得以完整保留自己在钻石贸易、钻石加工中的传统优势,也有条件集中精力运营自己的品牌。
青岛核心商圈香港中路的京华钻石卡钻中心,这家以一克拉以上卡钻为经营亮点的旗舰店,日常克拉钻铺货量是50颗左右,一克拉钻石的售价为15万元人民币上下,这家店卡钻的现货价值就近千万。这在中国市场非常罕见,不管是中国品牌还是国际奢侈品品牌,这样的铺货量都意味着较大的资金压力和运营风险。
京华发现了市场对高端珠宝的渴求。在京华钻石卡钻中心,每个月都有一些这样的顾客光临:多是女性主导,穿着并不奢华但谈吐不凡,对钻石知识掌握几乎不少于店员,并且一进店就目不斜视,径直走向最靠里的柜台:“我想看看一克拉以上的卡钻”。
这些客人收入、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因为特殊场合佩戴、搭配晚礼服、重要纪念日、投资等原因购买珠宝,通常会在好几家品牌店之间对比、议价,最终选择京华除了对4C标准、切工款式、价格的满意之外,也有一些诸如珠宝给个人带来了心灵震撼,完成了自己的情感诉求等感性原因。这就是朱新伟所追求的:“我们要创立属于中国的奢侈品品牌。”
钻石与所有冷冰冰的工业制成品不同,人们为它的美感赞叹,也在它身上寄托着强烈的情感。今天京华的设计风格以冷静超然的明晰与令人心动的优雅融合,京华的设计师有着这样的共识:卓越的设计不一定是完全的繁复奢华,更不是轻浮的炫耀,而是真正能够震撼心灵的作品。因为每一件珠宝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
每年京华钻石都给国内外众多珠宝钟表品牌供应上万颗优质钻石,比如美国最有代表性的珠宝品牌Tiffany。除传统的来料加工业务外,京华将钻石批发看做是与一线品牌的沟通与交流,作为京华的一个重要板块而存在。未来,京华将在“全产业链”的基础上,重点突出零售板块,做自己的珠宝品牌。“中国的钻石市场已经从工业经济,消费经济,走向品牌战略了。”朱新伟认为。
模式之争,谁能笑傲市场?
美国蓝色尼罗河(Blue Nile,全球最大的在线钻石销售公司)的成功激发了国内平价钻石销售模式的开创,“钻石小鸟”与“九钻”横空出世。钻石销售经历了传统的百货店模式,“钻石小鸟”的网商模式,“全城热恋”量贩式大卖场,以稀缺为最可贵品质的钻石,竟然走上了价格战。
事实上,低价只是切入市场的一种手段,先把各自的盘子做大再说。但低价并非这个行业可以承受之重。美国蓝色尼罗河2010年陷入困境,利润微薄。越来越多的国内网络品牌,也加入低价倾销之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混战中,鱼龙混杂,造成的质量投诉事件也与日俱增,影响了消费者信心。量贩式的珠宝城、大卖场也因为投入大,周转慢,上演了一场“开得快、关得快”的中国特色短剧。这种以价格为主的营销模式是否真的适合钻石这种稀缺宝石的营销,目前还未可知。
一种有限的稀缺资源,注定难以维持低价,除非人工合成。百货店也好,网商、量贩也罢,他们最终将以何种手段立足市场?中国最残酷的价格战发生在家电业,然而制造商最终发现,越是恋战就越会受伤。也许与其他行业一样,钻石业也会经历一场整合分化,品牌的数量减少,质量提高,30%的品牌拥有八成左右的市场份额。
对市场而言,最大的挑战是要做出真正的品牌。而这样的品牌建设,必须基于对钻石品质的保证和对服务的高度细化之上才能实现。钻石的4C标准放之行业而皆准,但每个标准都有各自的上限和下限,比如净度是VVS,但可以是好点的VVS1,也可以是偏差的VVS2,颜色也是一样。朱新伟说:“为了保证颗颗钻石的质量,京华会一直保留全产业链,通过板块比例调整来完善自身的控制力。”
中国的奢侈品业欠缺最基本的服务,珠宅行业更是如此。这就是京华钻石与众不同的地方:它经历了这个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从诞生到繁盛的完整历程,它能够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钻石,并且清晰地知道这个市场需要什么,自己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