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雷诺现象的系统性红斑狼疮42例分析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伴雷诺现象(RP)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对近4年在我院住院的42例伴RP的SLE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与116例无RP的SLE患者进行对照.

结果

与无RP组相比,有RP组出现脱发、肌炎/肌病、心脏受累和肺动脉高压的几率明显增高(分别为56.90%~83.33%,9.48%~23.81%,29.31%~59.52%,1.72%~21.43%,P<0.05或0.01).γ-球蛋白升高,抗核抗体、抗RNP及抗Sm抗体的阳性率也明显增高(分别为50.52%~73.68%,68.47%~87.80%,24.04%~70.00%,7.69%~35.00%,P<0.05或0.01).而两组患者在肾炎、神经系统受累及血液系统受累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对125例患者进行了平均2.15年的随访,其中包括全部的11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肺动脉高压并发右心衰竭(有RP组).

结论

SLE患者出现雷诺现象提示较易发生肺动脉高压、心脏受累和免疫学异常,对伴雷诺现象的SLE患者应注意其心肺状态,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其他文献
我们于1999年6~9月用伊曲康唑口服、2%酮康唑洗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及1%联苯苄唑霜(德国拜耳公司生产)外用,治疗了76例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76例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13~50岁,平均年龄25.7岁。发病部位以上胸、背部、面颊、肩臂为主。面、躯干和上肢多部位受累者28例(36.8%)。76例均具有典型皮疹,表现为孤立的半球形毛囊性红丘疹
一氧化氮(NO)作为小的气体分子有多种活性,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可保护细胞之间平衡,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是哺乳动物G1期的限速控制器。
期刊
为性病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性病服务是有效控制性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有效的性病服务不仅包括治愈性病,还包括利用患者到性病门诊就诊的机会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咨询,促进性病患者减少高危行为,预防再次感染性病。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性病服务取决于医生处理性病病例的水平。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控制AIDS项目(WHO/GPA)于1994年制订了一套方案以评价医生处理性病病例的水平[1]。为了解目前我国医生处理性病病例的水
期刊
期刊
细胞信号传导调节通路主要包括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PKC)、酪氨酸激酶等酶系统。它们广泛参与细胞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如增殖、分化、基因的表达和功能蛋白的合成等[1,2]。PKC是其中重要的调节通路。已发现人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中均有PKC的多种亚型,但是对这两种细胞在PKC激活后生物学效应的比较研究甚少。我们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了PKC激活剂乙酸肉寇佛泊酯(PMA)刺激后角质形成细胞
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是一种大疱性皮肤病,发病的原因还不清楚,人类最基本遗传标志之一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认为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各国学者在对不同民族PV患者的研究中,相继发现一些与PV相关的HLA-Ⅱ类抗原[1.2]。我们在27例东北汉族PV患者中,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分型技术对
婴儿湿疹为小儿常见病,一般认为与婴儿期皮脂分泌旺盛、过敏体质有关,但是否合并真菌感染尚不清楚。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调查。一、病例资料所观察的湿疹患儿均为门诊就诊患儿,年龄7d至8个月,病程2d至3个月,面部有对称性、多形性、渗出性损害。对照组为月龄相当的健康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