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王安忆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ogil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题目没有类似“我的朋友胡适之”那般攀附名人的意思,从十多年前开始,一直有五六年的时间,我和王安忆的确是前后楼的邻居。我们的小区在西区一条地图都懒得标名字的小路旁,院里只有三栋楼,我居中,王安忆在最后一栋。
  十几年前,在上海买房子还真有点买菜的意思。我和爱人很偶然地逛到了这个小区的门口,看到尾盘销售的横幅,售楼处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她只说了一句话,我就做出了决定。这句话是“王安忆侬晓得伐,伊就住了阿拉小区”。
  我家阳台望下去,就是贯穿小区的水泥路。很多次,我看见王安忆和她的爱人李章,并肩从楼下走过。两人一前一后微微错开,走在前边的,时不时回头和后边的嘀咕一句什么。有一次王安忆一个人从外边回来,我特意注意了一下,她走路的样子和其他人不太一样,几乎不朝左右两边张望,目不斜视,径直走到自家的那幢楼,右转。小区的人都知道邻居里“有一位大作家”。有次我家阿姨回来不胜感慨地说:“她家好多汇款单哦,都是稿费。”
  从初中时,我就是她的忠实粉丝。至今我都认为,她最棒的作品是“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和《锦绣谷之恋》,小说中流露出的女性意识让彼时的我痴迷不已。虽如此,很多次在小区的道路上邂逅时,我都没好意思上去打声招呼。有一次,她已经很罕见地停下来逗弄我家阿姨手上半岁不到的我儿子。我在十米开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上前。
  几年后,我搬离了那里。之后,我一直问自己,做邻居的时候,为什么没能和自己的偶像聊上几句?后来我找到了答案:我对那些我认为特别漂亮的女性,向来存在较为严重的“搭讪障碍”。我见过她的另一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应该比老崔的1992年再往前挪一点,一样从中间分开的“费雯丽式”的发型,地点是在上海的一条弄堂口,她不是如右页照片般目光旁移,而是犹如她向来喜欢的径直回家那样,身形微侧,双手在胸前交错,直直盯着照相机镜头,我甚至看出了冷艳的意思。她眼神清澈,里边自有一种慑人的东西,犹如她营造的汉字迷宫——初始你或许会稍觉繁复,但进入她的语境后,很快浑然忘机。
  拿费雯丽和她比,或许不合适。但我依然认为,她有着女作家里罕见的漂亮——或许,这种漂亮是由无数让我们心动的词藻的组合,配合某个角度而来。但,这依然是属于她的漂亮。
  有人说王安忆比较孤傲,找她采访拍照比较难。而此张大照的拍摄者老崔却说,至少当年不是这样子。那是1992年10月,老崔联系王安忆,提出想要拍照采访,她欣然答应。那天她身着红色上衣,藏青色裙子,右手臂上的镯子显得简洁、素雅。老崔说,王安忆身材曼妙,看她的转身颇有芭蕾舞演员的气质。来到她的屋中更是有了进入艺术天堂的感觉。墙壁上大大小小的艺术品:扇子、照片、钥匙圈、贝壳儿。她说:“都不名贵,只是自己很喜欢,而有的配饰则是承载了一段小故事。”王安忆当天十分健谈,她说自己喜欢好莱坞女演员费雯丽,所以家里橱上、墙上都挂了她的大幅海报。老崔说,那天,王安忆边上那张费雯丽的肖像着实吸引到了他,费雯丽那双俊俏的双眼直勾勾地向他望来,好似能直视到他的内心。老崔便在这时举起相机,抓下了这一瞬息。巧的是,王安忆这时却移开了目光。
  而另一位摄影者祖忠人提供的照片更早,那是1985年的事情。那天王安忆到作协小楼茹志娟的办公室去看她妈,顺便请教一些写作问题。祖忠人眼明手快,留下了这张弥足珍贵的照片。照片上的王安忆,初出茅庐,青涩赫然,在我的记忆中,没有见过她们母女俩的合影。
  我有个朋友,以独家撰写名案大案饮誉沪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这个朋友写过一个轰动上海的命案,发表在上海作家协会的一个刊物上。我和这个朋友都认为,王安忆的《长恨歌》里的主体故事,来自于这个案子。我把《长恨歌》丢到这个朋友桌上时,说过一句话:“这就是境界啊,你写了一篇法制文学选萃,王安忆整出了一个茅盾文学奖。”
其他文献
在我的良师益友中,孙木心是一个神奇的人,他比我年长十二岁,但学问不知比我高多少倍。永远见他两眼炯炯,神采飞扬,妙语连珠,高论不断。只要他在场,所有的人都成了他的学生,都得听他纵古论今。只须一句俏皮的双关语,就能点出论述的精辟所在,令众人意想不到,倾心折服。大家都对木心着了迷,听他玄思妙谈,大家都心向往之。他的学问无所不包,似乎古今中外,无所不晓。世间除了诸葛亮,我看就是木心。  最初认识木心,听王
过年了,刘琼属牛一百岁,对一位百岁老人,是应该写点文字纪念他。然而,想到的至多是两个凡人平日相处的繁言絮语,现在如实写来,算是寄托一点缅怀之情吧。  老爷叔不高兴的时候总说我一个“烦”字。老实讲,我还嫌他烦呢!一句话常常只讲半句,往往把你胃口吊起来了,总归要问个究竟吧,他心情好多讲几句,心情不好就回一句:“你不要那么烦好不好!”讲完就闷头喝茶抽烟。好吧,嫌烦我就不说话。一会儿,他又讲:“哪能啦?搭
一百多年前,马里内蒂在《未来主义宣言》中写道:“时间和空间已于昨天死亡”。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的物质洪水,冲击着西方文明的堤坝,物化的空间急剧膨胀,时间在加速,理性对于时空经验的总体性的把握,正在逐步丧失。现代主义是古典世界“总体性”观念崩溃的严重症状。在古典的时空墓地之上,现代主义跳起了狂欢的舞蹈。  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与未来主义和达达主义,分别构成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右翼和左翼。右翼现代主义以