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几点思考

来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_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响应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文章从探究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着手,明确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应坚守思政课三大原则,提出思政课教学必须坚守其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从学生、教师、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现代医院管理视域下,做好思政工作是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面临全新的挑战,如何把思政教育工作做到入脑入心,把牢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医院管理视域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二,人员队伍结构多层次,思想观念复杂多变;第三,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实现齐抓共管的局面.要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必须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针对高校外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基于产教融合视角,探索“外语+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多元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互联网+”教学方法,建立面向应用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中,通过专业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的层次化课程体系,引入“互联网+”教学手段,以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平台为载体,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在高水平师资队伍的保障下,合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为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党史是凝聚智慧和力量的教科书,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党史中汲取智慧,以党史激励学生奋进,这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旋律.以党史教育为基,能够起到“培根铸魂”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党的发展建设历史,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为大学生思想塑造和自我成长开拓出一条新路.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背景,以提升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及创新性思维为目的,以深度军民融合特性的铸魂育才机制为牵引,以研究生教育教学环节优化、实践平台建设、多角色培养、工程技术与前沿科学交叉融合为入手点,探索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方法,突出理实融合、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特色及特点.
在新时代下,国家对于高校学子的思想道德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愈发重视学生的党建工作,从而确保每一位入党的党员,都是怀抱着回报祖国、服务群众的理想信念,从而助力国家的发展进步.而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分子,对于培养合格的学生党员义不容辞.本文旨在通过对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索其发展的创新路径,从而推动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素质的提高以及党建工作的发展.
在融媒体时代,认清媒体融合发展对高校网络思政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加强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实效,对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当前所面临的教育内容不够精致、作品传播不够广泛、教育载体不够凝聚、队伍培养不够全面、传统优势不够凸显五点挑战,就如何充分利用发挥媒体融合发展优势,整合思政教育资源,大力推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提出五个“融合”路径来加强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实效,有效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
地方高校应强化学校特色,走特色化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以土木建筑见长的地方高校,本文以山东建筑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通过凝练特色鲜明的科研平台和创新人才团队、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制定多学科深度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打造特色创新课程体系、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选题等系列化措施,建立起以建筑特色培养效果为引领的全过程、立体化、闭环培养体系,有效地提升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力地支撑学校特色内涵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建筑行业发展.
各类大学的教育教学的改革从未停止,尽管采取各种改革措施但效果有限.本文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思路受限、泛专业化等的问题做了分析.从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出发提出构建行业化课程体系,开展以行业化项目为驱动技能实践教育,以及思政教育等,以期为应用型大学的教育模式探讨一条可行之路.
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若能融入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能够充实幼儿的生活,滋润幼儿的心田,陶冶幼儿的情操,也对,我国学前教育有重要影响,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接受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引导,能够激发幼儿的民族认同意识,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广受认可,在幼儿园儿音乐教育中也得到了充分应用,现代教育者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应用到幼儿园音乐教育,尤其是民间音乐教育中.要实现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要求音乐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融合,真正实现对幼儿的艺术启迪作用.
认识、评价、决策的幼儿园教师实践逻辑链与“学习故事”中的“注意、识别、回应”之逻辑关系一致.幼儿园实习教师可以借助撰写“学习故事”促进自身实践智慧的提升.研究发现:通过撰写学习故事,实习教师的教育理念获得了更新,儿童观从消极视角转变为积极视角,学习观从关注学习成果转变为关注学习品质,课程观从单一封闭转变为多元开放;撰写学习故事丰富了实习教师的幼儿发展知识和幼儿保教知识;撰写学习故事也提升了实习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激励和评价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